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滕州市实验小学大同校区关于加强晨诵、晨读、午读、经典阅读课程实施意见
滕州市实验小学大同校区
关于加强晨诵、晨读、午读、经典阅读课程实施意见
为了更好地落实“让每个孩子绽放生命的精彩”的办学理念,努力向着“乐学实小”的教学愿景出发,让实小的每一个孩子都能饱读经典,具有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现就规范晨诵、晨读、午间阅读、经典阅读课提出以下意见:
1.必背篇目:每学期必背古诗24首《早读晨诵》
2.选背篇目:每学期选背20首《早读晨诵》
《论语》(各年级每年至少60则)
3.荐读篇目:《小古文》《飞花令》《中华传统文化》
2.朗读、背诵课文中的每单元的日积月累。
1.根据学校提供的必读和选读书目进行午读。
2.选择适合其学段的经典书目进行整本书阅读。
根据学校提供的必读和选读书目,阅读课课型有:导读课、赏析课、方法指导课、交流展示课等。
二、实施时间
1.晨诵时间:周一到周五 8:10之前
2.晨读时间:周一到周五 8:10—8:45
3.午读时间:周一到周五,每天中午学生到校后,有30分钟不等的课外阅读时间。
4.经典阅读时间:各班级每周两节课,定在每周三下午,全校统一上“经典阅读”课。
三、具体要求
(一)晨诵课程
晨诵的时间为学生到校后至小号角广播之前,学生到校后要自觉读书,避免或减少其他活动的干扰。诵读的内容为学校统一下发的《早读晨诵》课本和各级部自行补充、积累背诵的内容。学期初,教师要对本学期要求背诵的所有内容和进度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每天早读时,教师要提前在黑板上板书好诵读内容和进度。诵读时以学生自由朗读背诵为主,尽量减少齐读。对于当天要求背诵的内容,教师要提前对学生进行正音,适当讲解诗文大意,并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指导。
晨读是语文学科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具体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会背的段落及课文。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语音、语调、课文理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示范和指导。不能挤占学生晨读课的读书时间,一定要让学生通过扎扎实实的朗读,把学过的课文都读正确、流利,提高理解和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
(三)午读课程
午间阅读是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加学生阅读积累的重要途径。午间阅读的时间是指下午上课预备铃前的半小时,学生下午到校后,进入教学楼,在楼梯上、走廊内要自觉保持安静。午间阅读应以学生自由阅读为主,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统一阅读。阅读内容以我校各年级必读和选读书目为主,提倡师生共读一本书。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在汉语拼音教学未结束前)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统一阅读或听读;中高年级可以结合阅读书目,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摘抄,以便养成阅读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经典阅读课程
经典阅读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加学生阅读积累的重要途径。经典阅读课是每周三下午的两节阅读课。阅读课上,老师们和学生一起阅读经典书目,交流阅读心得,分享阅读收获,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让经典浸润孩子心灵。
四、习惯要求
晨诵和晨读课要认真落实“坐端正、张开嘴、大声读”的要求,做到坐姿端正,大拇指捏住书角,其余四指紧握后面的书页,书本向后倾斜45°角。一定要眼看书本、张开嘴巴、大声诵读,不拖音、不指读、不喊读、不左顾右盼,努力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午间阅读时,教室内要保持安静,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扰,确保学生能够静心阅读。
五、评价标准
(一)晨诵:学期末,每个孩子都能熟练背诵必背篇目,熟读或背过班级或级部选背篇目。
(二)晨读:每天学生都能大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会背的课文。
(三)午读:每天中午学生都能静心阅读,学期末,每个孩子都能有较为丰富的读书积累,形成阅读材料,班级的整体阅读效果较好。
(四)经典阅读:学生能提高阅读兴趣,学习积累语言,形成阅读习惯,为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基。
六、检查指导
教导处和各级部要切实加强对晨诵、晨读、午读和经典阅读课的检查,从读书内容、读书习惯、读书秩序和教师的读书指导等方面对各班级诵读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进行反馈指导。要丰富分项考核内容,对学生诗文诵读、课文朗读、经典阅读情况进行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班级量化,纳入语文教师教学实绩考核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