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书院小学各项规划、计划执行及完成情况
书院小学各项规划、计划执行及完成情况
时光奔涌,学期已近尾声。站在“性善书院”的725年,建校一百二十三周年的新起点上,我们紧紧围绕“科研兴校、品牌强校、以文化人、卓越发展”的办学目标,全体教职工勠力同心,围绕“书·礼”文化核心,秉持“砺中求进、学行致远”的学校精神,以“爱润童心、绽放精彩”为办学理念,朝着“书韵飘香、幸福成长”的美好愿景坚定前行。现将本学期主要工作、对教育本真的思考以及对学校未来的展望总结如下:
一、回眸耕耘路:凝心聚力,成果丰硕
本学期,我们聚焦内涵发展,深化品牌建设,各项工作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效:
1.文化引领,品牌建设再攀新高
“红烛耀书院”五星级党支部品牌确立,2025年3月15日,学校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及青年教师代表共40人,举行了“传承七百年书院文脉,淬炼新时代党性初心”党性修养提升学习培训活动,《书院善歌》传唱,人教社、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做法入选,百年文脉薪火相传,社会美誉度显著提升。
“书·礼”文化体系深入人心,“六声”校园和韵共生,育人环境持续优化。
山东省优秀课程设计,学校课程规划方案获一等奖、数学学科规划方案获二等奖,《基于实践创新素养培育的小学校外场域劳动课程》荣膺“山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标志着我校特色课程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学校荣获枣庄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滕州市2024年度综合考核评价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五星党支部、卫生和国防教育先进单位、优秀少先队大队、滕州市教体系统庆六一文艺展演优秀组织奖、滕州市中小学计算思维编程比赛金牌学校等多项重量级荣誉,“小萤星舞蹈艺术团”获评滕州市高水平学生艺术团,滕州市中小学广播体操线上展评活动我校荣获城区小学组一等奖。展现了全面育人的丰硕成果。
2.课程改革,育人模式深度创新
选课走班试点成功启动:依据“书·礼”课程方案与“六声”教育理念,精心构建“善、智、创、艺、健”五大课程体系下的六大模块,成功完成首次选课走班实践,个性化教育舞台初显活力,是对“因材施教”的生动实践,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践行“因材施教”迈出关键一步,教体局学科核心素养监测全面推进我校获14A3B好成绩。
教科研成果捷报频传:《基于实践育人的小学校外场域项目式劳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被立项为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人工智能时代新型教师教育模式创新与跨学科教师团队健身研究》课题立项为2025年度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加法”探索及实施路径研究》完成中期答辩,枣庄市基础教育教改项目《基于实践育人的小学校外场域项目式劳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完成中期答辩。
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摘金夺银:谭亚媚主任、王笑老师获枣庄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王晓年老师获枣庄市思政优质课一等奖,孟丹、王晓年、张莹、张圆圆、赵易珂等老师在滕州市级比赛中斩获多项一等奖。成功举办校内“最美书·礼课堂”评比活动。
家校社协同育人成果显著,《“书·礼赋能劳动教育”》在《德育报》发表,《创新劳动教育模式、打造劳动新场域》两篇重磅文章在《中国教育报》刊发,引发广泛关注。
3.管理增效,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成功召开第十三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凝聚共识,共谋发展,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水平进一步提升。
赴济南市双语实验学校考察学习,汲取先进经验。邀请了滕州市教研室王晓静老师、文化路党金菊团队以及仇光伟老师、谢青老师,来我校开展了专项研讨培训;举办书院小学与鲍沟镇中心小学联合教研活动。
重磅出台《领导干部管理手册》《书院小学质量保障体系方案》《“五‘Jing’润心,向善而行”校园创建活动方案》,为学校规范化、精细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校长解洪涛同志应邀在山东省第十一届泰山杯教育管理高层论坛作经验分享,学校影响力辐射全省。
4.开放办学,交流合作日益广泛
成功接待澳门参访团来访,展示了书院风采,促进了文化交流。
联合民建滕州市基层委员会开展“视力保健校园行”活动,关爱学生健康。
成功举办“探索中医文化,趣享成长快乐”亲子研学活动,拓展育人场域。
5.五育并举,学生素养全面提升
体育健儿在运动会、篮球赛中屡创佳绩(城区小学女子组第二、男子组第三),校健美操队赴临沂参赛,展现了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艺术教育、科技教育(计算思维编程比赛金牌学校)、劳动教育等成果丰硕,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6.强化保障,筑牢防线护平安
总务安全办协同发力,扎实筑牢校园安全屏障。修消防设施、排查校舍隐患、升级监控设备,严格人员出入管理;做好环境美化、教学物资配备、午餐配送等服务工作,规范资产采购与财务审核,为学校运行提供坚实支撑。完善制度建设,明确全员安全职责,开展交通安全、消防等主题教育与应急演练,优化应急预案。深化家校联动,推送安全知识,邀请家长参与管理,针对极端天气、节假日提前部署,全方位守护师生安全。
7.凝心聚力,同心共育润童心
我校幼儿园秉持“给每一颗种子生长的力量”的育人理念,严格依规办园,优化育人环境,多维度推进工作。科学规划幼儿一日活动,保障每日超2小时户外活动,以游戏化教学实现“玩中学”。结合节日开展主题活动,依托“诵国学经典”园本课程传承文化,并以节日展演展示教学成果。食堂严抓岗位规范,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完善家长制度,借家委会、家长陪餐、家长会等形式增进沟通,凝聚多方合力,为幼儿成长保驾护航。
二、直面真问题:聚焦质量,刀刃向内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与不足,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效率、分层辅导、学情精准把握等方面存在的短板,是当前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与痛点。
质量保障体系亟待“落地生根”:虽然我们已前瞻性地召开了“学业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动员会,并制定了详实的《工作方案》及富有特色的《“五‘Jing’润心,向善而行”校园创建活动方案》(以“静、净、敬、竟、精”五字为核心),但方案的执行尚未完全打通“最后一公里”,未能有效转化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强劲动力和普遍实践。如何让“静以养心”的专注、“净以修身”的雅行、“敬以明礼”的传承、“竟以励志”的拼搏、“精以臻善”的追求,真正浸润到日常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迫的任务。
教育是唤醒,是点燃,是静待花开。面对成绩与问题,我们更需要沉下心来,深刻思考教育的本质。面向未来,我们将在以下方向凝聚共识,奋力开拓:
1.眼中有人,心中有爱:这是“书·礼教育”的灵魂。教育不是冷冰冰的分数生产,而是充满温度的生命对话。我们要时刻谨记“爱润童心”的办学理念,关注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尊重差异,理解需求,用爱与智慧点燃学生成长的内驱力。学业质量的提升,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之上。
2.五育融合,全面发展: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引以为傲的劳动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等特色成果,与学业成绩绝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要善于将校外场域实践、艺体活动中培养的专注力、意志力、创新力、合作精神等核心素养,有效迁移到学科学习中,实现五育的深度融合与相互赋能。
3.文化浸润,涵养品性:“书·礼”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根基。“书润生命,礼悦雅行”的校训,“书养雅趣,礼蕴德馨”的学风,其价值远超越知识传授,更在于品格的塑造、文化的传承。在追求学业进步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静、精)、行为规范(净、敬)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竟),让“书·礼”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质量是尊严,行动是关键:我们承认问题,但绝不畏惧问题。学业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赢得社会认可、家长信任的基石。提升质量,需要科学的态度、扎实的行动和持久的韧劲。必须将《质量保障体系方案》和“五Jing润心”活动方案从纸面落到实处,变成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动和每一节课堂的有效实践。
三、擘画新未来:攻坚克难,卓越发展
展望未来,书院小学将紧紧围绕“学生习惯养成”与“教师专业精进”两大主线,通过“固本培元、习礼养正、精研善教、书韵化人”四大行动纲领,构建“双轮驱动、五育融合”发展新格局,以问题为导向,以行动为纲领,推动学校高质量、特色化发展,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1.强力攻坚学业质量提升
深度剖析,精准施策:对检测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找准薄弱学科、薄弱班级、薄弱环节的真正原因(是课堂教学问题、学生习惯问题、辅导跟进问题还是管理协同问题?),制定“一班一策”“一生一案”的精准提升方案。
压实责任,强化执行:将《学业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各项要求分解到人、落实到岗、明确时限。强化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的质量管理主体责任。领导班子要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参与教研,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深化“五Jing润心”,打通最后一公里:“静”抓常态:强化课堂纪律管理,营造专注、高效的学习氛围。推广有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静心思考。“净”促养成:将环境整洁、物品有序与学习习惯、思维条理性培养相结合。“敬”强师风:弘扬尊师重教风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持续开展教学竞赛、教研活动)。“竟”激活力:在班级、年级内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师生比学赶超,同时强调合作共享。“精”求卓越:引导教师精心备课、精准教学、精细批改、精当辅导。强化学科教研的深度和实效性,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与精致。管理层要做到精细化管理。
2.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完善选课走班机制:总结首次选课走班经验,优化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过程管理和评价体系,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综合素养的有效路径,并与国家基础课程形成互补。
强化课堂主阵地:持续推进“新课堂达标”活动,深化教学研究,聚焦核心素养,变革教学方式,打造更多“书·礼”特色的高效课堂、魅力课堂。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依托省市级立项课题(特别是劳动教育、校外场域课程),将研究成果有效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提升教学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3.筑牢文化根基,提升治理效能
持续擦亮“书·礼”品牌:将“书·礼”文化、“六声”教育理念更深层次地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校园环境建设各方面。讲好书院故事,传播书院声音。
优化内部治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管理手册》的规范指导作用,提升管理团队的执行力和服务意识(践行“至真、至诚、至善”的服务理念)。落实“三尚”(尚和、尚精、尚美)管理理念,营造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坚持“三崇”(崇文、崇贤、崇才)人才理念,搭建平台,培养骨干,激发队伍活力。
深化家校社协同:巩固现有家校共育成果,探索更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模式,凝聚育人合力。
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学校:学业基础扎实,五育发展均衡,劳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特色优势持续彰显。
文化底蕴深厚、育人氛围浓郁的精神家园:“书·礼”文化如空气般无处不在,“六声”和韵成为最美校园乐章,师生在其中感受到归属感与幸福感。
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活力高地: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拥抱新技术、新理念,在交流合作中拓展视野,提升格局。
培养“书·礼”好少年”的摇篮:真正实现培养“具有传统美德、国际视野”的育人目标,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这里“绽放精彩”。
书院七百载文脉,赋予我们厚重的底蕴;百廿年学堂精神,呼唤我们不懈的担当。建校一百二十年的荣光赋予我们责任,让我们不忘“爱润童心”的初心,牢记“书韵飘香、幸福成长”的使命,以“砺中求进”的勇气,“学行致远”的智慧,聚焦质量攻坚,深化“书·礼”内涵,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为把书院小学建设成为一所真正让人民满意、令学子向往的卓越品牌学校而努力奋斗!
滕州市书院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