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规划计划)滕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年度质量成果报告

作者: 来自: 时间:2023-05-06 10:30:00

滕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年度质量成果报告

一年来,学校紧紧围绕枣庄、滕州教育和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面落实“五项”服务,落实“双减”政策,聚焦课堂教学,狠抓质量提升,闯出了学校公平而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切实提升教育内涵品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取得了优异成绩:2023年4月,被滕州市委教育工委评为五星级党支部;2022年2月,被滕州市教体局评为2021年度教育体育工作综合考核评价先进单位。2021年12月,获滕州市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舞蹈一等奖,获滕州市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器乐戏剧一等奖;在优秀课例展评活动中,有3名教师获滕州市一等奖,2名教师获枣庄市一等奖;在一师一优课评比中有1名教师获省“优课”称号。

(一)党建统领全局,教育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学校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教育内生动力明显增强。一是抓实政治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举办了《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讲座,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二是夯实党组织基础。扛牢扛实党建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建立责任、问题、任务“三张清单”,亲自抓谋划、抓推动、抓落实。“三会一课”“28日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到位。三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市教体局《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逐级建立责任清单,层层压紧压实责任。严格课堂教学、教材教辅、讲座论坛、开学典礼、校园网络等重点环节管理,坚决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加强重点人群管控,妥善应对各类涉教舆情,筑牢意识形态屏障。四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纪法规,并贯彻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召开3次班子会研究部署反腐倡廉工作,上了 2次廉政党课。大力实施“廉洁疫苗”工程,全面打造校园廉政育人环境,不断深化对青少年的廉洁启蒙教育,继续开展廉政

文化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活动。

(二)落实以德树人,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学校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建立健全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广泛开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系列活动:开展了“学雷锋心向党,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学雷锋活动月”启动仪式,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民族精神”清明节祭奠烈士活动、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争当雷锋式好少年”“雷锋式好少年”评比活动。二是开展规范养成月启动仪式。深入开展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要求学生要树立新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习惯,做文明人,说文明话,行文明事。三是深化家校合作育人。密切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开展好家、校、社共育活动。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加强家校联系,提高整体育人效果。

(三)加强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焕发活力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我们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振兴学校发展的奠基工程,常抓不懈。一是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懈。扎实开展师德师风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组织教师签订教师严禁有偿家教承诺书、师德承诺书;严格执行师德规范“十不准”,加大对教师从事有偿补课、体罚学生等违规违纪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力度。二是教师专业成长不断加快。通过校本培训、“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名师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一条“名师带教,梯级提升,全员提高”的教师培养新途径。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管理能力不断加强

实施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学工作出成绩,上水平。一是制度建设规范科学。学校于5月11日召开了第二实验小学第二届二次教职工代表暨工会会员大会,修订、完善、通过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制订了科学、规范、精细的《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并发放到每一位教师手中,确保有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二是常规检查毫不松弛。学校严格落实《滕州市普通中小学教学管理规范》,《二实小常规检查制度》、《课堂教学巡查制度》等相关制度,推行领导分包负责制,切实提高管理实效。三是业务检查持之以恒。对教师的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质量测试等工作采取精细管理,找出薄弱环节及时反馈,及时督促改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做到了“精心备课、认真上课、仔细批改、耐心辅导、科学检测,做到有利于师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师生的全面素质提高。

(五)深化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持续攀升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发展之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学校全面实施“质量工程”,采取一系列措施深化教学改革,狠抓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持续攀升。一是新课堂达标成效显著。学校以“新课堂达标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赢在新课堂”活动,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在推进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创新突破,组织实施了全员新课堂达标课堂教学赛课活动。二是“一课一研”持续推进。扎实推进“一课一研”教研制度,制定了《“一课一研”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一课一研”优秀课例评选活动、立标课展示活动,教师研课的热情空前高涨,研课的积极性、主动性日益提升。三是社团活动激发活力。落实“双减”政策,推进“五育并举”,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校本社团。本学年共开设了合唱、京剧、竖笛、吉他、衍纸等艺术类社团三十多个。

(六)加强线上教学管理,停课不停学

3月28日下午起,根据市教育局统一部署,我校全面转入线上学习平台启动,全员行动,确保“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一是启动应急预案。实施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方案。在开好语、数、英等课程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德育、艺体、美育等丰富多彩的线上课程,确保备课、授课、作业、辅导等教学环节无遗漏,最大限度保证教学效果,同时大力倡导师生积极进行居家锻炼,确保师生身心健康。尽管此次疫情突然,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推进,做到了“急而不慌、忙而不乱”。二是加强线上教研。开展线上教学以来,教研组长每天在课后召开钉钉教研会,深入交流今日教学情况,集体备课、梳理知识点、确定重难点、科学设计分层作业,为第二天的高效课堂做最充分的准备。特别是科学组开展了丰富有趣的“居家科学小实验”活动。同学们在家长的协助下,积极准备、不断探索、反复练习,顺利完成了形式多样、妙趣横生的科学小实验。吴佳蔓老师还执教了线上科学教学公开课,线上指导学生动手实验,收到良好效果。三是建立线上巡课制度。领导干部每天巡课,关注学生参与率、教师授课内容、视频播放、师生互动、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协助老师解决并积极推荐好的经验做法。四是开展线上家校共育活动。班主任老师利用线上家长会、心理健康课、主题班会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做好疫情防控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们以健康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居家学习生活中去,家校共同携手促进学生成长。

(七)筑牢疫情防控,确保师生健康生命安全

针对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为科学、及时、有效地应对疫情突发事件,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原则,学校筑牢疫情防控,提高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复学后全体师生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一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学校认真执行市委和教体局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精心谋化,科学应战,有序组织师生进行多轮核酸检测、精准及时上报各种数据。二是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活动4月21日开展了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活动。此次演练活动,从学生入校测温、教室突发情况、餐厅就餐三个预设场景进行。演练全程紧张有序,模拟场景环环相扣,各小组严格按照预案规定流程进行,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此次演练,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全面提高了我校教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为顺利复学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全校师生筑牢了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保障。

(八)开展课后服务,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自去年3月中旬以来,我校周密部署,精心谋划,依托“五项管理”,压实“双减”责任,让课后服务更加丰富多彩。一是服务方案切实可行。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召开课后服务研讨会,制定了《滕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针对课后服务各方职责、学生活动内容、课程时间的分配、家长个性化需求、周三社团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逐一研讨,做好研判,把问题想充分,做仔细。二是致家长一封信公开透明。学校印发了关于开展课后服务的《致家长的一封信》,就学生课后服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公开透明,自愿参与,服务至上,安全第一。家长了解课后服务相关制度后,提出课后服务申请,签订课后服务协议书,明确接学生时间、服务内容、安全要求等。让家校步调一致,和谐统一。三是服务课程丰富多彩。围绕“孩子想学的,家长需要的”,积极探索“学习+兴趣”的服务模式,确定课后服务形式为自主作业、阅读、社团活动间隔进行,分年级成立了美术社团、音乐社团、体育社团和文学社团。

一年来,在落实“双减”和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我们秉持初心、力同心、砥砺前行,课堂教学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快,教科研管理效能不断增强,课程建设全面创新,学生学业质量稳步提升,教育科研成果捷报频传,学校事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和新突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还存在不少困难和不足: 教师队伍发展不均衡,办学空间不足,“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作业设置不优化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正等待我们要鼓足干劲,改革创新,迎难而上,破解难题,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