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滕州市第四实验小学2023年度工作总结
打造快乐教育 成就幸福人生
——滕州市第四实验小学2023年度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市教体局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以“打造快乐教育,成就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遵循“顺应自然,培养习惯,强化基础,注重创新,促进发展”的育人方针,以“勤”字作为校园文化主线,弘扬“自强不息、勤学笃志”的校园精神。明确“人人都勤奋、个个好未来”的办学目标,确立“培养五勤+未来好少年”的育人目标。打造以“勤”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有形的“勤”校园文化氛围、以“勤”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五勤”管理干部、“五勤”教研团队、“五勤自主”教学模式、“五勤+”未来好少年评价体系......
努力为全体师生创造幸福的每一天,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效益与水平,走质量领航、内涵发展的办学之路。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文化引领 全面发展
1.“勤”文化引领发展。四实小于2007年成立至今,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家长满意度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得益于成功推行“打造快乐教育,成就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一年来,历经局领导建议指导,学校领导干部、教研组讨论,群策群力,我们达成了新的共识:选择“勤”字作为校园文化主线,作为践行办学理念的策略和路径。基于历史的成功经验和现实的教育状态。历史上,宏观到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古往今来的名人大家,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就是“勤奋”;学校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也是因为“勤奋”;明我们要办好教育,办好学校,同样需要埋下头来做学问,潜下心来做事情,用“勤”促进我们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用“勤”促进我们的学校特色化发展。明确“人人都勤奋、个个好未来”的办学目标。弘扬“自强不息、勤学笃志”的校园精神。确立“培养五勤+未来好少年”(勤树德、勤立业、勤强体、勤育美、勤创造......)的培养目标。提炼了以勤为主旨的“一训三风”,即校训――“勤”;校风――“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教风――“勤研善教 爱生乐教,”;学风――“勤学善思 惜时乐学”。我们倡导管理者要“勤政善思,一心为民”,为师者要“勤研善教,敬业奉献”,求学者要“勤思善问,探索创新”。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怎样的人,决定了学校文化发展的方向。
二、教育赋能 聚力提升
2.以赛促教强技能。建立立标课、学标课、青年教师亮相课、团队赛课等机制。即每学期每个教研组一堂立标课;每位教师一堂学标课;青年教师一堂亮相课;团队赛课等活动来促进教师技能快速提升。
3.聚焦课堂促提升。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聚焦新课堂,学习新课标,加强 “备、教、学、评”等要素研究,理清课标新变化,明确核心素养内涵和目标要求,正确实施教学。实现深度学习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打造学校三级教学模式,先确定学校“五勤自主”教学模式,并以此为理念核心,构建各学科、各课型教学模式。选聘带头人,组建学科教研团队,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以教研为推手,继续推进课程改革。在今年全市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六年级毕业监测中,我校成绩名列前茅、遥遥领先。聚焦阅读素养,推动全科阅读。开展教师同读一本书、读书演讲比赛、读书沙龙、评选“阅读推广人”和“优秀阅读引领者”、“书香家庭”评选、“读书节”等活动,营造我校人人都读书、人人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4.专家助力赋新能。为推进教师梯队建设,培养更多的名师,以名师带动名校,学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年来学校多次邀请了市教研室齐国艳主任、仇光伟主任、王晓静、谢清、杜光、李琳琳老师莅临学校指导工作。特邀潍坊市高新区教科院杨淑平院长做了《大单元统计下的教学评一致性设计》专家报告,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高级教师、山东省2012年度十大教育创新人物、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培训专家张国强做了《新时代下班主任班级建设能力的培育与思考》专题讲座。先后又组织领导干部、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赴周围兄弟学校、南京、扬州、烟台等地观摩学习。开阔了教师的教育视野,指明了教育方向,提升了学校核心竞争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班主任论坛活动,以班主任沙龙、经验分享、资源共享的方式落实强班目标,提升班主任带班工作效能。注重家校携手共育,营造全环境立德树人机制氛围,架起家校合作育人彩虹桥,成立家庭教育导师团,打造家长学校品牌。
5.深化教研提质量。依据市教体局《关于开展“一课一研 教研活动的指导意见》,制订了我校一课一研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和教研活动安排表,抓实一课一研教研制度。在教研活动中把研学情、研教法、研评价、研补偿当作重点,使教师在共同分析、互相探讨、争辩反思的过程中得到专业的发展。本学年,学校喜添两个立项课题,四个课题成功结题。涉及黄河文化教育、数学教学、安全教育、艺术教育等各个方面。
6.抓好常规助效果。学校实行周检查和月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质量检测、听评课等工作进行检查,并及时公示检查结果,做好总结与反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三、健康呵护 安全护航
7.安全教育树意识。我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按照 “细查隐患、及时治理、严防事故、保证安全”的总体安全工作目标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升旗集会、安全健康课、开班会、“1530”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请交通、公安、消防、卫生院等部门到校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牢记躲避危险的方法,保障学生的安全,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工作扎实有效。
8.护导到位保平安。学校实行领导带班、教师值班以及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定岗位、定人员、定地点的护导制度。值班领导做到值班期间巡查到位,值班记录本记录详实,护导教师做到及时到岗、认真负责,有力保证了学生在校安全。
四、五育并举 快乐成长
9.抓实常规重习惯。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为“行为规范养成月”,学校对学生的卫生习惯、上操习惯、路队习惯、文明礼仪习惯等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表彰”的奖励评价机制,积极开展广播操、路队、卫生、文明示范班级、习惯之星等各类评选,利用升旗仪式颁发班级流动循环红旗,激发学生“比学帮赶超”的竞争、合作、团队意识。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和优良的班风。
10.五彩社团助育人。音、体、美、常各学科均配备了专兼职教师,真正做到师尽其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科活动,有效地落实了育人目标,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始终围绕“大力实施快乐教育,成就师生幸福人生”这一中心,以学生的艺术成长、成才教育为基础,以育德艺双馨学子为培养目标,建立健全“项目+活动+社团+展演”的工作模式,蓬勃发展艺术教育活动,成立了竞技篮球、花样篮球、舞动青春健美操、青春飞扬啦啦操、合唱、田径、二胡、扬琴、中阮、竹笛、创意线描、硬笔书法、手工扭扭棒、色彩填色画等十余个兴趣社团,开创了“以艺术特色育人提升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工作”的新局面。
五、提升服务 优化环境
11.育人环境迅速提升。学校原设施陈旧,教学楼墙面斑斑驳驳、脱落严重,地面高低不平,楼檐瓦片破碎滑落;厕所空间紧张,老旧破损严重,臭气熏天;教师使用只有两个抽屉的极窄办公桌,物品无处摆放。幼儿园场地小,布局不合理,不具备创省示范园的标准,所以收费低一直入不敷出。基于此,学校一年来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积极筹措争取资金,利用今年暑假期间对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为全体教师更换了办公桌椅。办学条件迅速得到改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六、亮点工作
12.落实公参民改制,平稳过渡。2022年底已全面落实市教体局“公参民改制”精神,红荷校区转公独立,英才校区转私移交(经多次反复谈判,连同300多万债务整体移交),善国校区转公依然为四实小分校(从2022年暑假不再招生,目前还有四个年级、24个班、950名学生、75名教师),老校区目前34个班、1783名学生、105名教师。幼儿园目前9个班、400名幼儿、29名教师。四实小由原来“一校四址两园”,转变成现在“一校两址一园”。目前改制转私后的“滕州英才学校”和转公后的“四实小善国校区”一切趋于稳定,发展运营良好。
13.超额聘任制教师平稳分流。根据市教体局关于班师比、师生比配备标准,学校超额近30名教师,为2023年7月能平稳分流,于2月份就开始拟定方案,期间多次与非在编教师私下沟通、集体座谈会,最后根据方案规定逐项打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实施,按学科排名公布拟留任教师。被分流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学校尽最大努力向周围兄弟学校推荐,解决了再就业问题,非在编教师得到平稳分流。整个过程既依法依规,又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的温度。
14.办学条件迅速改善
利用今年暑假期间对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为全体教师更换了办公桌椅。办学条件迅速得到改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15.打造“勤”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打造以“勤”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有形的“勤”校园文化氛围、以“勤”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五勤”管理干部、“五勤”教研团队、“五勤自主”教学模式、“五勤+”未来好少年评价体系...,提炼了以勤为主旨的“一训三风”,即校训――“勤学笃志、自强不息”;校风――“勤思善问 知行合一”;教风――“敬业 勤业 精业 乐业”;学风――“好学 勤学 善学 乐学”。我们倡导管理者要“勤政善思,一心为民”,为师者要“勤研善教,敬业奉献”,求学者要“勤思善问,探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