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2025年西关小学工作计划
2025年西关小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上级教育部门新学年的工作要求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切实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育教学研究力度,务师创新,积极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品质,努力推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强化常规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完善教学常规制度、校本研训制度、课堂达标制度等,切实抓好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2.抓好学校教科研工作,继续深化以“一课一研”为载体的校本研训;
3.加强对作业的研究。对作业的内容、数量、质量、完成要求等都要有统一的意见,加强协作。强化作业布置与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加强对学生的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的督导检查,提高学生做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4.继续加强骨干教师的导向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加大培训力度,通过青蓝结对、三名工程、课堂达标等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
5.狠抓各年级教学工作,尤其是毕业班教学工作,力争今年六年级成绩再上新台阶。
6.发挥学校德育的主体作用。加强常规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德育科研,调动全体教师的育人积极性,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争创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三、工作任务
1.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固本培元、凝心铸魂,提升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
2.抓实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加强对“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的监督。深入推进廉洁治教,着力开展警示教育、党纪法规教育,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积极创建市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统筹作用,实施教育党建基础工作巩固提升行动,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制度,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施“党建+”龙头引领工程、党员“双培养”工程,推动党建、业务互融共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党建带团建、带队建,做好少先队、工会、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4.守牢意识形态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政治引领,强化履职尽责,强化联防联控,筑牢风险防范屏障。加强新闻宣传,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打造三级联动立体宣传格局,展示教育成绩亮点,讲好教育故事,推动教育正能量实现大流量,进一步扩大教育品牌影响力和公信力。健全教育舆情监测、报告、处置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动态开展师生信教和校园周边宗教场所排查,坚决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
5.深入推进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深化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构建育人新机制。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做好文明校园创建,积极参加“善教示范校”“雷锋学校”评选。巩固扩大“双减”“五项管理”成果,开展“中小学生睡眠保障行动”,规范办学行为。
6.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推进美德教育系列活动,举行“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善城好少年”评选。积极参加“国学小名士”诵读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和传承“善”文化。开展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国防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试点学校建设。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毒品预防、反邪教教育。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行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培训,开足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落实筛查和备案跟踪制度,构建全面预防、有效预警、及时干预、转介畅通、全程管控的工作体系。
7.促进五育融合发展。全面加强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深入推行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每天一节活动课,确保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锻炼时间。四月份举办“春季田径运动会”,积极组织参加市局举办的“奔跑吧·少年”中小学10项体育竞技比赛活动,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质。举办“庆六一”文艺展演,提高学生艺术水平。加强体育美育特色学校、特色社团建设,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艺术素质测评。开展科技教育,助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提升劳动教育质量。
8.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健全家校社协同的育人机制,构建家庭养育、学校教育、社会培育“三育协同”育人格局。组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推进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积极开展家校合作育人活动。
9.持续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和专项整治,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作用,增强教师政治意识和品质修养。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强化师德教育和考核,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组织“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十佳师德标兵”“善教标兵”评选活动,选树榜样典型。
10.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继续优化“名师带教、梯级提升、全员提高”教师培养新途径,创新新入职教师培养载体,持续抓好远程研修、市培省培国培工作,加强名师工作室和学科中心团队建设,组织开展“教学名师”“一师一优课”评选、教学技能专项展示等活动,促进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提升。进一步加强班主任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持续推进“三名工程”评选,建设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的辐射、带动作用。
11.提升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做好课题研究,做好省市级课题的申报、研究、结题工作。继续推进好滕州市级“赢在新课堂”系列课题的研究。要增强学习和研究意识,从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入手,善于发现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改革的方法,坚持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相结合,边研究、边实践、边改革、边建设,善于总结研究成果,及时推广。
12.深化新课堂达标活动。建立学科课程标准测评常态化机制,积极推动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和项目式学习。继续实施强课提质、作业提质、整本书阅读和名著进课堂行动。开展好“落实新课标,赢在新课堂”活动,组织开展新课堂达标优质课、教学基本功、学历案评选等活动。
13.强化依法治教治校。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努力提升教体系统行政执法专业化水平,确保“互联网+监管”平台监管事项及时率、覆盖率100%。开展法治教育月、国家宪法日、宪法知识网上竞赛等活动。
14.深入推进研学实践工作。继续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15.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协同管理责任机制,推行学校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推进“校园天眼”工程,优化升级智慧校园智能预警平台,深入开展校园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预防溺水、防校园欺凌、暴力专项治理及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实施校车及违规骑行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1530”提醒教育,加强案例警示教育,积极开展生存教育,提升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加强重点群体和特殊学生关心关爱,守护学生生命安全。
16.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迎接省智慧教育示范区验收评估。实施多媒体、教师用机、学生用机和实验室设施的配备更新工程;实施教育网千兆入校工程,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发挥入侵监测预警优势,持续做好网络空间的净化和风险的处置工作。
17.全面落实资助帮扶政策。进一步做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应用,落实全学段、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服务管理,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强化资助政策宣传力度,积极拓展和创新对外宣传渠道,扩大资助宣传的辐射范围。完善困难教职工梯度帮扶制度,确保“应帮尽帮”。
18.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规范教育教学设备、用品及小额工程项目的政府采购工作,实施“预算一体化采购平台”“齐鲁云采—网上商城”采购。加强学校食堂配餐的管理,创建省星级食堂及省营养健康学校。
19.提高学校卫生工作水平。严格落实健康教育课时,构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体系,强化校园传染病及常见病防控能力。做好学生健康体检,抓好学生近视防控,近视率降低1个百分点。实施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行动,加强学校急救设施建设和师生救护技能培训。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校园垃圾分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