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信息)滕州二中 2025 年度教师发展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核心,以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工作目标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过培训、教研、学习等多种方式,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和技能,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培养骨干教师队伍:选拔和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体教师共同成长。
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以科研促教学,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演讲、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将师德表现纳入教师综合考核体系,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挂钩,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 “一票否决”。
树立师德先进典型:开展 “师德标兵”“优秀教师” 等评选活动,挖掘和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教师培训
新教师入职培训:针对新入职教师,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内容包括学校规章制度、教育教学常规、班级管理、师德师风等方面,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学校工作环境和教学岗位要求。
全员培训:每学期组织 2 - 3 次全员培训,邀请教育专家、学科带头人等来校讲学,内容涵盖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改革、信息技术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专题培训:根据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和学校教学工作实际,开展专题培训,如学科教学方法培训、班主任培训、高考备考培训等,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外出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省、市、县级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回校后进行汇报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三)深化教学研究
加强教研组建设:完善教研组工作制度,明确教研组长职责,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每周二周三安排一次学科大教研活动,内容包括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活动: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一节公开课,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带头上示范课。通过公开课、示范课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推进 “一课一研” 活动:落实 “一课一研” 制度,要求备课组教师在每节课前进行集体研讨,共同研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形成统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提高备课质量。
加强教学反思: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要求教师每学期撰写不少于 10 篇教学反思,学校定期组织教学反思交流活动,评选优秀教学反思并进行表彰。
(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实施 “青蓝工程” 师徒结对帮扶计划:继续推进 “青蓝工程” 师徒结对帮扶活动,为青年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签订师徒结对协议,明确师徒双方的职责和任务。指导教师要在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定期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内容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课件制作、板书设计、普通话等方面,以赛促练,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升和继续教育:支持教师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教育硕士进修等学历提升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为每位教师建立专业发展档案,记录教师的培训、教研、教学成果、获奖情况等,全面跟踪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为教师的考核评价和职业发展提供依据。
(五)加强教育科研
强化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省、市、县级课题,围绕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教科室要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指导和管理,定期组织课题研讨活动,帮助教师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开展教育科研培训:邀请教育科研专家来校举办教育科研讲座,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方法、课题申报、论文撰写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加强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及时总结和推广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将优秀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对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四、工作安排(月度计划)
2025年2月
1. 制定教师发展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2.召开学科牵头人、备课组长培训会议:总结上学期教学常规工作,安排新学期教学工作等。
3. 组织新教师入职培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教学常规培训。
4.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寒假研修工作
5.做好课题的评选上报及中期考核工作
6.组织教师参加优质课评选活动,选拔优秀教师参加滕州市优质课比赛。
7.举行滕州二中青蓝工程之名家专家报告会
2025年3月
1. 组织教师参加公开课、示范课活动,开展教学研讨。
2.举行新入职教师汇报课活动(新老校区校际联研)
3.做好2025年第一批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4.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培训,鼓励教师申报课题。
2025年4月
1.举办“聚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课堂教学主题月”研讨活动。
2.举办第二届特色学科课程节活动。
3.做好“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全员远程研修报名工作。
4.做好课题中期考核工作。
5.做好各年级期中检测成绩分析及阶段性表彰工作。
2025年5月
1.各学科推行课程思政化活动。
2. 组织教师参加外出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回校后进行汇报交流。
3.做好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远程研修教师的选课指导工作。
4.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秀课例评选活动,并推选优秀课例参加滕州市级比赛。
5. 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初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滕州市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
6.组织师生参加滕州市师生经典吟诵大赛。
7.做好课题研究管理工作。
8.举行本年度教师和学生征文大赛总结表彰大会。
2025年6月
1.指导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远程研修必修阶段的学习工作。
2.按照市局通知要求,做好优师选拔推荐上报参加“国培”“省培”和“市培”工作。
3.组织教师参加滕州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4.做好2025年第二批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2025年7月
1.学期末统计教师的教科研获奖证书及发表论文,并按照量化条例赋分。
2.做好各年级成绩分析及阶段性表彰工作。
3.做好学年末教师量化考核工作。
4.做好山东省远程研修必修阶段教师研修进度的调度工作。
2025年8月
1.组织高三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
2.做好远程研修分散研修进度的调度工作 。
3.组织新入职教师参加市局组织的新教师培训活动。
4.按照市局要求,组织教师和校长参加“国培”“省培”和“市培”。
2025年9月
1.召开新学期学科组长、备课组长教学工作培训会。
2.组织高考研究月活动:开展新老高三经验对接交流会、组织“高考阅卷汇报”讲座等。
3.组织高三教师参加“中高考研究月”活动。
4.做好教师远程研修分散研修工作督导。
5.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
6.做好2025年第三批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7.做好教师参加“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远程研修必修阶段完成情况的统计工作。
2025年10月
1.组织学科大教研暨新课堂达标展示课活动
2.做好各类课题研究的中期考核管理工作。
3.做好教师参加“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远程研修选修阶段的调度工作。
4.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组织读书分享会和心得交流。
5.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建设,完善教师个人资料。
2025年11月
1.组织学科大教研暨新课堂达标展示课活动。 2.邀请高校专家进校园,举行一场专家报告会。 3.督促教师按时完成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远程研修任务。
4.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市局组织的1-3年教龄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
5.做好各年级成绩分析及阶段性表彰工作。
6.做好继续教育学分确认及审核登记工作。
2025年12月
1.组织学科大教研暨新课堂达标展示课活动。
2.做好远程研修完成情况的统计工作。
3.召开滕州二中学科大教研暨新课堂达标活动阶段总结会。
五、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指导教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教科室,具体负责教师发展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
制度保障:完善教师培训、教研、考核评价等各项制度,建立健全教师发展激励机制,为教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经费保障:设立教师发展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外出学习、表彰奖励等方面,确保教师发展工作的顺利开展。
资源保障: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资源建设,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师提供在线学习和交流平台。
滕州二中教科室
2025年2月25日
滕州二中教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任卫民 刘金山
副组长:王开栋 徐 亮 姜 云 张晓峰
张长伟 孔维洲
成 员:王慎全 杨春山 夏小安 李芝举
孟宪丽 尤继峰 龙 雷 杨士国
韩笑盈 张宗航 赵文娟 魏传运
闫 华 李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