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滕西中学教学常规、考试管理制度
滕西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以课堂教学“六认真”为核心内容,制订《滕西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希望广大教师认真贯彻执行。
一、认真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重视备课工作,认真学习和钻研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学科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编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辅助手段,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材处理恰当,学历案设计层次清楚,重视学法指导。教师做到超周备课,各年级组适时组织集体备课制度,提高备课实效。备课要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的要求,实施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备课的基本要求:
1.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了解所教学生的“双基”情况、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掌握学生的知识缺陷、心理特点,贯彻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原则,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根据课标、学情以及课题所处教材位置和地位,处理好量、度、序、位的相互关系,不随意拔高或降低要求。
3.认真编写学历案。学历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其内容应包括课题、课型、课时计划、主备教师、知识点、自学提纲、技能训练题、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等。每篇学历案的目标目标叙写必须准确,且有层次性和操作性。
4.适时组织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五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5.搞好二次备课,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对主备课学历案内容作必要的补充或删减,写好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重点写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把改进措施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与体会写于学历案后,以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平时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每月至少写好一篇教学后记。
二、认真上课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优化教学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上课的基本要求:
1.上课有学历案,认真作好课前准备,遵守学校教学常规,准时进入课堂。
2.衣着整洁大方、教态亲切,不穿背心、拖鞋,不坐着讲课,不在教室抽烟。
3.语言文明、规范、使用普通话教学。
4.不得提前下课,不准拖堂。
5.关心爱护学生,不讽刺、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剥夺学生的上课时间,依法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6体育活动、实验、综合实践等课,要严密组织、加强指导、保障学生安全。
7.不带移动通信工具进课堂。
8.上课时间,不会客,不擅自离开课堂,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
9.严格按课表上课,不私自调课、占课,因病因事调课需经教导处同意并做好登记。
10.认真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不得挤占该时间。
11.理化生教师做好演示和分组实验。
12.运用好现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三、认真辅导
辅导是教学的补充和重要环节,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辅导工作。
要求做到 :
1.认真拟学生辅导计划,并做好辅导记载和成绩跟踪。
2.平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要及时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3.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辅导内容,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对后进生要热情关怀、重点辅导,对优等生要加强培养,发展其特长。
4.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分类辅导,使学困生的成绩有明显进步,使优等生的爱好特长得到发展。
四、精心布置和认真批改作业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课堂和课外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体现因材施教,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保证练习质量。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重视作业的讲评,切实为改进教学和提高质量服务。
五、认真组织开展课外活动
1.开展课外活动要做到四落实:计划落实、人员落实、内容落实、时间落实。
2.成立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各社团辅导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制订计划,明确目标,落实措施,使全体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发展。
3.课外活动要按计划认真组织。保证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富有吸引力,确保活动质量,力争出成果。
4.每次活动要作好记录,包括辅导内容、方法、效果等,注意积累资料,期末认真总结。
六、认真教研
学校高度重视教研组建设和备课组建设,树立向教研组要学科质量的意识,立足本校实际,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追求教研活动实效,切实解决实施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双周为集体大教研活动时间,教研组领导以及成员必须参加活动,所有成员按时到位,迟到或不参与的通报并列入师德考核和常规考核。
2.每学期都要根据情况开展课改论坛或赛课活动,对于积极参加的教师要在年终考核中有所体现。
3.学校将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尽可能的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交流、观摩、教学评比等,并努力创造条件推广普及教师学习研究成果。
4.对于上级部门安排的各项比赛活动,要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努力获得更好的成绩。
七、认真组织考试和监测
1·每学期组织两次质量监测。
2·标准化考场布置,每场30人单人单桌,桌洞朝前,两位监考员一前一后一站一坐。
3·从制卷到监考再到阅卷再到成绩统计都按照标准化流程,严格保密制度。
4·成绩分析和利用,主要反馈教与学,根据成绩进行教学矫正。
202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