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规划计划)滕州二中2025年工作计划

作者: 来自: 时间:2025-04-23 08:52:08

一、指导思想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方向、大原则、大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枣庄滕州两级市教育局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市委提出的“双五”目标,聚焦育人关键环节和教育教学重点领域,不断增强推动滕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持续推动我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攀高跃升

二、工作思路

新学年我们确立为“双提”活动巩固年。锚定学校“质量提高、品位提升”的五年发展规划目标,全面回顾四年来的发展历程继续查缺补漏,深化改革,确立新的十大工程为重点工作,多措并举推动全环境育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抓住关键点,锚定目标、靶向施策,促进我校“双提”目标的实现。

三、工作重点

(一)新学年确立以下新的“十大工程”为学校重点工作。

一是山东省、枣庄市特色学科基地创建工程在推进语文特色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范围,推动思想政治、音美艺术等其他成熟学科的特色创建,以此带动所有学科,全面提升学科教学水平,丰富学校办学内涵。

二是山东省、枣庄市特色学校创建工程密切关注创办的时间节点,一鼓作气创办成功。推动学校迈上更高的发展平台,最终实现五年发展规划目标。

三是教师优秀团队的培训提升工程通过采取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学习等举措,让老师们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众志生、临界生精准培养工程精准把脉,精准辅导。实现“尖子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学困生吃了”的理想教学效果最终获取大面积丰收。

五是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工程建设资源共享的平台,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教育教学的创新。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效率,实现高质量的校本特色。

六是新入职教师培养工程旨在全面提高新教师的政治素质、师德修养、业务能力,使之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能独立承担教育教学工作。

七是多彩艺体社团工程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立足于学生的文化视角,组建各种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多元发展。

八是“党建+团建”深度融合工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为导向,找准基层党建和团建工作结合点,推动党建工作与团建工作深度融合、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激活学校发展的“新力量”。

九是硬件建设工程:进一步改造学术报告厅进一步升级改造校园路面呼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十是学生宿舍升级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住宿满意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

另外,还有回头看工程总结回顾前面40个工程的完成以及运行情况,确保巩固与坚守,良性运转,真正为学校的发展出力。

(二)积极贯彻落实枣庄滕州两级市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以枣庄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建设达标课堂实施方案》和滕州市教体局《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行动指南。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做实“六声”教育,促进课程建设深化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六声”教育活动朗朗的读书声、沙沙的书写声、热烈的辩论声、嘹亮的歌声、运动场的呐喊声、快乐与幸福的笑声),纳入学校德育和教学总体部署,突出思政课关键地位,充分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健全课程实施机制。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加快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融合各学科、各环节、各方面力量协同育人。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优化学校课程体系。统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齐开足开好课程,持续优化课程实施。建构个性化、特色化课程育人体系。深入实施读书行动。与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开好阅读课程,组织多样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启智提能,促进思维发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大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和实施,实现校内劳动、家庭劳动、社会劳动多样化。扎实推进科学教育。实施“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进一步规范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持续强化社团建设。做到“学校全动员”“生生有社团”“周周有活动”“育人有成效”。增强学校办学特色。通过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特色社团、特色项目等培养学生兴趣,砥砺学生品质,激发学校的内生活力,切实提高办学效益。

2.精细教学管理,助推教育扩优提质

做好新教材培训工作引导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提高新课、新教材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深化新课堂达标活动。把新课堂达标活动作为推动课堂改革重要载体,落实好新课堂达标提升年的工作要求,落实“四个一”工程(校校一个达标课程规划方案、人人一个达标学历案、人人一堂达标课、人人一个单元达标作业设计)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强化作业教学管理。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提升作业教学整体水平。加快数字化赋能行动。支持名师、学科带头人建立“网络工作室”。

3.开展锻造行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加强名师工作室和学科中心团队建设,发挥培养优秀教师、开展研究、推广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作用。深度教研新模式。“研究—培训—引领—赋能”四位一体的大教研模式。增强教师教研驱动力。加强优秀教学成果培育。注重发现、培育和推广优秀教学成果。坚持科研与教研相互推进,推动教学成果培育与教育科研课题有机结合,力争每年推出的学校经验成为省级典型案例。

4.坚持评价牵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更新教育评价观念。坚持育人为本,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实现因材施教。完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不断优化学业质量监测办法,加强命题与考试研究。力推教师教学述评。推进述评工作走深走实。逐步形成校本特色的学业述评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引领,鼓励和指导广大教师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效果等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步建立评价引导、数据驱动、专业助力的县域增值性评价常模,引导形成科学的质量观和教育观。

四、主要措施

(一)教育质量多点发力,着眼全面发展。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引导教师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完善教学创新激励机制,深化学科教研制度,聚焦课堂,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加强学校管理,积极推进“五育融合”的方式和路径,探索学科融合、教材融合、活动融合、方法融合等多种融合方式,践行教育使命优化科学素养提升机制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科学素养培育与课堂教学、校园社团、社会实践等有机融合,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习动力。完善优秀生培养机制。围绕优秀生培养,探究高效培养路径。

(二)强课提质上攻坚克难,瞄准课堂达标。推进新课程理念落地。通过学习研讨、专题培训、经验交流、课题引领等举措,进一步领悟新课程理念,深化新课堂改革,全面实施学科育人。扎实推动教学模式迭代升级。建立目标导向、素养导向、高阶思维导向的课堂,推动模式迭代升级。深入推进新课堂达标。加强对新课堂达标活动的指导、培训,不断总结、提炼经验。积极创建全市“新课堂达标示范学科组”“新课堂达标示范校”注:2024年~2027年,每学年进行一次年度申报认证,评选出市级新课堂达标示范学科组200个。2025年~2028年,每学年进行一次年度申报认证,评选出市级新课堂达标示范校50所

(三)强师行动上突出“五育”并举,实施“六声教育”。以六声和鸣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新时代教育家,建设“三名工程”,以良师匠心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队伍建设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四)教学管理上提质赋能,强化专业引领实施“五大行动”,一是新课程落地行动。结合新的形势科学做好选课走班,实现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二是新课堂达标行动。开展“四个一”活动:学校一个达标课程规划方案、人人一个达标学历案、人人一堂达标课、人人一个单元达标作业设计。三是评价改革深化行动。将增值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果评价相关联,为学生精准“画像”。全面推进教师教学述评改革,不断提升教师评价素养。四是教研支撑强化行动。形成立体化、多维度的教研网络。五是优质均衡提升行动。组织好联研共同体系列共建共享活动。

(五)评价改革上开展学业述评,注重示范带动学业述评要全课程打通,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全要素涉及,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等要素;要全主体协同,发掘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多方合力;要全方位设计,用展演、活动、综合实践激发学生潜力;要全过程引导,用述评记录学生的进步,让他们成长的每个重要时刻都能被看见。及时总结学业述评的好经验,加大对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永不止步。众人划桨开大船。滕州二中正处于高质量发展上升期“双提”活动也处在提质增速的紧要关头。我们统一思想、上下齐心,围绕学校中心任务,优化机制抓管理,解放思想谋发展,用创新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形成强大合力。在新的一年里,立足“双提”活动巩固的个人岗位,定目标,务实担当,切实增强学校主人翁精神,激发奋进之志,凝聚前行之力,踔厉奋发、拼搏奋进,持续推动学校健康蓬勃向上发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