找到相关结果约4条 用时0.018秒
第三阶段:课堂展“实”——检验效果(试教后2天内)1. 正式授课:主讲教师按照修改后的“磨课稿”在指定班级授课,教研组再次听课,使用“课堂观察量表”(含“教师提问有效性”“学生互动频率”“目标达成率”等维度)量化记录课堂情况。2. 即时反馈:授课结束后,全体人员现场交流,先由主讲教师......
发布时间:2025.11.06
围绕“共读书目”与“学科融合点”展开深度研讨,将“向美而行”的理念融入教学设计:向美而行:从设计到落地的实操指南教科室李志媛主任针对《课堂观察量表》与《跨学科阅读教学设计模板》进行专题指导,明确下一步工作要求。点亮阅读之美:强化薄弱学科,深化实践创新张凯校长在总结中肯定了本次研讨的......
发布时间:2025.10.28
学校实施“三航计划”(启航、领航、远航),建立教师教学风格发展梯队。通过“新课堂达标”活动(推门课诊断、示范课引领、创新课竞赛),借助课堂观察量表、教学叙事分析、学生成长追踪等多元评价方式,系统诊断教师教学风格特征。搭建展示平台(微课资源库、微信公众号专栏、教学直播端),将优秀教学......
发布时间:2025.05.07
教育云平台(备课组微信群),标注“集体备课成果”,供备课组共享。 3. “三课”验证 初课实践:主备人上课,组内教师使用《课堂观察量表》记录教学效果。 复课改进:根据观察反馈调整设计,由另一教师同课异构验证。 优课推广:精品课例纳入校本资源库。(二......
发布时间: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