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滕州五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滕州五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食物中毒,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以便及时、正确、高效的处置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把中毒事件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程序的要点:
立即控制可疑食品,防止事态扩大,迅速组织救治病人。
二、可能引发的师生食物中毒原因:
由于食堂向师生提供的食品存在质量问题,或是因操作不当引起食物变质,不符合食用要求及个别人恶意下毒等原因造成食物中毒。
三、事故预防:
1、完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落实有关措施,责任到人。
2、从符合国家卫生防疫等相关规定的正规厂家购买原料。购买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时,注意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不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3、保持操作间和餐厅环境整洁,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农药、杀虫剂、杀鼠剂和消毒剂等不得存放在食品加工场所,避免被误食、误用。
4、加工、储存食物时要做到生、熟分开;隔夜食品在食用前必须加热煮透后方可食用。
5、操作间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餐具、饮具和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洁。
6、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7、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并办理健康证: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堂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8、食堂从业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加工食品时,必须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9、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加强对食品及食堂环境卫生的检验工作。
10、加强食堂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宣传食品卫生、营养知识,监督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健康检查。
11、非食堂从业人员禁止进入操作间。
12、教育师生不吃无证摊贩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事故的判定:
二人以上的师生在短时间出现了相同的呕吐、腹痛、痉挛和其他中毒现象。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食物中毒通常会引起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餐后少则半小时,多则48小时就可发病。患者除有上述急性胃肠炎症外,还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怕冷、发热、乏力、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吞咽及呼吸困难等,中毒严重者可因腹泻造成脱水性休克或因衰竭而死亡。我国对食物中毒制定了详细诊断标准,主要是以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最明显的特征有: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在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五、建立食物中毒预案报告:师生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的病人时,在排除传染病等疫情后,即应按中毒事故考虑和处理,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学校主要领导必须立即赶赴现场指挥、协调事件的处理。
六、协助调查,采取相应措施:
1、中毒事件发生后,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领导指挥部应马上派人了解就餐场所、就餐人数、所食食品、发病人数及所出现的症状,现场检查就餐场所的卫生状况、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的办理情况,分析中毒原因及可能造成中毒的食品,封存现场及可疑食品,追查食品及原料的来源,追缴售出的可疑食品。
2、安全办应立即派保安人员进行现场秩序的维持和勘察,调查食堂人员的平时情况、社会关系、纠纷情况等,对现场进行取样、检测,分析是否有人为投毒的可能,控制可疑人员,必要时报请公安部门介入并对中毒现场进行隔离和戒严。同时严格审核进货渠道,对可疑食品的供货方、供货渠道进行缜密的排查。
3、对不能排除饮用水的因素造成的食物中毒,指挥部应立即停止供水,留样等待检测。
七、按预案制定要求和就近抢救的原则:
事前确定的中毒紧急救治协议医院为:滕州市官桥镇卫生院
八、应急处理指挥部:
1、成立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领导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现场急救组、后勤保障组、外围警戒组。
指挥部
组 长:任泽友13563215068
成 员: 孙延东 15263290666;李 成东 13563206867;时均河13516321048
食堂负责人 刘俊得 18863793188 ; 王建坤15163783788
下设三个小组
(1)现场急救组:组长 杨涛 13863279476
(2)后勤保障组:组长 周美玲 1963710238
(3)外围警戒组:组长 李海建 13561119568
2、工作职责
(1)现场急救组:负责抢救食物中毒人员及了解中毒人数及症状。
(2)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抢救食物中毒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3)外围警戒组职责:设置事故现场警戒区域,禁止所有人员(除救护人员外)入内。
3、应急处置工作程序
(1)报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发现人员应立即向指挥部报警,
接警人员及电话:李成东13563206867;时均河13516321048
接警人员接警后应立即顺序向学校汇报:孙延东15263290666
任泽友13563215068
(2)视情况联系:
现场急救:杨涛13863279476
安监中队:5501329
医院急救:120
公安机关:110
(2.1)一般食物中毒事故指挥部接警后,负责启动应急处理预案,立即组织、指挥相关人员奔赴事发现场救助食物中毒人员,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应急处理情况。
(2.2)重大食物中毒事故
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指挥部领导进岗工作,听取指挥部成员关于事故性质、发生地点、时间及各项救援工作安排情况的汇报。立即住址、指挥相关人员奔赴事发现场抢救食物中毒人员,同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情况,请求支援。
(3)现场急救:
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在场的人员报警后,要立即进行自救或互救,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尽快排出毒物,同时制止在场所有人员就餐。救援小组赶到现场后,负责组织、指挥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救援人员应冷静分析中毒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3.1)食物中毒人员的救治:对食物中毒人员,症状轻微的,应就地组织力量及时对发病人员进行应急的对症救治,做好病状记录并完好留存病人的吐泻物。中毒严重者,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并携带详细的病案记录。公司应及时调配车辆,以最短的时间将病人送到医院救治。必要时传呼110警务车或120救护车。后勤保障组负责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请求、接待社会救援部门帮助,准备好急救药品等物资。拨打120急救电话,应讲清楚单位详细地址;事故性质(最好能讲清食物中毒的原因);涉及范围;中毒人数;目前救援情况;然后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急救车的到来,指引急救车到现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事发现场。做好专项登记工作,包括:班级、人数、姓名、发病日期、主要症状、处理情况等,并积极协助卫健部门做好调查工作,在卫健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关的救治工作。外围工作组负责:立即划定警戒区,疏散现场人员,封闭所有就餐场所和食堂操作间,禁止所有人员(工作人员和120救护人员除外)入内;派专人把守,保护好现场,封存所有引起中毒的食品和疑似中毒食品及其原料,对已带出现场的应及时追回;待事故处理完毕后,对食品、餐具及食品用工具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的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以免扩大中毒范围。
(3.2)在场人员应积极配合120急救机构工作。
九、应急流程:
送诊—保护—报告—检查
1、送诊:发现集体中毒事故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在第一时间将中毒人员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检查抢救。
2、保护:发生集体中毒事故后,应在协助专业人员进行消毒和隔离的同时,要及时保护好事故现场。
3、报告:指挥部负责将事故真实情况向上报告,并组织人员协助专业人员进行各项工作,进行询问调查和写好调查报告。
4、检查:在事故原因未调查清楚前,应初步判断中毒的面积和影响,对没有中毒现象的人员进行认真地检查和观察,预防中毒后果的恶化,绝不遗漏一个员工。相关负责人,如食堂从业人员、就餐员工等应如实反映本次中毒情况。在卫健部门查明原因,确定是食物中毒后,即可对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进行处理。
5、事故发生后,保安应及时封锁校门,扣留所有外来人员和闲杂人员,认真登记以备调查。
十、总结报告
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各相关部门应对事故进行严肃认真的总结,自觉查找本部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强管理,坚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向学校和上级有关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