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评价)滕州市书院小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书院小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美育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石,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载体,承载着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创造力与人文情怀的重要使命。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曾言:“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亦强调“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书院小学作为百年老校,始终秉持“聚美润心,向美而行”的教育理念,将艺术教育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本报告旨在总结本年度艺术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成效,反思不足并规划未来方向。
一、年度艺术教育工作回顾
本年度,学校以“构建美的课堂、开展美的活动、营造美的环境、塑造美的教师、培育美的学生”为抓手,推动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艺术育人格局。
(一)深耕课堂主阵地,实现“科艺融合”美
课堂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坚持“艺术课为核心,全科渗透艺术美”的教学思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艺术课教学创新: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学科构建“体验-创作-展示”教学模式。音乐课开展“传统民歌改编”活动,学生将民歌融入现代节奏;美术课开设“非遗剪纸”专题,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美、传承传统文化;书法课推行“每日一字”打卡,结合汉字结构美讲解书法历史,培养学生书写规范与审美情趣。
2.全科渗透艺术教育:各学科挖掘自身艺术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审美培养的有机融合。语文课将诗词教学与绘画结合,学生为诗歌配画,感受文学与视觉艺术的共鸣;数学课以“图形对称美”为主题,让学生设计对称图案;科学课通过“叶脉书签制作”,展现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体育课编排“韵律操”,将运动与节奏美结合。
3.教研赋能教学提升:学科组以“艺术教育渗透”为核心课题开展研讨,全年组织教研活动16次,形成《学科艺术教育渗透案例集》。
(二)丰富活动载体,搭建“创美展美”平台
学校以多样化活动为依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创造美、展示美,全年开展各类艺术活动5余次。
1.品牌活动亮点纷呈:成功举办第十八届“校园艺术节”,以“童心向美,艺展风采”为主题,开展合唱比赛、舞蹈展演、书画展览等系列活动,参与学生达800余人次。社团成果展期间,举办“艺术嘉年华”,设置绘画、书法、手工等作品展示和现场展演,增进艺术教育共识。
2.社团活动蓬勃发展:优化艺术社团建设,现有舞蹈社、美术社、书法社、合唱社等8个艺术社团。各社团定期开展训练,成果显著:舞蹈社和合唱社编排的节目多次在街道、市局举办的活动中进行展演;美术社举办“科技”主题画展,展出作品30余幅;书法社6名学生在市青少年书法大赛中获奖。
3.德育活动融入艺术:在“国庆节”“中秋节”等主题班会中,融入艺术元素。如“庆国庆”班会开展“红色歌曲传唱”“爱国主题绘画”活动;“传统文化节”期间,组织剪纸、皮影戏等非遗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传承文化、涵养品德。
(三)优化育人环境,营造“浸润式”艺术氛围
学校注重校园环境的艺术化打造,将自然美与人文美有机融合,让校园成为“无声的艺术课堂”。
1.校园环境升级改造:完成“艺术长廊”建设,展示学生书画作品、艺术活动照片;对校园绿化带进行艺术化设计,搭配造型绿植与艺术雕塑,营造自然与艺术和谐共生的环境。
2.文化阵地建设强化:宣传栏定期更新艺术教育动态、学生优秀作品;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艺术元素,各班级打造“艺术角”,展示学生手工作品、绘画创作,形成“一班一特色”的艺术文化氛围。
(四)加强师资建设,打造“美之使者”教师队伍
教师是艺术教育的实施者,其自身艺术素养直接影响教育成效。学校多措并举提升教师艺术教育能力。
1.艺术素养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书法鉴赏”“音乐基础”“美术创作”等专题培训2次;组织教师参观艺术展览、观看文艺演出,拓宽艺术视野。
2.专业能力提升:支持艺术教师参加专业竞赛与教研活动;鼓励教师跨学科交流,形成艺术教育协同育人团队。
3.示范引领作用发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语言美、板书美、仪态美,以自身审美形象感染学生。开展“最美教师形象”评选,倡导教师以优雅的举止、亲和的态度、渊博的学识成为学生的审美榜样。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艺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艺术教育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目前对学生艺术素养的评价仍以比赛成绩、作品展示为主,过程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不够健全。
2.跨学科艺术融合深度不足:部分学科在艺术教育渗透中存在“表面化”现象,未能将艺术美与学科知识深度融合,缺乏系统性设计。
三、下年度艺术教育工作计划
下年度,学校将针对存在问题,聚焦“提质增效、深化融合”,推动艺术教育再上新台阶。
1.优化资源配置:争取专项资金,改善艺术社团活动场地与器材;开展“艺术帮扶”行动,组织艺术教师对基础薄弱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深化与校外艺术机构合作,引入专业师资与课程资源。
2.完善评价体系:构建“过程+结果”的学生艺术素养评价体系,将艺术学习态度、参与活动情况、创作过程等纳入评价内容;建立教师艺术教育工作评价机制,激励教师积极投身艺术教育实践。
3.深化科艺融合:开展“跨学科艺术教育课程研发”项目,组织各学科教师共同编写融合课程案例;举办“科艺融合教学成果展”,推广优秀融合教学模式。
4.打造特色品牌:策划“非遗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升级“校园艺术节”,增设“艺术创新大赛”“校园音乐剧展演”等特色项目,提升活动品质与影响力。
书院小学将始终坚守“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初心,持续探索艺术教育新路径,让每一位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成长为“真、善、美”兼具的时代新人,让百年老校在美育的滋养下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