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劳动教育)滕西中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作者: 来自: 时间:2024-06-12 10:22:34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纠正当前青少年中存在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坚持立德树人,回归教育初心”教育理念大讨论活动要求,切实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围绕“参加校内劳动”、“参与校外劳动”、“承担家务劳动”、“学习劳动技能”、“开发劳动资源”、“落实劳动评价”等方面, 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进一步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二、育人目标

(一)思想认识方面

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二)情感态度方面

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三)能力习惯方面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三、课程内容

劳动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劳动教育课、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将社会劳动体验与家务劳动贯穿全过程,突出劳动价值观念的培养,使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奋斗,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根据三个级部不同学段的特点,开展不同侧重点的劳动教育:

(一)七年

学生刚刚入校,相对于其他年级学生思想认识和能力习惯方面略显不足,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以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为主。通过普通劳动教育课、班会、家校合作、劳动周等形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教育其从思想上正确看待劳动,体验劳动带给生活的美好,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教育其从思想上正确看待劳动,体验劳动带给生活的美好,为中后续的生活铺垫基础;

(二)八年级级部

在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社会劳动教育。在以安全为前提的基础上,通过去姜屯社会实践基地,从事校外社会实践、社会公益等活动,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三)九年级级部

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根据课程设置适当减少社会劳动比例,并继续保障日常生活劳动的开展。通过日常生活劳动和劳动周等形式,积极参与学校劳动和劳动比赛,在实践中磨练意志,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效率和质量意识,为高中毕业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四、实施途

(一)劳动教育课

1、教育目标

以课堂为教育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传授劳动技能和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为学生进行实践打牢理论基础。

2、主要途径

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主要依托周一主题班会和综合实践课开展,每周1课时,主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美德、劳动技术的教育。

3、组织部门

处、各级部、各班级,由各级部负责对学生参加劳动教育必修课的教育情况进行认定。

4、师资配备

班主任、综合实践教师。

(二)日常生活劳动

1、教育目标

通过学生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参加劳动,让每个学生每年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逐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一起做的良好劳动习惯。

2、主要途径

1校内劳动

①早晨到校后,擦教室的玻璃,打扫卫生区卫生。

②每节课间安排学生擦黑板、讲桌。

课后服务放学进行20分钟教室卫生清扫。

家庭劳动

①每周学生回家要进行洗碗、洗衣、叠被、扫地、整理房间、倒垃圾等力所能及的日常家务劳动。

②清明、五一、十一、中秋等法定节假日,要安排学生为家人做一顿饭菜。

3、组织部门

各级部、各班级、学生家庭,由各级部和家长负责对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的教育情况进行认定。

4、师资配备

1校内日常生活劳动主要以级部管理人员、班主任为主。

2家庭日常生活劳动由班主任引导家长转变观念,以父母为主。

(三)社会劳动教育

1、教育目标

学生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结合主题团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劳动,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职业体验,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2、主要途径

1七年级组织军训活动。

2)八年级去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3九年级植树节组织学生植树

4各级部一学年安排一个劳动周。

3、组织部门

处、各级部、各班级、素质教育基地

4、师资配备

人员级部管理人员、班主任、素质教育基地教师。

五、展示评价

充足发挥劳动技术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的劳动技术成果,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承认、鼓励和鞭策。展评劳动技术成果作品,可在实践过程中或结束后进行,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可用现场实例增进操作的成功。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价强调“过程”和“成果”并重,特别要注重情感和态度。展评小结,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更多地看到学生的长处并进行鼓励,应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