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评价)滕州市龙泉实验学校社团建设整体规划方案
滕州市龙泉实验学校
社团建设整体规划方案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推进学校特色创建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社团活动是我校创办特色教育的载体,学校坚持办成“人人向往的好学校”的办学宗旨,结合我校的实际,以“社团建设”为平台,为每个孩子打造锻炼学习的舞台,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着眼于促进学生兴趣、需要和特长的个性化发展,着眼于促进学生当前与未来成长空间,塑造健康快乐的人生成长轨迹。
二、基本目标
1.为学生成长创造优越条件。培养发展全面,个性特长鲜明,爱好广泛的学生,不仅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更是国家教育发展的要求,我校本着这样的办学理念,积极想法设法为学生创造条件。
2.为教师发展创设平台。我校教师在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影响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有一定发展理想的教师,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扩宽他们的专业领域,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3.为教材开发创造条件。校本课程开发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而社团活动为校本教材开发提供了很好地试验土壤,便于成果的产出。
4.为“体育、艺术2+1”项目搭建载体。“2+1项目”是教育部为了落实《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战略性项目。我校社团活动的开展,正是该项目落实的良好载体。
5.为我校课程改革奠定基础。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很多学校已在课程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的社团活动将为今后的课程改革做先行试水者,为课改奠定一定的基础,积累经验。
三、社团的安排
1.时间:校级社团每周星期四下午放学后(初定);其他社团(如学校课后服务)每周星期二、三下午放学后(初定)。
2.对象:全校七年级的学生,原则上每个学生只能报一个社团,报两个社团须经政教处、教导处批准,最多只能报两个社团。
3.地点:各个社团在固定的地点活动,具体地点待定。
四、活动内容设计
(一)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团建设工作,经研究,成立社团活动实施领导小组。
(二)社团课程开设内容
1.智育拓展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实践等学科中挖掘,有教导处负责组织安排;
2.益智品质课程:创客社、机器人、炫技社等;
3.趣味特长课程:主要指音体美教师组建的足球、篮球、乒乓球、合唱、手工、国画、创意画等社团;
4.家校共建课程:为进一步促进家校共育,开展“家长资源课”,每学期邀请各类职业(如:医生、警察……)的家长走进课堂,根据各自的职业特点和爱好特长为孩子们传授社会百科知识,直接参与、组织教育活动。
五、活动要求
1.被选定的辅导教师,必须服从学校统一安排,思想上重视社团活动的开展,积极筹备资源,开发校本教材。
2.辅导教师在活动期间,要严格遵守社团活动制度,认真备课,耐心辅导,精讲多练,使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辅导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既要重视社团活动辅导质量又要教育学生注意活动安全,做到活动前后点名,对缺席学生及时与班主任联系,保证活动秩序井然。
4.每次活动将活动照片上传学校微信群,由学校指定人员负责收集。
六.考核评比及奖惩
(一)每学期末学校将对活动开展的情况考核评估一次。评估的主要依据。
1.教学常规的检查记录;
2.学校、家长、学生的评价。
(二)每年六月,对学生一年以来活动成果进行一次展示。
1.展示以社团提供学习成果为主要内容,以成果的质量为主要评价依据。
2.校本教材的开发。
(三)奖励制度
1.在成果展示过程中,对学习认真,进步明显,学生认可度高的学生给予证书以及奖品的奖励。
2.对于在活动辅导中成绩突出,校本教材开发质量高的教师,由学校予以奖励。
(四)惩戒制度
对在社团活动中思想消极怠慢,传播负面谣言,影响活动开展的教师按消极怠工处理;在社团活动开展中出勤不出力,应付了事,课堂组织无序,效率低下,学期末成果质量低或无成果的酌情扣分。
七、未尽事宜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