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教导处2024学年工作计划
滕州五中教导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工作计划
本学期,教导处秉承“创办区域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以“特色”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以“强基”为依托,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推进新课堂达标,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和谐课堂。充分发挥教导处“指导、服务、督查、创新”的功能,加强教学研究的实用性、教学指导的实效性、质量监控的严密性、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深入提高课堂效率,为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我校的教学质量,提高育人水平做不懈努力。
1.以新课堂达标为抓手,扎实推进“一课一研”教研活动,稳步推进大单元教学改革,打造“教、学、评”一致性“137”小组竞学高效课堂。
2.强基行动再发力,补齐弱科短板,实现教育质量再提升,力争学期末三个年级目标达成度300%以上。
3.创新管理举措,擦亮俄语特色品牌,继续领跑枣庄小语种教学,提升我校美誉度。
4.借助通用学科市级特色高中,争创省级学科基地。
二、工作措施
(一)聚焦常规落实,推进提质增效
1.深入推进新课堂达标活动
本学年通过开展学课标、研教材、磨纲要、练课堂(校级立标课、教研组示范课、备课组研讨课)等系列活动,真正把新课标、新课程、新理念养落实到每节课中,促进教学方式优化。扎实推动“137小组竞学”教学模式迭代升级,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本学年教研活动以“新课堂达标”为主题,以“学习目标的确定与叙写”“学历案研讨”“大单元教学”为主要内容,做到“四个推进”:深入推进新课堂达标引领下的教学模式改革,让课堂有支撑;深入推进“赛课”“练课”活动,让“练课”有抓手;深入推进教学常规管理活动,让教学常规规范化;深入推进“四清”“练学”活动,让学生学业能达标。
2.持续抓好推门听课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学校中层干部在校内可以推门走进任何一个课堂,了解老师们最真实的教学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学生的学情。激励老师更好地落实“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耐心巩固所学之课、虚心反思课中不足”的教学原则,创建真正的优质课堂。领导干部根据学校制定的听课标准,每周进行推门听课,并分出等级,作为新课堂达标常态课的组成部分,每周四下午放学后上交,由教导处统计并以教学简报的形式下发。
3.扎实开展“一课一研”活动
教研组、备课组是学校教研的基本单位,本学期各教研组、备课组每周开展主题式“一课一研”活动,集体教研活动要求定时间、定主题、有活动、有记录。备课要求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教学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统一考试。备课组长要做实“一课一研”活动,做到每次有主题,有研案,有课件,备一次收获一次。各备课组的试题、学案、教案、课件要进行收集和整理形成学科资源库。
4.全力推动“精准化”作业研究
依据学科特点,着眼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基于“教一学一评”一致性,从课堂检测性作业设计、单元形成性习题设计、学科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等入手,引导教师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各学科作业提倡当堂达标,周练周测以小卷为主,精挑精选、全批全改、重点面批、注重实效。语文、英语的作业量每科每天控制在20分钟完成,数学的作业量每科每天控制在30分钟完成,其余学科每周1-2次作业,控制在30分钟完成。(2课时每周一次,3、4课时每周两次)作业建议采用“N+1”模式(N代表选择题和填空题,1代表大题),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同时布置开放性的试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导处每月通过问卷调查、作业数量检查、优秀学历案评比等活动,加强作业质量监控,确保落实作业减负提质。
5.完善优化考试督导评价体系
考试是检阅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形式,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有利于老师教学。高质量的试卷对考试诊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督促教师对试卷难度和效度的关注,推行考试督导评价体系。每次单元测试后,由教导处组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结合单元测试成绩,从试卷难度和效度上对备课组进行评价,通过教学简报的形式进行通报,并纳入月度考核。
(二)聚焦强基行动,夯实学科基础
1.语文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继续开展语文整本书阅读活动。高一上学期阅读《乡土中国》和《平凡的世界》,高一下学期和高二阅读《红楼梦》。每周四语文课设为阅读课,由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监督和管理。语文老师对阅读内容进行规划,做成计划表上传到级部。级部每周要对学生阅读笔记进行检查,教导处每月进行抽查,并通过教学工作简报通报。每学期结束评选阅读之星和优秀指导教师。通过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语文老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数学采取精准化培优补弱
本学期在数学培优补弱中采取“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定目标。根据数学成绩,把学生分成A、B层进行定向培优补弱,A层为培优班,B层为补弱班,分别由不同的数学老师辅导,制定目标,结合考试成绩进行量化考核。真正做到责任到人,扎实有效。通过这项活动,使数学基础知识得到夯实,做到分分必争,提高了学生核心竞争力,为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3.英语实行分层教学
为认真落实英语新课标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体味到英语学习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分层走班教学引入到英语教学中。
根据英语成绩摸底结果,将分成A、B、C三个层次,即A层:英语基础处在稍高层次的学生—“立志向、导探索、自己走”;B层:英语基础处在中层次的学生—“争上游、夯基础、并肩走”;C层:英语基础处在低层次的学生—“促内化、助迁移、渐放手”,组成新的教学班级。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达到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4.抓实“双语”背诵
为进一步强化语文、外语学科背诵效果,本学期采取“两固定”的方式进行落实,即每天固定20分钟背诵,每天固定人员抽查学生背诵情况。每周五语文、外语学科备课组长把下周背诵的内容,以电子稿的内容发给级部,级部周日前发给每个班级。背诵时间可以根据语文外语晨读的安排合理穿插,确保每天语文、外语学科各20分钟的背诵时间。级部统筹好检查人员,不定时进行抽查背诵内容,确保每个班级都抽到。根据学生背诵情况进行量化打分,每天进行公示,纳入到班级量化和教师常规月考核。
(三)聚焦俄语教学,凸显课程特色
坚持高标准、高定位的工作原则,积极拓展俄语教学资源,探索教学管理的新思路,打造俄语教学管理2.0升级版,把我校俄语培育成枣庄市学科基地,争创枣庄市人文领域(俄语)特色高中。
本学年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扩大俄语生规模。暑假后高一成立3个俄语班,高二成立5个俄语班,高三成立4个俄语班,在校俄语生规模达到650人左右;二是探索俄语+艺体的升学新路径。高一、高二、高三各成立俄语艺体生班级,提高艺体生的总成绩,助力艺体生顺利升入本科院校;三是建立线上联研机制。与单县二中专家每月开展线上集体教研活动,带动我校俄语师专业成长;四是名师学法指导。定期邀请单县五中俄语名师来我校进行学法指导,提高俄语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助力俄语成绩的提升;五是稳定师资队伍。积极向教体局申请,争取正式在编俄语老师;六是加强与高校合作。充分利用我校俄语教师与毕业院校的导师,积极与临沂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学校进行联谊,建立校外合作基地,提升俄语教师专业化水平。
(四)聚焦创新服务,加强交流合作
1.加强与兄弟学校之间的校际交流。做好资料准备及与外地的信息交流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研究高考的各类资料,完善资源库的建设,加强对试题的命题形式、难易程度、命题方向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工作,为高三一线服务。
2.认真搞好教学、教辅用书的征定和发放工作,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本学年,教导处将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在学校领导的具体指导下,脚踏实地做好各项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附工作行事历
一月份:
1.组织开展为期两周的教学视导工作。
2.组织各年级学科复习迎考。
3.做好期末材料整理。
4.安排高三质量检测好高一高二期末考试。
二月份:
1.做好寒假安排。
2.准备新学期考务用品。
3.筹备期末考试表彰大会。
三月份:
1.举行高三二轮复习模式课;俄语教师展示课;
2.组织高三参加枣庄第二次调研考试。
四月份:
1.组织高一、高二期中考试;做好中考宣传招生工作;
2.召开期中考试表彰会。
五月份:
1.组织高三模拟考试;
2.励志演讲会;
3.学生评教。
六月份:
1.组织高三学生参加高考;
2.组织中考招生;
3.学生综评档案填写。
七月份:
1.组织高一高二学生期末考试;
2.艺术平台上报;学生各项评优表彰;
3.教学实绩公示上报;
4.招生数据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