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滕州市实验小学作业教学管理规定
滕州市实验小学作业教学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作业教学,规范作业教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切实提升作业教学质量,根据《滕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作业教学管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教学实际,特制定本管理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一、作业教学总体目标
1.深化作业教学改革。作业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作业教学的有效实施,转变教师观念,改进教学行为,特别是要摒弃通过盲目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成绩的错误做法,确保课改高质量推进。
2.落实有效作业教学。科学的作业教学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做好作业教学的有效实施是教学有效性的高度体现,有效教学的落实需要作业教学的有效实施作为保障和支撑。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业教学要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在对课本知识与技能的巩固;要侧重过程与方法,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要侧重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重在体验和实践,践行作业教学的多样性、层次性、创新性,充分挖掘其功能,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发展。
4.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增强作业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精心组织、有效实施,能够促进教与学的有效沟通,从而提高作业教学对教学质量提升的贡献度,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作业教学总体要求
作业教学的所有环节务求以“科学有效”为永恒主题,教师做到“五有五必”: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
1.作业设计与布置做到:内容精选、类型多样、明晰规范、总量统筹。
2.作业批改与分析做到:规范批改、科学分析、激励评价、目标达成。
3.作业讲评与辅导做到:精准解惑、定点释疑、追求实效、持续监控。
三、作业教学备课要求
作业的设计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准确、全面覆盖相关知识点,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性、思考性、综合性的内容,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注重分层教学,提倡根据不同对象设计不同程度和数量的作业;提倡贴近生活,适时适量设计一些具有研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多样化的课外作业。
各级部、教研组要重视对作业教学的备课管理,加强对作业教学的备课研究,做到作业教学有备而来,有序实施。在一课一研时,同级科教师要围绕学习内容、紧扣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共同拟定作业教学,统一作业内容(可根据学情自我调控),规范设置形式,明确并统一批阅要求及反馈重点,全面提升作业教学效益。
四、课堂作业教学布批要求
(一)课堂作业布批整体要求
1.准确把握作业时机,做到课堂作业当堂布置,并努力当堂完成,落实“堂堂清”。充分发挥作业的检测性作用,首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作业;然后,对一些开放性或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进行集体交流、研讨,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最后,学生再修改完善提交作业。
2.特别重视学生作业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严格遵守作业的书写要求,做到书写姿势正确,书写认真、工整,字迹大小均匀,尽量不用橡皮,禁用修正液、修正纸和胶带纸修订作业;做到用笔规范,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至六年级一律用蓝黑颜色的钢笔书写。注重作业格式统一,内容布局合理,匀称美观。
3.同一教研组的作业内容要统一,努力做到作业批阅及时、规范。对写字作业、课堂练习等应在当天全批全改完毕(作文在一周内批阅完毕)。所有作业一律用红笔批阅,同一类作业运用相同的批改符号,等级和批阅日期书写要工整,给学生示范。对作业的“书写”和“内容”分别进行等级式评价,评判时用“优、良、中、差”。提倡教师使用激励语言评价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切实发挥作业反馈的矫正、提高功能。作业批改后要及时发回学生手中,教师要根据批改中发现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对作业中出现的新颖、独特、简洁的做法,给予介绍推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挑战意识;对作业中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并进行针对性讲评,指导学生纠错,纠错后及时复批、复评。
(二)各学科课堂作业布批具体要求
1.语文作业
①写字作业
作业设置:加强写字教学,注重读好帖、描红入体、临写成体的指导,一至五年级均要设置写字作业,一至四年级使用田字格进行书写,五年级使用方格进行书写,每课一次,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铅笔字或钢笔字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一年级上学期学习“汉语拼音”部分时要增设汉语拼音练习本。
书写要求:做到书写姿势正确,书写认真、工整,字迹大小均匀,尽量不用橡皮,禁用修正液、修正纸和胶带纸修订作业;做到用笔规范,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至五年级一律用蓝黑色钢笔进行书写;注重作业格式统一,内容布局合理,匀称美观。
批改要求:努力做到作业批阅及时、规范,应在当天批阅完毕。批改符号要统一,上下对齐。写得好的字可以用红花圈出,错字画“×”,并在下方改正三遍。教师从“书写内容”和“书写质量”两个方面分别进行等级式评价,评判时用“优、良、中、差”,评价符号及批阅日期写在作业内容的右下方,书写要工整,给学生示范。提倡使用激励语言评价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②练习作业
作业设置:一科一辅练习册。一二年级全做全改;三至五年级全做,基础部分挑选两道大题、课内阅读、课外阅读部分进行批改,教研组要统一批改内容。
书写要求:做到书写姿势正确,书写认真、工整,字迹大小均匀,尽量不用橡皮,禁用修正液、修正纸和胶带纸修订作业;做到用笔规范,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至五年级一律用蓝黑色钢笔进行书写;注重作业格式统一,内容布局合理,匀称美观。
批改要求:努力做到作业批阅及时、规范,应在当天批阅完毕。批改符号要统一,上下对齐。对于错字和错题画“×”,别字画“—”,并在旁边统一改正的位置和格式。对作业的“内容” 和“书写质量”分别进行等级式评价,评判时用“优、良、中、差”,评价符号及批阅日期写在本次作业的后面。等级和批阅日期书写要工整、规范,给学生以示范。提倡教师使用激励语言评价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错误题目,学生及时纠错,教师及时进行复批。
③习作作业
作业设置:一年级下学期起至二年级使用学校印发的《童心飞扬》,每周一次,依据课标,根据教材、学情实际设置写话内容:可用词写句子、观察写话、看图写话、想象写话等。三至五年级设立大、小作文两套习作练习作业,间周一次。大作文按照教材中习作的要求每单元一篇,着重落实教材中的习作训练,要加强课上指导,当堂完成。小作文每学期不少于八篇,要重视落实与阅读教学紧密相关的读写练笔,可设计与学生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课外阅读有关的自由作文练笔。
书写要求:做到书写姿势正确,书写认真、工整,字迹大小均匀,尽量不用橡皮,禁用修正液、修正纸和胶带纸修订作业;做到用笔规范,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至六年级一律用蓝黑色钢笔进行书写;注重作业格式统一(第一行正中间写题目;第二行空四个格写“作文”,再空四个格写“书写”,用于教师进行等级评价),内容布局合理,匀称美观。
批改要求:大作文由教师进行批阅,注重发挥精批的指导作用。精批时要圈出好词好句,标出错别字,修改出病句和用词不当之处,充分发挥眉批的指导作用,每次精批不得少于班级总人数的二分之一。其余为略批,略批可以没有眉批,但要圈出好词好句,标出错别字。教师要对每次精批的习作做好标记,保证每个孩子习作精批的数量。
小作文的批改由老师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互批,采用赏析、提建议等方式达成批改的目的,以提升学生对作文的改评能力。批阅要求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依据学情实际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可以从字词使用、标点使用、句子通顺、叙述具体、情感表达等不同角度设置评改要点,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努力做到作业批阅及时、规范,作文的批阅应在一周内批阅完毕。批改符号要统一,书写要规范。作文批改时,好的句段应在下面划“~~~~”,错字画“×”,别字画“—”,并在眉批的位置画 “ П ”,学生改完后,教师审阅完再划上封底为“ □ ”,统一错别字的改正位置。其他修改方面一定按统一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对作文的质量和书写分别进行等级式评价,评判时用“优、良、中、差”,评价等级写在作文题目的下方,批阅日期写在本次作文后面的右下角。等级和批阅日期书写要工整,给学生示范。提倡教师使用激励语言评价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数学作业
作业设置:一科一辅练习册。一二年级全做全改;三至五年级全做,批改内容由各教研组共同商定,选择有助于训练学生能力的三分之二的题量进行批改,每信息窗一次。此外,一至五年级设置补充作业(活页作业),内容可选取教材中的相关题目,题目要精,每周不少于一次。
书写要求:学生要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学习习惯。作业要独立思考,不抄袭,不拖拉,认真完成,做到书写认真,格式规范。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至六年级统一用蓝黑色钢笔进行书写。要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发现错误及时订正。
①在做补充作业时,每次作业的开头一行应写明“练习几”和“日期”。例如:“练习二十六 5.26”。
②题目的序号应与课本一致,序号靠左顶格写。例如:课本第2题,写作“2.”然后做题,每两题之间应空一行。
③计算式题:一步计算式题,采用连等式进行;两步以上的计算题用递等式,递等号要上下对齐。
④解答文字题或应用题都不抄题目。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的文字题应列综合算式解答,不写答句;应用题列式计算的得数应注明单位名称,要写答句。答语应另起一行,“答”字写在横线格内,要点上冒号,末尾点上句号。
⑤解方程时,“解”字应写在题目下一行的横格内,并点上冒号;等于号要对齐。列方程解答文字题或应用题时,“解”字应写在第一行横格内;需要设未知数“x”的,则写在“解”的后面。
⑥书写分数应占两行,分数线划在两格中间的横线上,四则运算符号与等号应同分数线对齐。
⑦作图题:一律用铅笔画图,将图画在题目的下面,约占四横格,大小适中,并按要求标上字母或数字。
⑧不准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打草稿。局部有错,用两条横线或两条斜线划去;如果整体不要,用直尺画成长方形的框,工整地写上“不要”两字,在下面重新再做。
批改要求:评价符号及批阅日期写在作业内容的下方,书写要工整,给学生示范。批改符号要规范,错题一律用“×”或“○”圈出。等级和批阅日期评判时用“优、良、中、差”进行等级式评价。提倡教师使用激励语言评价作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错误题目,学生及时纠错,教师及时进行复批。
3、英语作业
作业设置:按照教学实际挑选一科一辅练习册中的部分题目做,每个新授单元批改3次,每个复习单元批改1次。
书写要求:学生要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学习习惯,作业要独立思考,不抄袭,不拖拉,认真完成,做到书写认真、工整,字迹大小均匀,格式规范。禁用修正液、修正纸和胶带纸修订作业;做到用笔规范,三至五年级一律用蓝黑色钢笔进行书写。
①书写字母时应按照字母的笔顺和字母在三格中应占的位置书写。每个字母都应稍向右倾斜,约为5°,斜度要一致。大写字母都应一样高,占上面两格,但不顶第一线。
②书写单词时,字母与字母之间的间隔要均匀、适当,不要凑得过紧,也不要离得太远。
③书写句子时,单词之间必须有适当的距离,一般以空出一个小写字母a的宽度为宜。
④标点符号要写在正确的位置上。
批改要求:一律用红笔批阅,批改符号要规范。错题一律用“×”或“○”圈出,并在旁边进行更正,统一更正的格式和位置。评判时用“优、良、中、差”进行等级式评价。评价符号及批阅日期写在作业内容的下方,书写要工整,给学生示范。提倡教师使用激励语言评价作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4.道德与法治作业
作业设置:使用一科一辅练习册,基础部分全做,选择、判断题必改,实践部分各个年级统一选择其中一道大题做并批改。
书写要求:做到书写姿势正确,书写认真、工整,字迹大小均匀,尽量不用橡皮,禁用修正液、修正纸和胶带纸修订作业;做到用笔规范,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至五年级一律用蓝黑色钢笔进行书写;注重作业格式统一,内容布局合理,匀称美观。
批改要求:做到书写姿势正确,书写认真、工整,字迹大小均匀,禁用修正液、修正纸和胶带纸修订作业;做到用笔规范,三至六年级一律用蓝黑色钢笔进行书写;注重作业格式统一,内容布局合理,匀称美观。一律用红笔批阅,批改符号要规范。错题一律用“×”或“○”圈出,并在旁边进行更正,统一更正的格式和位置。评判时用“优、良、中、差”进行等级式评价。评价符号及批阅日期写在作业内容的下方,书写要工整,给学生示范。提倡教师使用激励语言评价作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错误题目,学生及时纠错,教师及时进行复批。
5.科学作业
作业设置:一科一辅练习册要求全部做完,每个单元选择其中一课全部批改。每学期至少全批全改7次。
书写要求:做到书写姿势正确,书写认真、工整,字迹大小均匀,禁用修正液、修正纸和胶带纸修订作业;做到用笔规范,三至六年级一律用蓝黑色钢笔进行书写;注重作业格式统一,内容布局合理,匀称美观。
批改要求:一律用红笔批阅,批改符号要规范。错题一律用“×”或“○”圈出,并在旁边进行更正,统一更正的格式和位置。评判时用“优、良、中、差”进行等级式评价。评价符号及批阅日期写在作业内容的下方,书写要工整,给学生示范。提倡教师使用激励语言评价作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6.美术作业
作业设置:根据教材内容安排书面绘画作业,批改符号、等级、日期等要统一。根据教材内容安排实践操作性作业(制作、剪贴、泥塑等),采取拍照分类存档形式,每一份作业拍照前要书写清课题、班级、姓名、日期。每位老师将自己的文件夹按课时或班级整理好便于检查。
绘画要求:作业态度要认真、端正,按时完成,构图要饱满,色彩要均匀,能够通过画面张扬自己的个性。
批改要求:一律用红笔批阅,批改符号要规范。评判时用“优、良、中、差”进行等级式评价。评价符号及批阅日期写在作业内容的下方,书写要工整,给学生示范。提倡教师使用激励语言评价作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五、家庭作业布批整体要求
为落实“双减”政策、“五项管理基本要求”,规范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坚决扭转作业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学校明确家庭作业布批要求,切实达成“减少总量、减轻负担、质效双增。”
1.严控作业总量。教师要提高作业设计能力,针对学情,精选作业内容,把握作业难度,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各学科教研组要利用教研活动,对学生家庭作业实行总量统筹: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各教研组结合《义务教育学校作业设计指南》,精心设计作业,在“控量”的同时力求“增效”,切实减轻义务教育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2.创新作业类型。除书面作业外,各个班级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阅读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创作类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特色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语文学科:贯彻落实“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提倡布置课外预习、内化拓展作业,提倡布置课外探究性作业、课外阅读类作业、课外自由练笔类作业,引导学生勤于动脑、勤于阅读、勤于动笔;提倡建立摘抄本、日记本,一般每天课外阅读不少于20分钟,每周不少于一次摘抄、一次自由练笔(日记类)。实施分层布置作业,应分必作和选作,以使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老师要加强调度,以诵读摘抄、交流、展示、循环日记等语文实践活动推进课外读写实践活动的落实。
数学学科:做到重点突出,保证教材内的练习要完成,提倡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要坚持“数量适当,形式灵活,针对性强”的原则,除书面作业外,还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调查、统计、操作实践性作业,例如数学日(周)记、自制数学学具、数学小报设计等。
英语学科: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实施分层布置作业,应分必作和选作,以使各类学生都有所得。提倡布置一些开放性、体验性、实践性强的作业。如:口头作业(个人背诵、合作表演、调查、创编对话等)、视听作业、录音作业、资料收集、课外阅读,有条件的班级可以组建网上班级,利用“一起作业”在线作业平台进行网上作业。
道德与法治学科:不留书面家庭作业,新课开始前,提倡布置一些前置性作业,如调查、采访、访问、参观、实验、操作等,为上课做好准备;课后,提倡布置一些利于学生体验、感悟、实践的作业,将所学内化为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做到“知行合一”。
科学学科:不留书面家庭作业,提倡布置一些操作、实验、调查、体验、感悟、实践性作业。
3.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沿着“基础目标-发展目标-素养目标”的路径,各教研组设计好课前预习作业、课中实践作业、课后巩固作业。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
4.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对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帮助和辅导。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前准备习惯、作业时认真审题规范作答的习惯、作业后自查习惯及作业效率。确保作业的实效性。
5.认真批改反馈作业。布置的作业要及时收齐,教师要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作业批改要规范及时,重效率;要精准解惑,重反馈;要就错纠错,重训练;要多元评价,重激励。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让作业发挥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的真作用。禁止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6.家庭作业布置形式.严格落实五个“严禁”:严禁布置惩罚性和无效重复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批改作业;严禁要求学生购买其他教辅材料并作为作业统一布置;严禁单纯依靠微信和QQ布置作业(培养学生自己记作业的习惯);严禁布置下载、打印的作业。
六、作业教学措施保障
1.完善四种机制:一是作业协调机制。一课一研期间,同教研组教师协调,精选作业内容;每一天的作业总量,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协调,严控作业总量。二是作业“存档”机制。建立优秀作业资源库,为持续改进和优化作业做准备。三是作业交流机制。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加强沟通,破解难题、达成共识。四是作业评价机制。加强对作业备课、作业布批、作业反馈及复批、复评等作业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过程监控与评价,对作业教学效果实行组内自查、领导督查、学校不定期抽查、学校定期检查的三位一体的检查模式,加大检查力度,并将检查结果计入教师量化考核。
2.定期举办作业设计研讨会,选出好的设计模式进行推广,给作业教学提供技术指导,不断提高教师作业教学的能力。
3.定期举行学生作业展览活动,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不断优化作业教学效果。
4.因违反作业管理制度被投诉的教师,学校会责成教导处进行调查,结合具体情况,给予批评、教育,并勒令其改正。
5.学校成立作业教学领导小组。负责修议完善作业教学管理制度,督查作业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