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滕州二中“质量提高、品位提升”活动规划方案
为全面落实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教科研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学校面临的新形势,深入探讨基于新高考理念背景下的学校管理新途径、新方法,把握教学新要求,挖掘教育教学潜力,上下同心,求真务实,努力践行“质量立校、文化强校、制度理校、特色兴校”的管理理念和“大教育观、爱的教育观、党建教育观”等基础教育育人观,经研究决定,学校自2020年9月至2023年7月,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的“双提”活动。三个学年的工作侧重点为:第一学年抓规范,第二学年抓提升,第三学年抓巩固。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刻把握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两个《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课程实施、课堂改革、管理创新、队伍素质提升为抓手,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层次,坚持五育并举,提高育人质量和品位,突出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优化办学条件等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学校内涵,彰显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进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实现学校整体工作的新突破,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内容
立足学校实际,按照“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即“明确一个目标、树立两种信念、实现三个愿景、遵循四条原则、突出五项工作”。
(一)明确一个目标
牢固树立管理出质量、出效益的科学发展观,力争三到五年将滕州二中打造成枣庄一流、省内知名高中。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各项工作。
(二)树立两种信念
一是紧盯目标不放松,二是坚定信心不动摇。
(三)实现三个愿景
一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大提高,二是实现学校品位大提升,三是实现学校发展大跨越。
(四)遵循四条原则
一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二是坚持科学管理,三是坚持依法治校,四是与名优学校接轨。
(五)突出五项工作
在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创建平安、文明、和谐校园,提高校园文化品位,把学校办成“花园”、“乐园”、“学园”、“家园”。
(1)优化办学条件,充实、完善各项教育、教学设施,要保证“常用常新”、“修旧如新”。
(2)优化校园环境,做到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人文化,环境布置富有文化内涵,体现育人功能。
(3)健全学生社团组织,办好文化宣传阵地,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
(4)加强学校档案、资料管理,广泛积累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使各项工作都留下痕迹,为积累厚重学校文化和历史打下基础。
(5)强化后勤服务保障,采取走动式、靠前式服务措施,成立教职工帮扶机构,切实为教职工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充满生机与竞争活力的激励、约束机制。
(1)进一步理清学校管理体系,优化“四横、五纵”条块管理网络,明确职责,提高管理效率。
(2)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建立健全干部管理考核制度,确保领导干部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领导团队。
(3)结合绩效工资的实施,进一步完善相关量化管理和奖励条例,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活动载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途径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克服因考察学习少、活动少而带来的教学理念落后、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弊端,教育广大教师不断学习、追求卓越。
(1)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铸师魂”、“铸校魂”教育活动,教育教师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提高广大教职工的职业崇高感、神圣感和自豪感。常态化地组织教职工参加文体活动,丰富生活、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2)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完善理论学习和集体备课制度,强化教师教科研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推动教师教科研活动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继续做好“中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教学大比武”等活动的组织与评比。做好新老教师拜师结对子活动。
(4)积极做好名师培养工作。学校积极提供和创设各种条件,让更多的教师成为不同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名师和专家。
4.加强学生管理。继续强化“6+1”管理模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1)德育为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开展民族精神、理想信念、公民道德、民主法制、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各种教育活动平台和载体。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班、团活动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2)规范学生行为。注重养成教育,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坚持全员育人。落实全员育人责任制,规范所有在校人员的行为,创造温馨、和谐、文明的育人环境。
(4)健全党、团和学生会组织,重视班集体建设和班主任队伍管理。坚持“全员育人导师制”,办好“家长学校”,继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5.加强课程管理。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做好“一个核心、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的落实工作。
(1)逐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使教师由“经师”向“人师”转变,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有为人师的胸襟与情怀,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整个教育过程要坚持“四个尊重”,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发展,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2)严格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要创造条件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上好体育课、艺术课、信息技术课、实验课、阅览课、研究性课、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等。要强化体育课教学,使每个学生至少要掌握两项体育技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要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不能只是课本上讲实验。 要强化图书室、阅览室管理,充分发挥学校图书资源的育人功能。
(3)课堂教学要切实体现新课程理念,要注重因材施教,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继续打造和完善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充实和扩展该模式的内涵和外延,规范导学案的制作,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全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4)重视教学常规管理,认真做好“学、查、纠”工作。规范教学质量管理,改进教学评价工作,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健全教学质量分析和评价制度。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任卫民 刘金山
副组长:唐传峰、侯彬、张玉坤、杨列永、王开栋、陈吴亭、 徐亮
成 员:范勇、王慎全、姜云、李成军、李祥民、尤继峰
孔维州、杨春山、张长伟、夏小安、李芝举、杨士国
(二)责任分工
1、党政办公室主要负责学校制度建设、文化宣传、档案管理等工作。
2、教育处、团委主要负责师德师风建设、学生管理、校园安全卫生、学生活动等工作。
3、教务处和教科室主要负责教学、教研、教师培养、课程管理、教师评价等工作。
4、工会协助组织好教职工文体等活动。
5、总务处主要负责优化办学条件、校园环境建设等工作。
6、督察室做好有关工作的监督、检查。
(三)加强宣传
利用学校网站、黑板报、宣传栏、班会等开辟“双提”活动窗口,宣传发动,做到上下联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及时做好活动开展情况和取得成果的对外宣传工作。
(四)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各分管领导和处室、部门负责人要根据责任分工和活动计划,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谁主管谁负责,确保按要求完成任务。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
2020年九月份召开“双提”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制定活动方案。十月初召开全体教师“双提”活动动员大会,部署活动开展。组织师生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和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主题大讨论并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广播、墙报、班会、校会等形式宣传“双提”活动的重要意义。
(二)组织实施
各处室、部门要在每学年开学前完成交流研讨,撰写具体工作方案或计划,明确本学年的主要工作,按照规范、提升、巩固等各阶段的任务特点,设计本部门主要开展的二至三项活动,上报校长室审批。然后,按确定的方案或计划开展工作,解决突出问题。
活动过程中,学校领导小组定期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评估总结
每学年末对该年度“双提”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的总结,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巩固活动成果。三年规划活动全部完成后,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学校将举行隆重的表彰活动,大力表彰先进。
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