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滕州一中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滕州一中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依据教育目标,针对学生特点,学校三个年级充分挖掘班主任、学科教师、社团教师的师资力气,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效劳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并编订劳动教育校本讲义。校本课程留意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效劳性劳动(社区效劳、公益活动)、参与生产劳动以及生活小妙招使学生娴熟把握肯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制造价值,具有劳动独立意识和主动效劳他人、效劳社会的情怀。
1.校本劳动课课时安排:
内容 |
高一年级 |
高二年级 |
高三年级 |
说明 |
日常生活劳动 |
4课时 |
4课时 |
4课时 |
包括:烹饪、泡茶、清洗、打扫、家务整理等均可。 |
效劳性劳动 |
3课时 |
3课时 |
3课时 |
包括:校园公益清扫、福利院、敬老院、图书馆等志愿服务。 |
生产性劳动 |
5课时 |
5课时 |
5课时 |
包括:主题绘画创作、自画衫设计、手工、制陶、木工、插花、修理、编程、P图、摄影、3D打印等。 |
主题班会 |
2课时 |
2课时 |
2课时 |
培养敬重劳动意识。 |
2.校园公益劳动实践。包括日劳动、周劳动和月劳动,三个年级学生全员参与劳动,每学期约10课时。日劳动:包含值日生劳动和个人劳动。值日生劳动指每天值日生要完成并维护区域的校园卫生区清洁和班级的卫生清洁。学校校园,划分给全校各个班级,实行校园卫生网络化治理。个人劳动指学生每天的个人生活劳动,除个人生活事务劳动外,每个同学都要做好自己区域的卫生保洁,如桌椅物品摆放和卫生保洁,参与公共集会如校运会、艺术节等,坚持定点保洁,每一个人的位置自己负责保洁。周劳动:学校坚持每周一次校园卫生扫除,依据划分,学生每周一次对本班级负责的图书馆、阅览室、体艺馆等各类功能室进展卫生清洁。月劳动:学校坚持每月进展一次卫生大扫除。
3.劳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
(1)劳动课程与通用技术课程相融合。通用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全员参与,学生必需通过学业水平考试,获得学分才能毕业。学校建有木工教室、电工教室,每一位学生都修习,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学校有通用技术教师,每周安排固定课时,学生在专用教室上课,动手操作。
(2)劳动课程与社团课程相融合。学校开设了40多门的社团课程,非毕业班学生选修,其中相当多的课程如陶艺社、手工社、插画社等都需要学生动手劳动。每个社团课都有教室、指导教师和肯定的设施设备,每周固定2课时,列入教师工作量考核和绩效考核。
(3)劳动课程与活动课程相融合。学校每年都要开展需要学生手动劳动的工程式学习活动,学生自主参与。如每年的主题绘画大赛和自画衫设计大赛,叠被子大赛、厨艺大比拼、手工制作展现等,学生都在要现场动手绘制、创作,提升劳动素养。
(4) 劳动课程与探究课程相融合。学校建有生物培育室、科技创试验室等适合学生动手的探究试验室。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展选择。
(5)劳动课程与志愿效劳相结合。学生志愿效劳常态化进展,制作学生志愿效劳卡,每个学生都要完成肯定的志愿效劳时长,列入综合素养评价,作为文明班级评比和文明学生量化考核的内容,具体有乐观参与爱心帮扶工作,定期到福利院和敬老院;或者到社区关爱空巢老人,开展文明城市清洁行动或文明劝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