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龙泉小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滕州市龙泉街道龙泉小学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滕州市教体局及龙泉街道联合学区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的总体要求,我校立足“双减”政策背景与新课标实施需求,以“强课提质、科研兴校”为核心导向,聚焦课堂教学创新、教师专业成长、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三大关键领域,系统规划2025年秋季学期教科研工作。本计划旨在通过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题研究实践、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举措,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向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少年提供坚实保障。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落实全市教科研工作会议精神,依据枣庄市教育局《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工作方案》、滕州市教体局《关于加强全市小学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的工作方案》、龙泉街道联合学区《2025年龙泉街道教育工作要点》、学校工作计划等各级各类文件要求,扎实做好校本教研,强化科研引领,教学研协同并进,在学校党支部的带领下,学校教科研工作积极走“以研促教”的道路,继续以“立德树人 尚善创新”核心办学理念为统领,深化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扎实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我校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教导处将继续遵循课堂教学“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不断深化“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形式多样的教研课,上好立标课、学标课、练标课、汇报课,同课异构,教学联研,帮助老师们能够熟练驾驭、灵活运用,让“自主、合作、探究、和谐互助”成为课堂常态,借助学生学习发展共同体的打造,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共享、共生、共成长,进而构建理想课堂。
(二)创建“六声教育”特色化、精品化学校
总结"六声"教育的经验和成果,统筹规划新学年"六声"教育实施方案,力求做到"三结合"。首先要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将卓有成效的"六声"教育活动固化为学校课程,打造目标导向、素养导向、高阶思维导向的课堂,以科学、精准评价激发学生向善向上的动力。其次要与"三名工程"结合起来,将"六声"教育有机融入教师培训体系,举办"六声"教育案例大赛等,提升教师综合育人能力,打造“龙泉名师”。再次要与特色创建结合起来,以"六声"教育推进特色创建,以特色创建深化"六声"教育,推动"六声"教育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为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创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成长通道,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三)稳步推进读写育人行动。
坚持汉字书写教育与全科阅读并重。在全科阅读方面,我们积极营造氛围,完善课程,实施全学科主题阅读,开发经典诵读等指南;开展丰富活动,举办诗词大赛、课本剧表演等;加强教研引领与家校 共育,提升教师能力,引导家庭共建书香环境,持续开展“枣·悦 读”评选。在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方面,深化教研与课堂融合,加强督查;建强队伍,实现教师专项培训全覆盖,开展“三笔字”训练与竞赛,将书写能力纳入考核,完善“双姿+技能+习惯”三维评价体系,纳入学生档案,健全监测机制,提高教师读写评优权重,着力打造“墨香”校园特色。
(四)继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各项师训工作。
1.通过青蓝结对、专题培训、一课一研、达标课堂、教师素养大赛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利用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听课教师回来必须上汇报课,汇报讲座。创造条件“请进来,走出去”,多渠道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积极推进“龙泉名师”工程建设。创造机会给名师、骨干教师压任务,让他们挑重担,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为培养上一级名师奠定基础。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优质课评比竞赛,各学科论文、案例、课件制作比赛,使教师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得到提高。
5.继续开展教师综合技能训练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龙泉好课堂”青年教师赛课活动,组织1-3年教龄的青年教师参加优质课评选,并确保进入市级参赛,中青年教师参加“三字一话”比赛、优秀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评选、教学反思评比等特长展示活动。活动结果记入教师个人量化。
6.组织教师按时完成各级各类培训工作。
(五)加强课题研究,提升科研水平。
课题研究是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我们将根据学校实际和教育教学需求,精心策划、科学选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一是加强对在研课题的过程管理,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召开研讨会,交流研究进展,解决研究难题。二是注重课题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将研究成果及时融入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三是建立健全课题激励机制,对在课题研究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
(六)持续推进教师教学述评。
进一步贯彻落实滕州市教体局《关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教师教学述评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教师教学述评实施方案,借助智慧校园软件,结合我校“善创少年”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学业述评“规范+特色”模型,逐步形成校本特色的学业述评。
(七)持续深化社团建设。
落实各级教育部门关于加强普通中小学校学生社团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持续推动社团课程化建设,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特色课程体系,确保“学校全动员、生生有社团”;将社团活动与课后服务深度融合,合理安排时间与活动内容,保障社团运行的规范性与实效性,实现“周周有活动”;把学生社团建设纳入教学研究重要议题,通过专题教研、跨学科交流等方式加强教师间协同合作,进一步提升学校社团育人水平。持续组织优秀精品社团评选,推进学校社团建设。
(八)扎实推进劳动教育。
落实《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的工作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发“基础+特色”劳动教育内容,上好每周一节的劳动课。优化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劳动专用教室建设,配齐工具设备与安全用品,用好校内劳动实践场域。依据《义务教育劳动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相关学段的目标及要求,结合本校学生及学生家庭实际状况,对家庭劳动目标进行整体设计。适时组织劳动技能展示与成果评选,评选学校“劳动小能手”。力争一年内,创建滕州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教育是静待花开的坚守,更是向新而行的探索。我校将以"立德树人"为根,以"创新驱动"为翼,在课程优化、教学革新、科研深耕、师资赋能的道路上,书写属于龙泉教育人的奋进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