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北辛街道通盛路小学职业体验教育
作者:
来自:
时间:2024-05-20 13:00:00
儿童时期是人初级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因而一定的职业认知能力,理应成为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北辛街道通盛路小学引入职业体验的教学方式,在职业体验课程中,让学生经历职业兴趣认知、职业内容认知、职业情境认知、职业价值认知四个阶段,从而实现职业的自我认知,最终使得学生拥有职业启蒙认知,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职业认知的基础。
职业体验是指青少年在高仿真的设施场所和人为建构的社会单位中,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身份扮演、机器碰触等方式了解各行各业要做的事情,在玩乐中判断自己的职业喜好。作为体验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职业体验旨在通过学生个人的亲身实践,获得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并促进学生对职业、自我、社会的认识。职业体验以社会化理论为指导,社会化是指个人参与社会生活,通过交互活动习得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成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过程,即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我国的小学课程体系中,目前还没有完整的、正式的、成体系的职业体验课程内容。北辛街道通盛路小学的职业体验课拥有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操作方案。它由学生提出倡议,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完成。在职业体验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学校变为“职场”,学生变为“职业人”,学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本职工作,并对自己工作完成的状况及感受进行记录。职业体验的对象为六年级全体学生,他们的年龄大约为11~12岁,处于职业体验教育的“黄金期”。
在为期一周的职业体验课程中,学生经历了四个学习阶段,即职业兴趣认知、职业内容认知、职业情境认知、职业价值认知,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职业自我认知。职业自我认知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的亲身实践,更需要教师的指导,由此使得学生拥有职业启蒙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