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滕州市荆河街道滕西中学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滕州市荆河街道滕西中学
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严格落实市教体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学校处置学生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预防和处置我校突发食物中毒事故,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及财产安全,根据《食品卫生安全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预防万一,防患于未然,有效应急处置学校内可能发生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
二、应急处置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及职能
1.成立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黄彦波
副组长:刘洪生、张 帅、孟 振
成 员:徐振峰、杨 昆、黄国华、赵 琳、杨漱卿、
时均春、梁 敏、李 勇
2.机构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学校实际,研究制订工作意见,并对办公室、预防检查小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统一指挥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定期组织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总结、研讨。
3.职责分工
黄彦波:负责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全面工作。
黄国华:负责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络,通报信息,总结汇报工作。
张 帅、杨 昆:负责对食堂食品卫生实行监督管理。
刘洪生、李 勇:负责对师生餐厅食品卫生实行监督管理,贯彻执行《滕西中学食堂管理制度》。
孟 振、杨漱卿、梁 敏:负责救护
赵 琳、杨 昆、时均春、刘 超:学生就餐管理
4.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监督检查组、医疗救护组
⑴办公室——黄国华: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宜,办公室设在副校长室(电话:5683076)。下发上级有关文件和本办制订的各项文件、通知,制订应急处理预案。接到事故报告,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随时掌握应急处理进展情况,协调各方关系,具体负责人员调度,组织后勤保障,保障应急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根据工作计划和领导小组的指示,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预防工作。
⑵监督检查组:徐振峰——负责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并组织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检查情况,提出阶段性工作建议。
⑶医疗救护组:孟 振 杨漱卿 梁 敏——当发生一般轻微食物中毒(5人以下的轻微呕吐、腹泻)由卫生室负责治疗。当发生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求援,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三、日常工作开展
1.完善制度。对本校食品卫生安全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完善。
2.强化督查。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由办公室牵头,以各项食品卫生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学校其它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
3.加强教育。广泛开展宣传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教学生不要随意在流动小摊用餐,并主动和城管部门联系取缔校园周围的流动摊贩。加强对广大师生特别是食堂小店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4.添置设备。对照配备标准,逐步落实食品卫生设施的配备。
四、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1.持证上岗,规划管理,做到区域明晰,责任落实。
2.加强食品的源头管理,对食品及原料采购必须规范,做到索证、有记录,并建立台帐。禁止向学生出售变质及“三无”产品。
3.加强食品储藏管理,做到生、熟分开,单独存放。
4.加强“四防”设施的管理,确保无蝇、无毒、无鼠、无蟑螂,确保食品的安全。
5.加强操作的过程管理。完善监管制度,杜绝无规范的操作现象,做好留样食品。
6.加强炊具的消毒力度,做到每日一次集中消毒,每周一次大型消毒,确保炊、饮具的安全卫生。
7.规范师生进餐的渠道畅通,确保中间环节正常。加强进餐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对学生进餐发生的问题与反应应迅速报告组长,情节严重的及时报告市教育局及市卫生监督局,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势态的发生。
8.食堂主任、班长、厨师做好每天到岗后的巡视工作,预防投毒事件发生。
9.加强食品操作流程的规范,严格对照《食品卫生法》执行。
10.搞好食堂内部卫生、餐厅卫生及周边环境卫生工作。
五、事故应急处理
1.报告制度。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如涉及人数不多且后果不严重,[白天]先送医务室采取治疗措施,同时报校值周领导,由管理人员负责照顾,注意观察,一旦情况有变化,马上送医院进行抢救,[夜间]应由管理人员送医院,同时向副组长汇报,副组长接报后应在最短时间赶到医院,视情况和家长取得联系。如涉及人数较多,不管有无造成后果,都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治疗,并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由领导小组报告荆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教体局汇报,食堂立即停业整顿,同时立即启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2.救援措施。一旦发生较严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由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救援指挥,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方案,各就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症状,群体发病的还应彻底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性名册,防止遗漏。
3.医疗求援。学校发生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求援,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4.联系家长。学校发生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5.病源保护。学校发生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封存食堂菜肴样品、食品等,以便及时查找致病原因。
6.人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办公室具体安排,必要时可抽调人员支援事故处理。
7.信息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六、事故责任追究
1.对导致事故起因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
2.对事故瞒报、谎报和不及时上报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3.对事故处理中的玩忽职守、推委扯皮等影响应急方案顺利实施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