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评价)北辛中学美术素养检测及评价指导意见
为积极探索和构建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的中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切实提高我市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美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现根据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美术教育特点,充分发挥检测的诊断、反馈、矫正、引领作用,完善教学评价与管理,提升我校中小学美术课程实施水平。
二、检测评价原则
1.导向性原则
以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为目标,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美术感知、表现和创作等能力的发展。
2.全面性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既注重对学生美术学科技能的检测,还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审美情趣、态度习惯、构思创意、探索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
3.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的指标要科学、明晰,方法要简便,易于操作。
4.创新性原则
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鼓励个性张扬,标新立异。
三、检测评价时间
每学期期末。
四、检测评价对象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检测。规模较大的学校由教导处随机抽取每一位任课教师的任意一个班级进行检测。
五、检测评价内容及标准
(一)义务教育段
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考查课程内容所涉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分别从美术欣赏与美术基础知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具体检测内容和评价标准如下:
1.美术欣赏与美术基础知识(20分)
(1)检测内容:现行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内容。
(2)检测形式:闭卷。
(3)检测标准:根据学生具体答题情况评分。
2.造型表现(40分)
(1)检测内容: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2)检测形式:现场抽测。
(3)检测标准:
(32~40分) |
(28~31分) |
(24~27分) |
(23分及以下) |
熟练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临摹或创作一件作品,构图饱满,色彩丰富,构思新颖,凸显个性与创新。 |
比较熟练地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件作品,构图合理,色彩较丰富。 |
能基本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件作品,构图、色彩基本合理。 |
不能较好地完成一件作品。 |
3.设计应用(40分)
(1)检测内容: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2)检测形式:现场抽测。
(3)检测标准:
(32~40分) |
(28~31分) |
(24~27分) |
(23分及以下) |
熟练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件作品,富有创意,能体现探究与创新精神。 |
比较熟练地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件作品,富有创意,能较好体现探究与创新精神。 |
能基本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件作品,能较好体现探究与创新精神。 |
不能较好地设计一件作品。 |
依照以上检测结果,综合给出学生美术素养等级评价。测评等级均按A(优秀—85分以上)、B(良好—75分以上)、C(合格—60分以上)、D(待合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给以评定。
依照以上检测结果,综合给出学生美术素养等级评价。测评等级均按A(优秀—85分以上)、B(良好—75分以上)、C(合格—60分以上)、D(待合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给以评定。
六、成绩运用
检测结果计入教师教学实绩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