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信息)龙泉小学2025年“课程领导力提升年”实施方案
滕州市龙泉街道龙泉小学
2025年“课程领导力提升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枣庄市教育局《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的通知》、滕州市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意见》和《龙泉街道联合学区2025年教育工作要点》为指导,围绕“素养本位”教育目标,聚焦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强化教学管理、赋能教师发展、创新评价机制,构建“教学评一致性”的课程体系,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1. 课程理念升级:实现从“知识管理”向“素养领导”转型,校长课程领导力测评达标率提升至90%。
2. 课程实施优化:构建“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双轨体系,开发3-5门精品校本课程。
3. 教师能力跃升:通过“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等平台,培养市级骨干教师5名,校级教学能手15名。
4. 学生素养提升:学业质量监测优秀率提高10%,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参与率达100%。
三、实施策略
(一)以“素养导向”重构课程领导力内核
1.理念转型行动
①校长牵头组织“课程领导力专题研修”,每月开展1次“素养本位课程设计”案例研讨,重点学习《山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及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
②制定《龙泉小学课程领导力评价标准》,从“课程规划力”“实施指导力”“评价改进力”三个维度建立量化指标。
2.家校协同机制
每学期召开2次“课程建设家长听证会”,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校共育平台”征集课程优化建议,重点整合家长资源开发“职业体验”“非遗传承”等实践课程。
(二)以“三阶研修”夯实课程实施基础
1. 基础层:规范教学常规
①严格执行“五项管理”,通过“人人通平台”实现备课、作业、辅导等环节全流程数字化监管,每日推送教学常规反馈简报。
②推行“课桌减负”标准:课桌物品高度≤7cm,储物柜使用率达100%,减少非学习资料干扰。
2. 提升层:深化教研改革
①落实“一课一研”制度,固定教研时间(语文/道法周二下午、数学周三下午、科学周一上午、英语/美术周二上午、体育周三上午),采用“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二次优化”模式,形成学科教学资源库。
②开展“学历案2.0”升级行动,要求教师设计包含“素养目标”“任务链”“评价量规”的标准化学历案,每周评选优秀案例纳入校级资源库。
3. 创新层:推进项目式学习
①开发跨学科课程,整合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法、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劳动、信息科技学科,每学期举办跨学科学历案设计评比。
②试点“数学实验”“英语戏剧”等学科拓展课程,利用课后服务时段开展“STEM创客空间”“阅读剧场”等社团活动。
(三)以“三维赋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 专家引领赋能
聘请省市级市教育专家作为“课程导师”,每学期开展2次“新课标解读”“大单元教学”专题讲座,组织教师赴名校跟岗研修。
2. 平台支持赋能
①升级“龙泉名师工作室”,聚焦“表现性评价”“高阶思维培养”等课题,每月举办1次教学沙龙,产出研究成果纳入职称评聘加分项。
②搭建“数字化教研平台”,集成课件资源、课堂实录、学情分析等功能,实现教研数据实时共享。
3. 激励机制赋能
①设立“课程创新奖”“教学述评优秀案例奖”,对开发校本课程、指导学生获市级以上奖项的教师给予量化加分及物质奖励。
②推行“教师成长档案”,记录教师参与教研、获奖、培训等情况,作为评优评先重要依据。
(四)以“多元评价”驱动课程质量提升
1. 学生评价改革
①实施“分项等级+过程性描述”评价,语文增加“阅读素养”监测,数学强化“实践应用”考核,音体美开展“技能达标认证”。
②每学期末举办“学习成果博览会”,通过“项目展板”“实验演示”“艺术表演”等形式展示学生综合素养。
2. 教师评价优化
①完善“教学述评制度”,要求教师每学期提交《学生成长分析报告》及《自我专业发展述评》,述评结果纳入年度考核。
②开展“家长评教”“学生评课”活动,满意度低于85%的教师需制定改进计划并接受督导。
四、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领导力提升领导小组,下设课程规划、教研改革、教师发展、评价创新四个专班。
2. 制度保障:修订《龙泉小学教学管理规程》《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等文件,将课程领导力纳入中层干部考核指标。
五、实施步骤
|
阶段 |
时间 |
重点任务 |
|
启动期 |
2025.10 |
制定方案、组建团队、开展全员培训 |
|
推进期 |
2025.11 -2026.5 |
全面实施课程重构、教研改革、评价优化 |
|
总结期 |
2026.6 |
成果展示、经验推广、制定后续计划 |
滕州市龙泉街道龙泉小学
2025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