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2024-2025年度滕南中学教学教研计划
2024-2025年度滕南中学教学教研计划
(2025年度)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滕州市教体局关于开展“一课一研”教研活动的指导意见》(滕教体函〔2021〕4号),聚焦教研活动形式化、低效化问题,以“真研究、真落实、真提质”为目标,通过规范化流程、项目式研讨和共同体联动,推动教研活动向深度发展,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打造高效课堂品牌。
二、工作目标
1. 教研规范度100%:全校学科组组、备课组严格按“一课一研”流程开展活动,形成标准化教研档案。
2. 教研实效性提升:产出优质教学设计案例,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
3. 项目式学习全覆盖:以“精·和”新课堂推进开展活动,形成特色案例库。
4. 共同体引领示范:作为区域教学共同体牵头校,辐射带动共同体学校协同发展。
三、组织机构
1. 领导小组
组长:书记、校长
副组长: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
职责:统筹规划、资源调配、督导评估。
2. 学科组
组长:各学科主任
成员:备课组长、骨干教师
职责:落实教研计划,组织课例研讨,提炼教研成果。
3. 督导评估组
成员:校学术委员会(学校领导班子)
职责:每月开展教研实效性评估,形成反馈报告。
四、实施流程与要求
(一)“一课一研”标准化流程
1. “三定”备课
定时间:每周固定备课组半天无课日教研时间。
定主题:聚焦下周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确定研讨主题。
定主备人:备课组教师轮流担任主备人,提前3天提交教学设计初稿至云平台(备课组微信群)。
2. “三环”研讨
环节一:问题诊断
针对主备人教学设计,提出3个以上关键问题(如“目标与素养匹配度”“学生活动有效性”)。
环节二:集体优化
备课组成员分工研讨,形成修订方案。
环节三:成果固化
修订后的教学设计上传至教育云平台(备课组微信群),标注“集体备课成果”,供备课组共享。
3. “三课”验证
初课实践:主备人上课,组内教师使用《课堂观察量表》记录教学效果。
复课改进:根据观察反馈调整设计,由另一教师同课异构验证。
优课推广:精品课例纳入校本资源库。
(二)项目式研究融合行动
1. 主题聚焦
各学科将“精·和”新课堂模式推进、三级建模作为主线,实施“精·和”新课堂模式推进视域下的“一课一研”。
2. 实施路径
驱动问题:针对“精·和”新课堂模式推进进程中的真实问题,展开“小问题 大研究”。
成果展示:聚焦真实问题的解决策略,按照《模式推进实施方案》要求形成精品案例。
(三)教学共同体协同机制
1. 资源共享
每月通过教育云平台向结对乡镇学校推送优质教研资源包(含教学设计、微课、作业设计)。
2. 联合教研
每学期开展1-2次主题联合教研活动。
五、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
制定《滕南中学“一课一研”教研管理制度》,明确考勤、流程、成果考核标准,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
2. 技术支撑
利用教育云平台建立“一课一研”专题空间,实现教研过程全记录、资源全共享。
4. 激励机制
评选“星级教研组”“优秀主备人”等,获评者优先推荐市级评优。
通过本方案实施,力争实现教研活动从“形式化”向“实效化”转型,为“滕州好课堂”建设提供校本化实践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