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评价)第四实验小学体育发展年度报告
滕州市第四实验小学体育发展年度报告
我校体育教学工作从全面落实“健康第一”思想出发,牢固树立和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进一步从观念上理解和认识了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指导下,我校体育工作始终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制定了优化外部育人环境,强化内部工作管理,构建美好和谐校园的目标。使我校体育教育工作蓬勃发展。以下为我校体育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一、师资配备情况
学校体育教育师资雄厚,现有专职体育教师8人,中级2人,全部达到本科学历,体育教师数量达到国家规定要求,保证了我校体育课教学与活动的正常开展。体育教师积极参加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和校本教研活动,开展了音体美学科组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和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活动。学校积极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各级组织的学习和培训,全员参加了2023年教师远程研修、寒暑期教师研修;1名教师参了全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国家级专项培训。
二、教学实施情况
学校结合课程改革目标,加强体育教育,全面开展普及性体育教育活动,大力促进体育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特色化。每学期开学初,体育教师根据教材和学校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在全年的教育教学中予以落实。每位体育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做到了精心备课、认真组织上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校组织人员对体育教师教学情况进行抽测,促进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责任感。学校严格执行体育课考勤和考核登记制度,体育教师每堂课都要核查学生人数,对未能按时上课和请假的学生进行登记,并具体落实原因,学校实行了校级领导联系级部制度及中层以上领导和教研组长定期听课评课制度,进一步落实了体育教师责任制;校级领导、分管主任、教研组长每周随堂听课,及时与教师座谈,提出改进意见,提高了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学校制定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时规定,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1-2年级每周4节体育与健康课,3-5年级每周3节体育与健康课,开课率为100%。
三、器材使用管理
1.学校实施一体化管理,添置体育器材需报告相关学校领导,得到批准后方能进购。
2.所有体育器材必须登记注册、编号、分类,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3.体育器材必须按教学进度要求领出,课后及时如数归还。
4.在体育教学中,应教育学生爱护和保管好体育器材,如遇自然损坏,应及时报告并说明原因,如果是人为的原因损坏,应予以赔偿。
5.每位教师应该主动支持配合器材管理员保管好,使用好各种器材,未办理手续的不得私自将器材取出或带出校外。
6.易耗器材的报废和补充需要按照学校规定在每学期开学初上报计划,经学校审核通过后方能执行报废和补充。
四、体育场地建设
学校200米的塑胶场地平整、整洁,一个露天篮球场,基本符合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所需场地要求。学校篮球数量100个,足球数量50个,标志桶、训练栏、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若干,跳高架2个、海绵垫40个,辅助训练用品:绳梯、小栏架、沙包、毽子、垒球等若干,能保证且丰富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和训练,拓展学生体育兴趣。学校器材基本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二类标准,管理,维护良好且使用率高。
五、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根据平台数据分析)
学校高度重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成立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领导和工作小组,成立了学生测试工作室,制定了我校202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工作方案,体育
教师利用体育课对全体学生进行体质测试项目练习,并利用秋季运动会和体育课对全体学生进行了体质测试。测试完毕后,课程管理科将每位体教师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原好质数据收齐,装订存档。
按时将全校学生体质测试数据通过青少年健康数据管理系统及时进行上报。
我校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使100%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要求每位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六、体育经费
我校将保障体育经费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基本满足学校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要求。器材配备投入很大,另外学校还配备了一批趣味类体育器材,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运动需求。
体育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班子对学校体育工作高度重视,教师积极配合,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学校领导之下,我们会积极探索体育工作新途径新方法,查找不足,加强整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力度,努力把学校体育工作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