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北辛中学“五项管理”报告
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的通知精神,结合上级《关于进一步开展做好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相关要求,滕州市教育体育局《2021年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重点督查内容》《“五项管理”实地督查要点规定的内容》相关文件精神,北辛中学依据文件要求对我校“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报告如下:
一、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孔凡海
副组长:徐义新 石 磊 张玉忠 冯晓军
成员: 高强 王伟 徐永祥 孙成河 渠璧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学校工会,李伟任办公室主任,各级部主任任副主任,具体负责学校“五项管理”相关工作。
二、五项管理工作落实情况
(一)手机管理
1.有限带入校园。学校利用班会、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2.细化管理措施。学校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通过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或提供其他便捷家长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3.加强教育引导。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4.加强督导检查。细化手机管理规定,及时解决学校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将把学校手机管理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范围,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睡眠管理
1.统筹学校作息时间。学校要求学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00,不组织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做好个性化处理、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合理安排就寝时间。通过多种形式建议家长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30。针对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班主任采用家访、谈心等方式督促学生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
3.加强睡眠监测督导。学校要高度重视做好学生睡眠管理与指导工作,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睡眠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要求各年级加强巡课,重点关注上课打瞌睡的现象并及时做好教育;设立监督举报电话,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确保要求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三)读物管理
1.学校禁止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现象,不存在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的行为。 加强对校园图书的管理,依照“12 条负面清单”对校园图书进行了排查未发现“12 条”中性质的图书。
2.加强图书室建设。学校与新华书店共建图书阅览室,定期更新图书,提高图书室的使用率。鼓励在教室设置图书角、图书柜等,方便学生阅读,丰富阅读体验。
3.建立督查机制。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学校校建立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报备制度,畅通社会和群众监督渠道。
(四)作业管理方面
1.强化作业统筹。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统筹,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学生家庭作业每天控制在1.5小时以内。在八九年级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2.注重作业设计。要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将作业设计工作纳入校本教研工作体系,确保作业难度符合学生实际,不得超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分层布置作业,布置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进一步创新适应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作业形式。
3.规范作业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以教材课后练习、学校统一征订的教辅资料为主,其他课后的探究性学习、习作练习、阅读及书写训练等学业安排布置,均根据课程计划及课程实施情况安排。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高难度的作业,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特别是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
4.严肃作业批改。任课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做好答疑辅导帮扶工作。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五)体质管理
1.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足上好体育课,严格落实每周3课时体育健康课。体育课堂要严格落实“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确保指导运动技能符合要求,运动量达到要求。
2.开展体育活动。学校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单项比赛,大力发展校园特色体育项目,加强专项体育人才培养。学校每天统一安排1小时分钟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要培养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3.综合防控近视。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每学期2次视力筛查。避免不良用眼行为,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要求,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4.做好体质检测。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如实记录测试结果,并将测试成绩及时录入系统,保证上报率100%,及格率不得低于85%,优秀率不得低于8%。完善学生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台账,针对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制定相应管理措施、改善计划,健全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
5.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学校教学、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加强学生营养餐管理,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北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