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规划计划)北辛中学2022年度学校工作总结

作者: 来自: 时间:2023-07-18 13:34:06

文化底色厚植育人根基

因材发展拓宽成长路径

——北辛中学学校工作总结

教育形势日新月异,我校规模不断发展,现架构起学院路、通盛路、红荷路、一校三区的格局,设有212个教学班,在校生11000多人,专任教师680余名,是滕州市规模最大的国办初中学校。一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学校党总支被评为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被评为山东省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枣庄市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单位,被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山东赛区竞赛委员会评为第27节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山东赛区金牌学校;在2021年“寒假读好书”活动中,我校被山东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和山东省书香校园;我校的《创建文化育人特色  打造北中德育品牌》被评为“山东省第二批普通中小学校优秀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学校食堂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2022-2027年度山东省中小学校星级食堂”;学校被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评为2021年度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优秀单位;先后被滕州市教体局评为“2021年度教育体育工作综合考核评价先进单位”,2021-2022学年度教学工作一等奖,“2021年度体育艺术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度信息技术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度全市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度全市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滕州市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基地。连续9年荣获滕州市初中教学质量第一名,连续16年在滕州市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中夺得全市同类学校第一名,连年被滕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教育教学工作突出贡献单位”。

一、以党建为引领 提升工作执行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因此学校党总支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增强党员干部凝聚力和执行力2021年学校党总支被评为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枣庄市中小学“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学校。首先加强阵地建设,按照“七有”标准升级完善党员活动室。其次健全完善四项机制,加大对“三会一课”的考评力度。再次实行“六个有”机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为主题,积极开展“发现榜样”“我来讲党课”“淬火提质”“我和我的支部”等党员教育活动。2022年12月17日开始,利用五天周末时间,组织“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北辛中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之学习培训活动,教育全体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红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二、优化管理模式,提升学校管理职能

学校践行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管理理念,完善学校制度建设,探索学校管理高效运行机制,营造“尚善、有礼”的良好工作氛围,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正能量,实现“格物、维新”和谐发展的学校管理总体目标,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启动学校管理模式的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因材发展,培养出的“尚善有礼 格物维新”的学生。其评价标准就是新时代“新三好学生”,“新三好学生”要有看得见的好成绩,看得见的好行为,看得见的好身体,为国家、社会培养和输送有用的栋梁之才。

我们提出了“做思考性的有效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创新了“级部+中心”扁平化管理模式,完善了分级管理目标,强化分管校长负责下的教学部管理模式。实行级部教学管理和教科室课程中心教研管理“双轮驱动”,优化管理配置,实施七、八、九三个年级“三级联动”,提升管理效度。树立“动车组”思维方式,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构建了学校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同时建章立制,发挥制度引领作用。学校通过教代会,制订了《北辛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北辛中学优秀教案评选实施方案》、《北辛中学统考学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考核实施细则》、《北辛中学教师师德考核实施细则》《北辛中学教职工考勤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依法从教意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作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广大教师应认真领悟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的精髓要义,坚持以模范的标准信仰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大先生。2022年暑假,开展了“树师德、正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学习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学习了教育部、中央组织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一系列制度法规,逐一排查问题,扎实做好整改,提高教师的站位,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开学伊始,举行师德宣誓、师德签名活动,全校教师签订拒绝有偿家教承诺书、教师严禁违规推介教辅材料承诺书。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相继开展了“强学习、提站位、深反思、促整改师德专题教育活动”、“争做四有好教师,自觉拒绝有偿家教”等主题教育活动,强化教师的敬畏心理,不触底线,不碰红线,依法从教,廉洁从教。通过评选三八红旗手、“三十佳教师”、“最美教师”、“师德标兵”等活动,大力表彰先进,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田雨、马青、王建立三位班主任所带的班级被评为枣庄市优秀班集体,马静等14位班主任所带的班级被评为滕州市优秀班集体。

四、搭建成长平台,提升教师队伍新时代高素质

一是发挥名师领航作用和带动作用。教师是知识的生产者与促进教育、社会转型的关键人物,教师专业化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努力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北辛中学不断发展的前提。为创建一流齐鲁名校,学校提出教师发展目标:做专业而有品位的教师。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了北辛名师、骨干教师等“三名”培养计划,开展“最美云主播”“三八红旗手”“双十佳”“春笋奖”“火炬奖”等评选活动。开设“三乐”教育论坛, 建立一个“齐鲁名校长领航工作室”,56个滕州市级以上“名师工作室”,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平台,提升了教师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现有齐鲁名校长1人、枣庄名师2人、正高级教师2人、枣庄特级教师3人,枣庄市教学能手18人。

各级各类工作室先后赴河南、陕西、潍坊、德州、泰安进行联研活动,承担8场枣庄市的教研活动、20余场次滕州市的教研活动。走出去开阔了教师视野,同时也将北辛经验输送到当地。澎湃新闻、山东教育电视台、《教育家》、《枣庄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我校的办学经验进行宣传报道。

二是搭建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学校充分发挥枣庄市学科教研中心团队的作用,让名师牵头,包学科、建社团、作讲座、研课题、上示范课,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近两年有近700人次参加了规模不等的各项培训近60项,拓宽了老师的专业视野,提升了老师的教育格局。学校开设“三乐”教育论坛,激发教师成长动力。先后开设了“班主任论坛”“教学管理者论坛”“名师成长高峰论坛”“教研管理者论坛”“青年教师成长论坛”“双线教学论坛”等分论坛。两年来,有50多位领导干部和教师走上讲坛,分享教学和管理经验。为了加强校际交流,提升学校影响力,学校派遣丁菊、高艳华、王邦国等领导干部和老师送课下乡,赵民、徐承桂老师远赴新疆支教,赵志敏、陈国泰、戴利君等先后赴重庆丰都三元中学支教。李鹏、丁行云、糜晓梅、胡修军、赵志敏、孙艳、高娟等7位老师被评为滕州市教学能手,王敏等34位教师被评为滕州市骨干教师;王玉珠等28位老师被评为滕州市优秀教研组长。2022年12月10日,全体班主任线上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全面提升中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的实践探索研讨会,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

五、强化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不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向常规要质量。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学校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深化素质教育,全力提升教学质量。严格执行“双减”和“五项管理”的要求,夯实常规管理,抓实抓细常规的各个环节,分层设计作业,让精准施教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常态。坚持向效率要质量,坚持向内涵发展要质量,教师下题海,学生驾轻舟。积极构建教学案库、试题库、课件库、错题库,做到资源共享。复习备考阶段,合理安排三轮复习,精心制定教学计划,让人人心里装着一个路线图。分管校长和教导主任跟踪检查,及时反馈。2022年中考,我校喜获佳绩,再创辉煌:滕州一中2022自主招生录取名单公示,我校自招又实现新突破,录取人数达115人,9.19班李荣添同学独占鳌头。其中一中冬令营招生50人,我们占21人。随着中考成绩的揭幕,我校一中过线人数达到789人,过600分同学8人,升入重点高中近1600人,稳居滕州初中教育的鳌头。2022年全体毕业班师生用骄人的成绩再一次在北辛中学的办学历史上树起一座丰碑。

二是升级课堂教学模式,向高效课堂要质量。根据《枣庄市中小学新课堂达标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启动新课堂达标活动;根据枣庄教科院学历案设计要求,学校多次组织业务人员召开研讨会,研究探索学历案的设计方案,现在已经公布北辛中学学历案模板,老师们正在有效落实。为了让自主探究互助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学校升级了“自主探究、互助促学”型课堂教学模式2.0版。课堂上实行师友结对、互助促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深度学习,推动深度思维,从而获得参与感和成就感。在班级分配上实行平行分班;在座位安排安上,每两周平移调整一次座位,坚决消除后三排现象,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探索互动式作文教学、结构式英语教学、项目化物理教学、模块式化学教学以及符合其他学科特点的项目式教学。在枣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全市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吴景隆、颜艳、韩兴富、张娟等四位教师获一等奖,姚洪涛等8位教师获二等奖;2022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比活动中,付宏等9位教师分获一二等奖;邱峰、袁芳两位老师荣获枣庄市2022年教育信息化优质智源评比活动、课一等奖,宋于红等19位老师荣获滕州市优质课评选活动一等奖。在2022年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山东省优秀作业设计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中,姚春华团队5位老师获得三等奖。在全市中小学优秀单元学历案设计评选活动中,我校共有91人次分获枣庄市一二三等奖,173人次分获滕州市一二三等奖。

三是打造双线同步课堂新样态,向数字赋能要质量。借助信息技术帮助教师精准收集学情,提高课堂效率。“数字课堂”、“线上直播”、“智慧作业”为抓手更好地支持学生的课堂学习,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双线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新生态。在线上教学期间,落实少讲、多练、勤评的三条理念,人人在钉钉上,发起会议模式上直播课,实现与线下教学同质。通过评选最美云主播活动,提升双线教学的整体水平。

六、拓宽渠道,开创育人新局面

一是创新评价机制,不断丰富“三创活动”内涵。积极践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因材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和满足每位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每个学生最优、最快的发展,打造特优生成长的“梦工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为建设极富品牌效应的齐鲁名校奠定基础。

学校积极构建“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多元评价机制”,逐步丰富完善了以“品德创优、学业创A、校园创星”为主要内容的“校园三创”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启动了学业达标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在不同的赛道上取得新的突破,更多的学生能得到因材发展。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建构优才培养体系,培养高能人才。

二是开展丰富的活动,开辟学生发展新路径。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搭建多个平台,创新育人渠道,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和发挥的空间。启动“校园十赛”,根据赛事特点,设计计划,每月都有赛事,每个学生都有可选择的赛项,把校园变乐园,在活动中快乐成长。为凸显学生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超前规划,与高考衔接,对学有所长的学生组织起来开展五科联赛,定时开课、辅导、竞赛、颁奖,使其优势更突显。全校分年级开展体育达标活动,按照教育部下发的体育测试标准逐项达标,逐步提高身体素质,最终达到全员达标。循序渐进开展五球进课堂活动,现在足球、篮球、乒乓球成为常年训练项目,并取得丰硕成果:2022年枣庄市“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暨“中国体育彩票杯”枣庄市中学生体育联赛田径比赛中,学校荣获初中男子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初中女子组团体总分第四名,学校被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队。男篮荣获滕州市中小学篮球比赛第一名,女足荣获2022年“奔跑吧.少年”滕州市第六届校园足球联赛初中女子组第一名,学校被评为2022年“奔跑吧.少年”滕州市第六届校园足球联赛优秀组织奖。在滕州市“九里庭院杯”声乐、器乐、舞蹈、广场舞大赛活动中,学校被中共滕州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组织奖。2022年枣庄市中小学师生规范书写大赛中,袁家峰老师获优秀辅导奖;枣庄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暨机器人竞赛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中,刘景海、张峰等11位老师荣获优秀辅导奖,孔越等36名同学分获枣庄市一二三等奖。

七、改善办学条件,提升育人环境质量

一年来,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加大设施设备、校园环境建设的投入,硬件设施显著增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投资150余万元新建板房功能室,来缓解办学规模的扩张;投资220多万新建三口微机室,四口实验室;投资20余万元,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投资20余万元改善教师办公条件;投资近60万元维修了学院路校区尚善楼的电路,让师生在一个更安全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

八、织密扎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提升校园师生安全感

学校安全机构完善、制度建全,实施“雪亮工程”,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联网;新建智能报警系统和监控室,对校园实行全覆盖监控;校门口安装了电子冲撞柱;校园实行封闭化管理,强化人防、物防、技防,配齐安保人员,配备安保器械;全面开展“12340”校园安全管理模式,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邀请法制副校长北辛派出所黄今指导员,法制辅导员闫岩副所长为,定期到学校作法制报告会,传授法律知识;学校还邀请公安、司法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联合交警大队、城管局、派出所对学校周边道路、商铺、网吧进行整治;领导干部24小时带牌值班;定期举办安全疏散演练、消防自救演练、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学校被滕州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评为市级消防科普教育基地。

特别是从10月20日开始,学生进入线上学习。学校主动积极按照《枣庄市常态化疫情防控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全体师生、家长进行疫情防控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枣庄市教育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当前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严格细致做好核酸检测,强化学校关键环节管控,强化应急处置。织密织牢学校疫情防控安全网,确保师生安全。

学校丝毫不敢放松学生居家学习的安全。每周利用周末时间对学生及其共同居住人,先后推送了《全国中小学消防公开课》、《防范火灾,从我做起 | 消防安全告知书》、《高层建筑火灾逃生--视频》、中小学生交通安全警示片——《凋零的花季》,《冬季交通安全致家长的一封信》、《警惕冬季一氧化碳中毒!》《居家线上学习安全教育》《冬季寒潮来袭!请做好防范——寒潮降温安全防范告家长书》,对学生和共同居住人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安全教育。学生家长共同观看了视频,上传截图,确实提升了安全意识。学校安监办汇总信息,上传北辛学区、滕州市教体局网站。

八、今后工作的展望

今后,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滕州市北辛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22-2025年)(讨论稿)》为行动纲领和宏伟蓝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品质卓越、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齐鲁名校。

一、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提升办学条件。立足北辛中学实际与北辛文化的厚重积淀,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将“因材发展”的理念渗透到学生管理、社团组织、校本教材等方方面面,让校园形成以“尚善有礼、格物维新”为核心的浓郁的成才成人氛围。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将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地位,构建研训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多元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要求、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人文素养的学科骨干教师队伍,以反思实践、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三、拓宽因材发展教育路径,全面提升育人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教育要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走更加包容的教育发展之路,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追求教育投入的高效益、学生发展的高质量。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了不同人智能的多元性、差异性和开发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的实现有差异的教学,使学生各项智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学校为全力推进“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的落地,全面推进落实“办有文化底色、因材发展的学校”的办学愿景。为北中学子拓宽成才之路,开发出更多适合自身的跑道,为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供新的育人思路和路径。

四、创新优才培养方式,重点提升育人质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体现了科教融合、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其中,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核心,是强国的根本,教育则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工程。学校全力推进“双减”政策落地,助力高中强基计划,落实学校“办有文化底色、因材发展的学校”办学目标。

五、强化特色创建工作,打造品牌学校。以“尚善、有礼、格物、维新”为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以德育课堂为主渠道,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构筑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打造有效德育活动和特色德育活动。依靠北辛文化深厚的文化“资材”,汲取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智慧,从文化中来到教育中去,构建育人新特色,创设育人新品牌,擦亮有文化底色因材发展的学校名片。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是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我们的热切期盼,也是北中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蓝图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让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干劲,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奋楫争先,勇毅前行,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把北辛中学办成一所文化底蕴丰厚、教学设施一流、现代管理规范、特色课程丰富、“有文化底色、因材发展”的齐鲁名校而努力奋斗!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