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滕州市至善学校综合发展规划
滕州市至善学校综合发展规划
(2020-2023)
一、学校概况
(一)学校概况
至善学校是滕州市城区一所国办市直九年一贯制初中学校,坐落在至善路1号,西接龙泉路,交通便利,环境优雅,集学园、花园、乐园为一体。
学校占地168亩,建筑面积47000平方米。教学楼、学生公寓、餐厅、图书馆、实验楼、体育馆、风雨操场、计算机中心、艺术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地理科学探究室、心理咨询室、语音室及各功能专用教室配备齐全,内部设施按省规范化学校标准配置,实现了教学设施、教学手段现代化。
学校现有93个教学班,4818名学生,280名教职工,本科比率100%,研究生学历达80人,研究生人数居全市同类学校之首。省市十佳校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五一劳动奖章69人,省市优质课获得者130人,市级以上骨干、能手、课改标兵、明星教师、滕州名师93人,教师队伍素质堪称全市一流。
学校立足教科研,追求高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有了长足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消防安全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节约型校园建设典型案例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优秀实验基地、健康教育示范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示范学校;枣庄市规范化学校、教学示范学校、普通话示范校、优秀教学资源评选使用先进单位、生态文明校园;连续七年获滕州市教学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推进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办学目标:
1.总体目标
未来三年,我校将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全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机制,打造和谐民主的校园氛围,硬件建设以“创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为目标,软件建设以“创建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为目标,力争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把至善学校建设成为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现代化初级中学。
2.近期目标:
学校二期综合教学楼全面投入使用,科学合理地布局行政办公、教学、运动、生活区域,按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配置各种内部设施和器材,高起点、高标准地硬化绿化美化校园,规范设计校园文化,打造”生态、绿色、洁净、秩序、文化、平安”校园。教育质量进入城区初中第一方阵。挖掘“至善”精神,培育“至善”文化,弘扬教育文明。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至善"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教师形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有主动研究的科研意识、有积极创新的工作氛围,校园文化富有特色,校容校貌整洁儒雅。
3.办学特色:
学校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理理念,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
三、主要任务
1.事业规模
99个班(2020年—2023年99班);在校生5200人左右,教职工290人左右。
2.办学条件
力争达到现代化学校标准,通过市政府和市教育局投入和自身努力,设备不断更新:(1)继续建设好专用教室,不断完善其内部设施;(2)信息化方面做到“班班通”,每个教室均配有液精电视和实物展示台,教师每人1台笔记本电脑;(3)不断优化校园网,实现无纸化办公、网络教学、校内信息交流、家校联系网上通;(4)继续添置图书,力争图书流通率达10%以上,报刊杂志达到100种。
3.素质教育水平
执行国家和省关于素质教育的有关要求,德育活动丰富多彩,富有实效,杜绝违法犯罪,培养文明学生。坚持特色教育和学科教学并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4.师资队伍水平
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适应学校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5.学校管理水平
执行国家和省素质教育基本要求和规章制度,制订学校管理的相关制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民主管理、财务管理和规范收费,形成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局面。
四、主要措施
1.加强师资建设
(1)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积极引导教师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实施师表工程,树师表形象,扬教育新风,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反对以教谋私。加强党支部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积极、慎重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2)、在教职工中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本学科专业和相关学科知识,由“单一型”教师逐步转变为“复合型”教师。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邀请名师到校作讲座、上示范课。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比赛、观摩活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3)、积极开展教研、教科研活动,人人有教研课题,人人要上教研课、汇报课或示范课。每学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业务竞赛活动。
(4)、加强骨干培养。
出台《学校骨干教师三年培养规划》和《学校骨干教师评选、考核办法》,指导中青年教师制订好三年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产生内动力,以促进中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学习领会素质教育的内涵。
要加强学习,领会精神,把握内涵。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以一个主阵地——课堂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以三个方面——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为途径,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康复训练。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启迪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动手和实践获得实际经验,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3)积极推进依法治教。
要学习、执行、宣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按学校章程办事,调动教职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深化教育改革
(1)改革教育管理体制
A.实行校长责任制。
B. 实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合同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C. 实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破除专业技术职务终身终生身制。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A.增强德育实效。
德育工作要有时代感,有针对性,实效性。在继承和创新上下功夫,做到组织领导系统化、德育目标层次化、内容系列化、渠道网络化、活动制度化、考评科学化,使良好的校风、学风得到不断地彰显。
B.优化课堂教学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尝试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改革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牢固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对各学科进行评价改革,让家长参与学科质量的评价。
C.加强信息化建设。
要求教师利用自制的课件以及网络进行教学;不断优化学校网页,开设教育研究、教师博客等;利用FTP上交各类表格、资料;制作学校主页、班级主页、教师个人主页;所有学生资料、教师档案、校史文选都要用现代化手段借助电脑光盘、光碟等整合保存。
D.提高教科研水平。
培养和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校教科研队伍。完善教科研操作措施和考核奖励办法,三年中力争使现有的市级课题取得丰厚成果并顺利结题。通过科研促教,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从“书匠型”向“科研型”转变。推进:走课、听随堂课、备课组活动、教科研例会制度。教育质量进入城区初中第一方阵。挖掘“至善”精神,培育“至善”文化,弘扬教育文明。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至善"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教师形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有主动研究的科研意识、有积极创新的工作氛围,校园文化富有特色,校容校貌整洁儒雅。
4.优化管理手段
在学校管理上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有正确的管理思想,严密的管理机制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1)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
实行“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的管理理念,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造内和外顺、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2)创建严密的管理机制。
实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合同制、实施校《教职工请假考勤制度》、《教职工奖励办法》及《教职工奖金分配方案》、坚持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和教职工年度岗位职责考核奖惩制度、坚持行政会制度、教代会(教职工大会)制度、发挥党支部对学校行政的监督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有学期工作计划、每月工作计划,每周工作安排,期中有工作检查,期末有工作总结,每月有常规考核,奖惩分明,激励先进。
为了确保上述办学目标的实现,希望全体教职工团结协作,负重奋进、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己任,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而努力奋斗!
本校新的综合规划正在制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