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体育评价)体育课堂教学综述

作者: 来自: 时间:2025-04-29 20:56:12

1. 学校场地设施建设完善

学校现有400米、3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各一个、综合性篮球馆一座、综合性力量训练馆一座、篮球场30块等多种活动场地。我校成功承办山东省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田径、篮球比赛,2018中国足协女子足球甲级联赛滕州赛区分赛场。能充分满足学校体育专业教学、课外活动、体育竞赛的需求开齐开足体育健康课程。

2.师资力量丰富

在职体育教师共33人,7人负责专业训练,26人负责体育教学。

高一教学班56个体育专职教师9人;高二教学班56个体育专职教师8人,高三教学班58个体育教师9人,各年级人均工作量6-7个班,完全按照国家课时标准配备体育教师,并且每年级配至少1名女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数量目前能够满足体育课的需求。其中,高级 8人,中级 17人,初级 8人。平均年龄35

研究生学历6人。占总人数 5.5 ,教学名师(名师工作室)1人,枣庄兼职教研员4人,教学能手10,骨干教师15,多人获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枣庄市优质课一等奖一师一优课一等奖

3.重视课堂教学实施

每周一次教研活动,每一个月集体教研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每周必练。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实施推行素质教育和新的课改为工作方针,以创建和谐校园为工作落脚点,以活跃学习生活为目标,以特色项目为引领,以师生身体健康快乐成长为目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课程设置

(1)每周每班2节体育课

(2)当天没有体育课班级增加课外体育活动3节课(周一至周五)

(3每周三、周五下午课外活动拓展延伸(任选)课

5.模块教学初见成型

(1)促进了教师的专项化发展,实现一专多能。

实施以学生选择的体育学习内容组织基本教学班,这种选择的基本形式,其益处主要体现在可以发挥每个体育教师的专长,因为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最为擅长的专项,在以学习内容组织基本教学班的教学中,这种特长可以充分得以展示,教师自身也会不断地学习、深入研究,有利于专项的精细化发展,更有利于积极探究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的特点和科研能力,真正实现教师的一专多能。

(2)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建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

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项进行高中体育模块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进行选项学习,更加突出健康教育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完成任务,又进一步培养了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体育教师专业能够满足模块教学需求,目前开设以下兴趣小组:

篮球兴趣小组     足球兴趣小组     排球兴趣小组    

乒乓球兴趣小组  健美操兴趣小组  羽毛球兴趣小组   

6.阳光大课间形式多样化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的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以大课间活动为辐射点,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灵活组织开展好各类活动,在活动中促进特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如:“阳光一小时”、“健康大课间”等,保证全校学生百分百参与率。

7.两操:早课、课间操

为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的健康观念和良好习惯,逐步形成强身健体、阳光运动的校园氛围,滕州一中一直贯彻实施早晨、大课间跑操活动。这一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展示了学生风采,更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和积极向上的竞争力。如今在滕州一中,跑操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体育锻炼活动,它更是一项提升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励志活动

本校两操以教学部为单位,各教学部独立组织两操,并都能做到排面整齐,排间距紧凑,步伐统一,班旗飘扬,口号响亮并班级特色,体现出了各班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已经成为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8.各级管理责任明确

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由一位副校长主管体育工作”体育教学管理分级管理,各司其职,体育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并通过教研组会议将实际教学情况反馈到体育教研室和学校。同时,班主任、体育教师在课外活动的辅助人员进行协同配合学校体育工作。

9.后勤保障有序

场地器材具有专职管理人员以保障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场地器材管理员专门对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物质资产进行维护、管理的人员,对有效利用场地器材资源和学校各项活动顺利开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