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第四实验小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一、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重视劳动。
儿童的劳动教育尤其要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父母的工作地,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二、各年级下发劳动清单,明确劳动任务,树立主人翁意识。
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父母的工作地,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活动,提高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1.定时开展校园卫生的清理和打扫。每个班级要按学校所划定清洁区坚持每天两扫两洒。在规定时间打扫好班级及清洁区卫生。学校负责检查和公布检查的结果。
2.每周五下午第三节全校大扫除。班级认真彻底打扫班级及清洁区卫生。值周班级派人协助学校办公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处工作人员打扫任务比较繁重的学校卫生区域。学校检查结果将作为班级卫生红旗评比和期末评选先进班集体的重要依据。
3.每月利用周末安排学生分年级参加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
4.全校师生开展“我的家我打扫”卫生清扫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劳动的艰辛,从而懂得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果实。
5.组织学生走进综合活动实践基地,亲自体验各种不同形式劳动活动。
四、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效果,让他们自觉劳动。
1.学生自评。在劳动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
2.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全班同学考虑得更周到、细致。
3.家长参与评价。对于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学生在家的实践由家长给予评价。
4.教师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目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