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信息)滕州一中东校区青蓝工程教研共同体活动方案
青蓝相继促成长 师徒结对共发展
滕州一中东校区2024~2025学年度青蓝工程
教研共同体活动方案
为了给2024年新入职教师提供一个专业成长的平台,帮助他们快速适应高中教学环境,提升学科教学能力,学校研究决定组织开展滕州一中东校区2024年青蓝工程教研共同体活动,通过新老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合作,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活动过程
1.筹备与规划阶段
(1)需求分析:根据学校2024年人事调入、招聘考录、支教交流等人员名单和相关信息,东校区教研室开展新入职教师的需求调研,收集他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具体需求,为后续结对提供精准匹配。
(2)导师选拔(拟定2024年9月):东校区教研室将坚持“教研组合理推荐,教学部审核把关”的基本原则,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出一批资深教师担任导师,确保导师队伍的质量。
2.实施与执行阶段
(1)举行结对仪式(拟定2024年10月):举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正式确立师徒关系,并签订《滕州一中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协议书》。
(2)个性化培养计划:师徒双方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包括但不限于教学技能提升、教学研究、班主任工作等。
(3)具体活动安排(双方职责详见协议书):
①入职培训:组织各教学部新入职教师参加为期一周的岗位入职培训,内容包括学校文化、教学规范、教材研究、学情分析、教育技术等。
②教学观摩:新入职教师每周至少观摩导师的两节课,并撰写观课反思。
③互动评课:师徒双方定期进行互听互评,通过课后交流,指出不足,分享经验。
④同课异构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同课异构活动,让新入职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反思、成长。
⑤教研参与:鼓励新入职教师认真参与教研活动,在教研组内积极发言,与导师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⑥汇报课活动(拟定2024年11月):新课堂达标汇报课是一种促进新教师成长的活动,通过展示教学成果,交流教学经验,帮助新入职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3.监测与评价阶段
(1)过程监控:校区教研室将定期检查青蓝工程教研共同体活动的记录和进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中期调度(拟定2025年4月):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联合校区教务处适时对新入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中期调度,检验日常教学实绩和专业成长进步效果。
(3)表彰奖励:对在青蓝工程中表现突出的师徒进行表彰,在全校范围内通过教科研工作简报等形式予以体现。
二、活动支持
1.政策保障:学校依据相关政策,确保青蓝工程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2.时间安排:校区教研室将协调新入职教师的工作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师徒活动。
3.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参与青蓝工程的教师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适当奖励。
4.持续优化:校区教研室将定期调研反馈,对青蓝工程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活动持续、有效地进行。
滕州一中东校区教研室
2024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