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规划计划)抓有效管理 促质量提升 ----北辛中学(育才路)管理提升行动方案

作者:北辛中学 来自:北辛中学 时间:2024-05-27 10:14:55

没有奇迹,只有轨迹。为更好落实市局和联区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更好推动育才路校区教学质量的提质发展,提倡校区全体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抓实、抓牢、抓好教学和学生管理的有效性,最终促进育才路校区教学高质量发展,特制订此方案:

一、高质量发展的表现

1.身体棒棒,活力满满。通过一系列体育运动,可增强体质。身体好了,才有活力。

2.德育出彩,质量出色。只有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教学质量才能出色。

3.课堂安好,方能教好。只顾教书,教不好书。只有纪律好了,才能上好课。

4.没有认同,哪有共同?教师大计,认同为本。没有老师的认同,哪有教师的共同?

5.没有付出,哪有收成?没有教师备课、上课、辅导等辛勤劳动,哪有满满的收成?

二、高质量提升的关键

1.班级,差生决定。班级之间教学质量,由差生决定。

2.校区,优生决定。校区之间教学质量,由优生决定。

3.学生,知识决定。学生之间学习均衡,由学生掌握知识多少决定的。

4.知识多少,记忆决定。在上课理解了知识以后,学生头脑存储知识多少?主要靠早读背诵记忆决定。

5.教学质量,常规决定。要下大力气抓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教学常规工作,将极大拉升教学成绩、极大促进质量提升。

三、抓好学习闭环

1.课前预习,感知知识。鼓励学生每天要完成明天所有课程的预习工作,初步感知课文概念、三定、观点、观念,上课时留意不清楚的地方。

2.课中学习,掌握知识。引导学生要紧跟教师讲课的内容,学思结合,学是进口知识,思是整理知识。

3.课后温习,巩固知识。要求学生在老师讲完课之后、做练习之前,要温习一下当堂的学习内容。

4.当天练习,运用知识。督促学生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练习,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能力。

5.当周复习,强化知识。落实学生要在一周内,复习本周的教师所讲的知识,避免知识遗忘。

四、借鉴的发展遵守规律

1.20分钟,保存42%。二十分钟是知识遗忘的关键节点,遗忘42%。因此,教师讲一例题,学生做一组练习,老师讲一个观点,学生运用一个观点,边讲边练。

2.60分钟,保存56%。课后一小时是知识遗忘的关键节点,遗忘56%。因此,学生课后温习一下课本,课后认真完成作业。

3.24小时,保存74%。一天是知识遗忘的关键节点,遗忘74%。晚上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复习、温习、练习;晚睡前回忆当天的内容;第二天上课前,进行听写默写。

4.7天时间,保留77%。一周是知识遗忘的关键节点,遗忘77%,因此,推行当周进行一次闭环知识的测试,倒逼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5.30天内,保留79%。一月是知识遗忘的关键节点,遗忘79%,因此,每月进行一次月考,巩固知识,提高质量,促进教学均衡发挥。

五、学生发展学习常规

1.早上早读,背诵得分。学生早上要读古文、古诗、单词、句型、概念等。(班主任务必安排落实各科晨读目标的板书,要求学生做到站立捧读的激情晨读)

2.晚上做题,解题得分。学生晚上要解题,要限定吋间。练习就是考试,考试就是练习。

3.课前朗读,记忆得分。学生课前要朗读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达到强化知识的目标。

4.课中思考,能力提分。在课堂上,学生老师讲课内容,要学思给合,既要独立思考、又要思维互动。

5.课后复述,学法提分。学生课后要向同学或父母等进行复述知识。费曼学法,构建知识。

六、学生发展一日常规

1.每天阅读,构建知识。每天读书半小时以上,阅读名著、古文等文章,提升阅读与理解能力。

2.每天新闻,必备品质。每天要求学生看新闻,读新闻,讲新闻,培养关心时政,构建知识,开阔视野。

3.每天随笔,语言运用。提倡学生每天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想、所做、所感及社会积极活动等。

4.每天写字,审美情趣。整齐的字、秀气的字、漂亮的字,卷面可多得几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5.每天计算,基础工作。每日进行一次计算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数理能力。

七、学生发展课堂要求

1.每堂必问,创新能力。大疑大进、小疑小进。学生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找出理由,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每堂必思,学思结合。学是进口知识,思是整理知识,思是知识之间的粘合剂,构建知识的大体系。

3.每堂必练,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叫解题能力,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4.每堂必清,西蒙学习。成立学习小组,组建师友互助体,组长督促本组完成背诵任务,清理所学知识点,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5.每堂必构,形成框架。通过引导学生的小结,理清本课知识,形成本课网络逻辑体系。

八、高质量发展教学管理

1.推门听课、齐抓共管。级部领导,每天到课堂听课学习,和老师共同解决学生不认真上课情况、解决教学问题等。

2.教案作业、内质外显。教案是上好课的外在表现,作业是上好课的外在表现。年级每月进行教案作业的检查、通报。

3.听写默写、基础为先。听写默写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情况,老师利用晨读和课前几分钟,进行听写默写的检查、通报。

4.重视差生,分层推进。每月对学困生,进行一次调研,转化学困生,促进教学均衡发展。5.举行竞赛,巩固知识。继续举行多形式的午自习学科竞赛,年级做好老师批阅的检查。

九、高质量发展教的方向

1.课程标准,内容之根。用课程标准,来指导教师的教、指导学生的学、指导核心素养。

2.课文内容,学习之源。回归课本,回归课文;深读古文和古诗,深耕阅读与理解;课文是作文的范文,课文是作文的元素。

3.例题母题,试题之源。回归课本,回归例题、回归母题,刷一个平常的题目=会一道题,刷一道母题=会一类题。

4.横教到边,纵讲到底。学习新课向横向、向宽度发展;复习旧知向纵向、向深度发展。纵横交织,活学活用。

5.理科建模,灵活解题。教会学生理科建模方法、建模思维,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解题技能、解题技巧。

6.文科套模,规范答题。教会学生文科套模方法、套模思维,培养学生答题能力、答题技能、答题技巧。

7.讲课融合,考试综合。尝试实施学科融合。精选试题,精致组卷。

8.限时训练,考试顺利。作业限时、练习限时。作业考试化,考试作业化,训练速度、训练心理、训练品质,提高教学质量。

9.核心素养,落地开花。执行课程标准,推行单元教学、整体阅读、项目式教学、主题化教学、课程融合等。

10.面批面改,深度指导。每月对学生的面批面改一次,了解每位学生,指明努力方向。

十、高质量发展教的有效

1、不同学生,不同教法。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出发点,不同学生,不同教法,个性化指导。

2、以旧导新,抓关键点。新旧知识连接点就是教学的关键。以旧导新,一路前行。

3、直观易懂,突破难点。直观使教师教的容易、使学生学的容易,从而突破难点。

4、循序渐进,突出重点。一步一步地、由浅入深地讲课,掌握三定、观点等,突出重点。

5、联系生活,讲知识点。首先要联系生活,讲通三定、观念等;然后创设情景“问题”,让学生去解决。

6、不断思考,学习之本。教师不断地引导、提问、启发;学生不断地学习、思考、领悟。思考是学习的“血液”。

7、发展能力,教书之本。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抽象概括思维活动。

8、精讲精练,制胜之本。练习不得不练、练习不能多练、练习不能少练。科学训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制胜法宝。

9、管教管学,教师之本。借助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10、教学相长,成长之本。反思使教师做最好的教学、反思使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十一、几点补充建议

1.抓习惯就是抓成绩: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助于课堂上知识的吸收;专注认真的听课习惯,使知识的理解更准确更透彻;课后及时高效的完成作业的习惯,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2.抓简练的语言就是抓成绩,课堂上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讲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3.激发兴趣就是抓成绩:关注学生的兴趣,研究学生的兴趣点,用耐心和爱心去鼓舞学生,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后,学生的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4.抓课堂管理就是抓成绩:只有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能沉下心来,耐住性子学习,这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5.优化教学设计:课前明确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明晰教学思路,保证课堂教学任务高效的传达给学生。

6.重视课后作业的设计: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是对课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一个检测和反馈!精良的课后作业设计,会使知识的学习产生闭环的效果,达到一个正循环的过程!

7.关注学困生就是抓成绩:某些知识点学困生掌握的不好,一是基础知识太薄弱,二有可能是教师的讲授不到位,没有直击解题的点!所以抓学困生的学习,其实就是在优化讲授的思路。学困生的成绩提高了,班级整体成绩就会大幅度提升!

8.注重反馈就是抓成绩: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通过直接提问学生,课上及课后作业批改,考试成绩评估等反馈形式,总结学生的学习效果!

9.培养做题习惯:教师不要只讲授知识内容,更多的是要讲授做题的思路和方法!有规律性的知识,技巧,方法,易错点,做题时的思维及思路等!

10.规范书写就是抓成绩:干净清晰的书写自己的思路,也是提升成绩的一个方法!

11.善于学习就是抓成绩: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搜一些名师的论文或著作,是教师快速成长的一条捷径!

12.抓错题订正就是抓成绩:将错题分类整理到笔记本上,写下错误的类型及原因,容易掉的陷阱!经常翻阅,达到纠错,巩固知识的目的。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