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滕州二中课堂教学管理实施方案
滕州二中课堂教学管理实施方案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高效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新课标理念的贯彻,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依据学校“双提”活动精神,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特制订本方案。
一、活动组织
教务处、教科室每周不少于两次对全校三个年级七个学部的课堂教学全覆盖检查。
二、活动内容
重点检查教师到岗(提前侯课)、组织教学、教学秩序、学生状态以及《滕州二中教育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中所提到不规范的教学行为。
三、活动要求
1、9月份一组负责检查高一,二组负责检查高二,三组负责检查高三。三个工作组按照月份依次循环工作。
2、带组领导负责本组检查人员的组织、分工、调度。
3、所有检查人员按时到位,检查时间:上课前5分钟——上课后5分钟。
4、带组领导负责处理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情况,指导检查人员认真填写记录表。
5、每次检查后一定及时把检查结果报给教务科,以便于及时汇总通报。
四、绩效考核
本办法所扣分数计学科组量化考核,按比例折合后计入个人专业发展,纳入教学实绩。
滕州二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
各处室、各级部: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
质,激励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增强教师职业道德考
核工作的导向性、公正性、客观性、科学性,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枣庄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滕州市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范围
全校教职工。
二、考核内容
考核教师职业道德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
员会2008 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依据。
1、政治表现和师德素养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自觉遵守《中小学教
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举止端庄、衣着得
体、语言规范;服从组织领导,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公正公平、严谨客观地行使相关的监督评议职责。
2、师德日常考核
教职工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
范》,无违反师德要求行为。
3、出勤
教职工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遵守学校工作纪律,出满勤、干满点。
4、责任心与教学常规落实情况
主要从尊重学生、备课与上课、作业与批改、教学反馈与
校正、教研活动等方面进行考察。
5、教育教学效果
主要考察教职工所取得的教育教学效果等。
6、奖励
三、考核办法
考核的基本方法是: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定量考
核与定性测评相结合;学期、学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
(一)计分办法
1、政治表现和师德素养(30 分)
由本单位的领导、同事、学生、家长( 或施教区干群代表),对照《规范》的具体要求,分别对教师一学期来的师德表现进行无记名测评,并对其测评结果按人员分类汇总。测评总分值100 分,测评内容主要包含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小学:领导、同事、学生或家长( 或施教区干群代表) 平均分按50%、40%、10% 的比例记分。中学:领导、同事、学生或家长( 或施教区干群代表) 平均分,分别按50%、30%、20%的比例记分。汇总后测评得分×30%,即为该项总分。
2、师德日常考核(20 分)
由学校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考核。考核主要采取量化记录的方式。如有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按下列标准扣分,直至扣完该项得分。
(1)在学生管理中,向学生罚款、变相惩罚学生购买物品供班级和学生使用,每次扣3-8 分。
(2)不顾全大局,不服从工作安排,每次扣2-4 分。
(3)在晋级、职评、评优等方面,提供假论文、假论著、假证件等,视情节轻重每次扣8-10 分。
(4)教师不尊重学生家长,训斥、指责、刁难学生家长,视其情节及造成的后果酌情扣3-8 分。
(5)在日常工作中,语言不文明、衣着不得体、行为不检点,有损害集体荣誉的言行者,视其情节及造成的后果酌情扣3-8 分。
(6)损坏学校公物、自己保管的学校物品丢失或损坏的,每发现一起视情节扣2-4 分。
(7)未经学校批准私自安插学生者,令其退回,并每人次扣3-5 分。
(8)没有完成教师读书等学习任务的,扣2 分。
(9)工作期间上网聊天、玩游戏,每发现一人次扣3 —
6 分。
(10)教师接受学生赠送的结婚、生日、节日等礼物,每
发现一次,视情况轻重,扣5-10 分。
(11)发现安全隐患不及时报告或采取应急措施,每发现
一次,扣5-10 分。
(12)所任班级中学生出现作弊、抽烟、喝酒、打架等严
重违纪行为,扣该班班主任、有关责任教师3-8 分。
(13)其他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酌情扣分。
学校对教职工的日常师德表现要记入《教师职业道德档案》。考核办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设立举报箱等形式。
3、出勤(15 分)
按照市局制订的考勤制度。满分15分,扣完15分止。扣分标准:①事假每天扣0.5 分;②病假每天扣0.2 分;③早退、迟到1 次各扣0.5 分;④旷工一天扣5分;⑤学校集会及各种集体活动无故不参加扣1 分,请事假扣0.3 分,病假扣0.1 分;⑥工作时间干私活、不在工作岗位的一次扣2分。
4、责任心与教学常规落实情况(20 分)
(1)尊重学生
①讽刺、挖苦、歧视、侮辱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的,视情节轻重酌情每次扣5-10 分。
②随意停学生课,发现一人次扣1-2 分。
③公开公布学生文化课考试成绩及排名,每次扣2分。
④对学生不一视同仁,按学生成绩好坏排座位,放弃学习
困难生,每次扣3 分。
⑤不关爱全体学生,不让本班学困生参加考试,强迫学生
休学或转学的, 每发现以上现象之一,一次扣5-10 分。
(2)备课与上课
①备课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教案照抄照搬、不切合学生
实际、无针对性,每次扣1-2 分。
②没有备好课上课,课堂效果差,没能按时完成规定的教
学任务,学生、家长反应强烈,每次扣3 分。
③在教学过程中,除学校安排正常调课外,不按课程表规
定课程上课,每次扣1-2 分。
④教学方式方法陈旧、落后,学生意见较大,每次扣1-2
分。
⑤上课迟到、早退或中途擅自离开课堂的,每发现一次扣
⑥不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无教后记或对教后记应付不认真,每次扣1-2 分
(3)作业批改与辅导
①作业布置形式单一,缺乏科学性,每发现一次扣1分。
②给学生布置惩罚性作业、大量重复性作业或作业量过重
的,每次扣2 分。
③批改作业不及时、不批改学生作业、随意让学生帮助批
改作业,每发现一次扣2 分。
④对学生作业应全批全改,有等级和激励性评语,若不认
真、不按要求批改学生作业,每发现一次扣1 分。
⑤对学生辅导缺乏耐心、态度不好,每发现一次扣2分。
(4)教学反馈与校正
①课堂教学目标性不明确,不及时反馈检测,当堂巩固效
果差,每发现一次扣1 分。
②命制试题不认真,出现不应有错误,缺乏科学性、针对
性,每发现一次扣2 分。
③考试中监考、试卷装订、阅卷等不负责任, 每发现一次扣2 分。
④对试卷不认真批改、分析、讲评,每发现一次扣1分。
(5)教研活动
①无故不参加教研等业务活动的,每有一次扣1分。
②不服从教研组工作安排的,每有一次扣2分。
③不积极主动参加课程改革,教研活动时不发表自己的见
解,每有一次扣1 分。
④与同学科、年级组和同班教师缺乏沟通、合作的意识,擅自抢占学生自习时间等,每发现一次扣1分。
学校对教职工的责任心与教学常规落实情况要记入《教师
职业道德档案》。考核办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随堂听
课、随机检查等形式。
5、教育教学效果(15 分)
依据教学实绩考核成绩,按实际得分(折成百分制)乘15% 计入。
6、奖励项(10 分)
(1)见义勇为,主动保护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及学生安全,受到社会广泛好评者,加8 —10分;
(2)对贫困学生常年给予资助,受到学生及社会广泛好评者,加1 —3 分;
(3)助人为乐、公而忘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等,受到社会广泛好评者,加1— 3分;
(4)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公婆等老人,悉心照料家庭中的患病成员,同时不影响工作,成绩出色,在同事中享有很高声誉,受到社会广泛好评者,加1 —3 分;
(5)自觉重视学生德育工作,担任德育导师效果明显,转化后进生成效显著,学生拥戴、家长欢迎,得到校内外一致公认,加1 —3 分;
(6)所代班级被评为先进班集体或本人被评为优秀班主任的,按照全国、省、市、县、镇街、校级分别计10、7、5、3、2、1 分,以最高分为准,不累加计分。
(7)其他方面,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涌现的特别突出的事迹,可酌情奖励。
(二)考核实施
每学期末均按以上考核办法组织一次师德考核。两学期考
核按5:5 的比例相加,即得出学年度师德考核结果。
(三)等次的确定
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师德考核。师德考核分为优秀( ≥90
分)、合格( ≥ 75 分且<90 分)、不合格(<75 分) 三个等级。优秀等级必须是表现突出,成效显著者。优秀等级的比例控制在被考核人数的35% 以内( 舍尾法)。领导干部与一线教师单独考核、单独计算优秀比例。
在被考核年度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其师德考核直接认定
为“不合格”。
(1)散布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
(2)违反计划生育政策;
(3)道德品质极其败坏,影响恶劣;
(4)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后果的;
(5)以教谋私、乱收费,以谋取个人利益为目的,向学
生或家长推销书籍、资料及其他物品、推荐引导学生到“小餐
桌”就餐等,向家长索取钱物、要求宴请或托办私事,情节严
重,造成恶劣影响的;从事第二职业,从事有偿家教,在校外
私自代课、私自举办收费的补习班;
(6)因擅自离岗离职或工作失职造成较大学生安全事故的;
(7)在考试中出现泄密, 有意引导、授意学生作弊, 在阅卷、统计成绩时弄虚作假, 导致严重后果;
(8)教师与异性学生应在公开场合、有两人以上在场时
进行谈话,否则,造成不良影响的;
(9)无理取闹,搬弄事非,同事间打架骂人,赌博、酗
酒、参加封建迷信活动、违反社会公德,造成不良影响的;
(10)工作期间上网炒股、在互联网上发布或炒作不良信
息等,诬告、打击报复他人的;
(11)把不健康的思想和错误言论带进课堂的;
(12)酒后进课堂、在课堂上接打手机,造成恶劣影响的;
(13)参加邪教组织,危害社会及他人的;
(14)学生发生打架斗殴等严重违纪行为,造成恶劣影响,有关班主任及责任教师管理不善的;
(15)其他方面违法乱纪受到处分的。
离职学习和退养人员凡无上述情况者视为合格。
四、考核程序及时间安排
1、建立考核组织
为加强对我校师德考核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考核领导小组,由校长、书记任组长,党委成员任副组长,处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会,负责全校考核的组织、领导工作。
2、制定考核量化标准
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量化考核细则。特别
是定量考核标准要求严、细、实。
3、考核步骤
(1)学好文件精神,把握政策依据。在学期开学之前组织教职工学习领会上级关于师德考核工作的意见、细则及标准,学深学透文件精神,使教职工明确考核工作的目的、方法、步骤,把握政策依据,以便在工作中督促教工遵守师德规范,自觉接受师德考核。组织好师德日常考核工作以及对教师出勤、教学常规落实情况的考核。
(2)进行测评考核。每学期末进行学期考核。
(3)进行学年度考核,并确定考核等级。学年结束后,两学期平均考核得分,即为师德考核最后得分。同时,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师德考核等级。根据平时对教师师德表现的记录,对严重违规违纪的直接确定师德为“不合格”。
(4)公开考核结果,征求被考核人意见。考核结束后,考核结果由领导小组向教师本人反馈,并将考核结果予以公示,确保考核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严禁暗箱操作。
(5)填写考核档案。考核小组将考核情况填入《教师职业道德档案》。
4、时间安排
学期考核要在每学期放假前完成。学年度考核要在每年7月底完成。
五、考核结果的使用
考核结果是教师年度考核、晋级、职评、聘用和兑现奖惩
的重要依据。
1、考核结果按20%的权重纳入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
师德考核经思政科审核后,同时报人事科存档,验收年度考核时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师德考核不合格,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师德考核不优秀,年度考核不能定为优秀。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当年不能聘用。
2、推荐县级以上优秀教师( 优秀教育工作者) 的表彰人选和“十佳青年教师”、“十佳师德标兵”、“十佳班主任”候选人,其近两年师德考核至少有一年为优秀。
3、教师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本学年度的师德考核必须是合格以上。
六、有关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工作涉及面广,时间长,工作量大,事
关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事关教师队伍的稳定,事关教育质
量的提高。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切实组织好考核工作。
1、要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组织实施,确保考核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严禁指定优秀、转让优秀、弄虚作假、擅自更改考核结果等现象。
2、要通过师德考核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激励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切实增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工作的导向性和客观性。
3、要认真总结考核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工作,使之更加趋于科学合理,真正发挥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之作用,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4、要严格执行违反师德规范责任追究制,因严重违反师德规范被“一票否决”,除师德定为“不合格”之外,还要追究当事人、年级、处室等有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