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3704810032/2023-00003
- 主题分类:镇街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tzs_jtz
- 成文时间:2023年03月3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3年03月31日
- 标 题:姜屯镇关于印发《姜屯镇2023年经济工作要点》的 通 知
- 效力状态:有效
姜屯镇关于印发《姜屯镇2023年经济工作要点》的 通 知
中共姜屯镇委员会
姜屯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姜屯镇2023年经济工作要点》的
通知
各党总支、村,机关各单位,镇直各部门,各厂企:
《姜屯镇2023年经济工作要点》已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姜屯镇委员会
姜屯镇人民政府
2023年2月28日
姜屯镇2023年经济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推动我镇高质量发展的突破之年。根据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结合姜屯实际,2023年全镇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重点工作突破年”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把牢高质量发展主题,锚定“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主攻方向,紧扣党建强基、乡村振兴、高效农业、新型城镇等重点任务,充分发挥近郊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全力打造工业发展重点镇、高效农业样板镇、生态文旅特色镇、历史文化名镇,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提质加速。主要预期目标为: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分别增长7%以上、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其他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围绕上述目标,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力产业培育、抓实项目,全力厚植发展新优势
产业是做大做强经济总量的支点所在、重心所系。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凝聚全镇力量招项目、建项目,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
(一)聚焦招商引资求得突破。1、坚定不移抓项目、兴产业、强实体,充分发挥镇村多层面抓招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推介姜屯区位、资源、产业优势,主动搜集招商信息,增强姜屯投资创业的吸引力。2、创新招商方式,强化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对符合产业政策、投资额度大的重点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特事特办。积极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产业转移,紧盯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精准招引对经济发展具有支撑力、带动力、影响力的项目,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配套成链”的效果。力争全年新招引项目10个以上,其中,过亿元项目5个以上。3、坚持量质并举,抓大不放小,加速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充分利用境内资源,促进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力争年度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家,新增小微企业20家以上,新增个体工商户100户以上。4、持续深化“项目+人才”招才模式,全面落实各级人才政策,综合运用刚性引入、兼职研发、技术合作等方式,引进更多的高端人才、高技能人才、高校毕业生来姜屯创新创业,力争新柔性引进国家级以上高端人才2人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争取验收通过3家,申报通过滕州市级以上科技项目4项,申报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
(二)聚焦优势产业求得突破。1、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以“链式思维”“网状思维”,加快“存量变革、增量崛起、质量提升、总量突破”四量提升。全力以赴推动总投资4亿美元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项目、总投资12.2亿元的山东省武所屯生建电厂锂电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冈田精机高端机床刀库生产项目落地建设,有力形成更大增量和后劲。2、围绕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加大标志性、领航型、核心型产业链培育。全面支持北玻院、北理工先进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天花板”。纵深推进中科福德、汇中新能源做大做强,打造新能源产业“新高地”。加快金精数控、承来模具、睿远精密、海东钣金、鑫典铸造、富克斯机床、雷诺机械等项目建设,推动形成新的“增长极”。3、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改扩能,产学研融合,以优化工艺、设备更新、产品创新为重点,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支持雄狮钢构、富耀智能设备、悟通香料、永乐铸造、秋硕制胶、汇志无纺布开展技术创新和产业提升,力争年度技改总投资突破4亿元,增长18%。
(三)聚焦营商环境求得突破。1、认真落实“企呼政应、接诉即办”工作机制,一切为发展让路,一切为项目服务。持续优化“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工作机制,通过清单管理、亮屏督导,周调度、月通报,真正实现企业办事无忧、政府无事不扰的良好营商环境。2、全力为企业做好全生命周期服务,健全常态化服务对接机制,探索设立“企业首席服务员”,对企业发展“中梗阻”实行村镇联动、定格协调、提级办理,提供“零距离”“保姆式”一对一服务。通过深入企业问询、开展企业评议等方式,不断推动地企关系“亲而有度,清而有为”。3、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弘扬企业家精神,维护企业家权益,大张旗鼓表彰优秀企业家,在全镇形成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服务企业家的浓厚氛围。积极与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对接,着力培养一批开拓能力强、具有广阔视野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
二、聚力优化环境、提升品质,全力做优城镇新载体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对外形象的集中体现。坚持立足功能做强、内涵做深、品质做优,通过不断强化城镇经营理念,并贯穿于基础设施、精品建设、精细管理的全过程,让姜屯更加宜居宜业。
(一)持续完善城镇功能。1、聚焦全市“西提”战略,高标准编制城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积极打造西部城区门户城镇,推进融城步伐,力争镇驻地人口增长率3%以上,户籍人口增长率1.5%以上,稳步提升城镇承载力。2、进一步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力度,推动公交、绿地、停车、商贸、供暖以及智能物联网等城市要素进一步向镇域延伸,有力彰显近郊城镇“强磁场”。3、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全面落实路长街长、“门前三包”等工作机制,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构建专群结合、共建共享的城镇管理格局。
(二)持续做优城镇品质。1、围绕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集中攻坚重点点位和难点问题,全力配合荆河西路延伸、兴滕•未来城周边区域改造,实现镇域空间、形象、品质同步提升。加强土地管理和村镇建设监管工作,以“零容忍”力度落实土地卫片整改,对乱搭、乱修、乱建等违法占地行为及时制止,坚决把违法占地消灭在萌芽状态。2、围绕提升镇域路域环境水平,重拳出击“脏乱差”,围绕残垣断壁、空宅坑塘、空间立面、镇容秩序等重点,持续推进清洁行动“全民战役”。突出抓好滕国故城、秀美荆河、北沙河九村湿地、镇驻地以及红菏路、新104国道、320省道、姜界路、姜庄路、李千路等重点区域和主要道路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巩固国家卫生镇创建成果。3、围绕提升改善生态环境水平,认真落实秸秆禁烧、餐饮油烟管控举措,深入实施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三源”治理,强力抓好控煤、治气、降尘工作落实,进一步加强对涉污企业、露天工地、小作坊等“散乱污”排查整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三)持续丰富城镇业态。1、依托姜屯电商服务中心,培育电商创业园,完善特色产业电商交易平台,加快村级淘宝服务站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争全年新增电子商户20家以上,电商企业5家以上,实现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切实把“全国淘宝镇”品牌打造的更响。2、创新发展城市经济,依托近郊区位优势,打造经营特色鲜明、配套设施齐全、消费环境舒适的商贸商圈,使消费潜力得到充分释放。3、深化“文化+旅游”融合,进一步深度挖掘“善”文化资源,加强滕国故城保护性修复,打造东滕城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并融合亲子研学、乡村记忆、农耕体验、生态休闲、自然景观等多种元素,提升乡村旅游和文旅产业整体水平,不断巩固和推进全域旅游示范镇创建工作。
三、聚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现代高效农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事关群众根本利益。紧紧围绕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基地规模化、产品绿色化、经营品牌化、发展融合化的路子,促进农业更加高质高效、农民更加富裕富足。
(一)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1、严守耕地红线,严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快推进谭庄、闫东、闫西等19个村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全镇小麦、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春秋两季马铃薯6万亩、蔬菜2万亩。2、持续打造一批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示范点,以信华新格林、正德康城为龙头带动引领,加快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突出抓好总投资1.5亿元的年产800万包食用菌菌包、总投资5000万元的鑫利农资仓储服务项目建设,持续扩大现代高效农业影响力。3、健全农业专业化服务体系,做大做强张园草莓、颜楼花卉、阳平多肉植物、万盛德食品、父子炊具、爱瑞派厨具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富有地域特色、高附加值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地理标志品牌产品,力争新增“两品一标”认证、注册商标10个以上。
(二)全力促进农民富裕富足。1、持续推进集体经济发展三年强村计划,规范提升“三资”管理,盘活更多闲置资源,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让每个村“活血造血”,为打赢“破十攀百”攻坚战奠定稳固经济支撑。2、聚焦“全市争一流、省内有位次”目标,着力抓好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企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培育壮大惠誉、国阳、天收、益农等一批龙头型生产服务主体,推进规模经营,年度新发展滕州市级以上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3家。3、激发创业富民活力,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安全技能、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完成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00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三)全力促进乡村宜居宜业。1、深入推进“山水林田大会战”,着力抓好九村湿地公园、小冯河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建设,推进北沙河、小清河美丽河湖创建,确保完成省级美丽河湖达标创建任务。2、统筹绿色城镇建设,以实施一批重点绿化工程和项目为抓手,掀起春季绿化工作高潮,高标准完成市下达的造林任务。全镇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5%以上。3、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依托上善公园、东滕城景区化村庄和新104国道、红荷路沿线,全力打造环境连片、风貌连片、样板连片的美丽宜居乡村精品示范区,年度提升美丽乡村薄弱村12个。
四、聚力勤政务实、保障民生,坚定迈出共建共享新步伐
让群众满意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经济发展的落脚点。持续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既要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大事,也要做好群众牵肠挂肚的关键小事,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一)精准有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1、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贫困户和边缘户,及时纳入统筹帮扶。通过亲情互助、公益岗、雨露计划等帮扶救助项目,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2、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下大气力提升疫苗接种、社会随访、应急保障、医疗救助能力,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3、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充分利用“慈善一日捐”等活动做好劝募工作,积极开展好“爱心助学”和“情暖万家”等救助活动,扎实做好农村低保五保、残疾家庭、困难老人、三类儿童服务保障工作,实现应保尽保。4、持续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工作,以镇级未保工作站为中心,逐步建立村级未保工作站,并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队伍,加强对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爱护,把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及时纳入“明天计划”和“助学工程”。
(二)全力以赴抓好民生实事。1、充分回应群众期盼,把更多资金、政策和精力投入民生工作领域,制定谋划实施“惠民十件实事”,突出抓好前李店、庄里等村塌陷地治理,推进赵白路复铺、利民大桥新建等一批民生工程,实现民生事业大提升、大提速。2、让公共服务更优质,推动姜屯中学立面升级、姜屯中心小学教学楼扩建和操场改造,实施闫西幼儿园、中心幼儿园校园配套设施提升工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积极落实“双减”政策,深入整治无证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卫生院、卫生室设施投入,强力夯实卫生院、51个村卫生室服务网底,打造更优质就医环境。3、深化农村“三大革命”,抓好农村供水提升工程,推进闫东、东官庄、后高地、王林、姜屯、魏庄、大杨庄、南孔庄8个村自来水管网改造,进一步实施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厕所粪污治理,着力抓好57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造项目,让乡村更美丽、村庄更宜居。
(三)久久为功提升群众精神生活。1、持续加强各类道德典型培树工作,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四倡四禁”文明实践活动和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2、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工程,高质量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文化惠民工程,让丰富文化活动走进群众生活。3、强力构筑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和载体,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护苗成长”行动、“爱心志愿”轮流值班、“文道善行”书画进乡村等文明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不断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五、聚力守好底线、安全发展,持续增强发展新动能
平安和稳定是经济发展的保障,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坚持底线思维、系统观念,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各领域、全过程,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加强社会治理,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稳定环境。
(一)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1、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个必须”要求,压紧压实属地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真正形成各负其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局面。2、按照“八抓20项”创新举措,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消防等重点领域,常态组织专项执法、专家包保检查、驻点监督和“大诊断”等活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3、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及平台建设,健全完善应急预案、联调联站等机制,定期组织实战演练,确保全镇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二)持之以恒推进社会治理。1、按照有人、有责、有位、有为“四有”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网格科学职责体系和组织体系,实现布局网格化、内容多元化、管理科学化、运行信息化、服务规范化的社会治理模式,真正把工作下沉压实在网格上。2、发挥网格撬动作用,落实完善“有事好商量”溯源治理机制,优化提升“e呼善应”治理模式,充分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有力发挥网格在信息排查、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心理服务辅导、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公共服务代办等职能作用,形成自上而下、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张网”管理体系。3、探索建立网格员监督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网格员业务培训,完善网格员绩效考核办法。4、全力打造“古滕善治”警务品牌,组建兼容并用的村干部、网格员、新乡贤、企事业内保力量、治安积极分子、法律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的“善治队伍”,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资源整合、力量融合、方式结合、功能聚合,不断推动“警网融合”工程发挥最大效能。
(三)毫不放松深化平安姜屯建设。1、聚力“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三项目标,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进京访治理、重点领域信访问题化解“三项攻坚”,强力推进“科级领导包案+专班推进”,一案一策推动矛盾问题化解。加强初信初访办理,切实把群众反映问题限时解决在首办环节,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最大限度挤压黑恶势力生存空间,坚决铲除各类黑恶“毒瘤”和“保护伞”,严厉打击金融诈骗、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社会环境。持续推动“六好九无”平安村庄创建,完成83个行政村创建目标,实现全域覆盖。3、做优做实“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切实推进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优化非诉讼纠纷解决途径,积极打造“e善调”姜屯调解新样板。4、强化意识形态责任担当,牢牢把握新时代思想宣传工作的正确方向,不断增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抓好政治安全、宗教安全、舆论引导、舆情管控,坚守住精神高地,共同唱响发展“好声音”。
六、聚力锤炼队伍、效能提升,营造基层党建新气象
党的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法宝。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每月开展1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学习,召开1次党建专题会。2、全面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格落实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活动。3、旗帜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导向,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积极落实正向激励、容错纠错和澄清保护机制,切实树牢担当尽责的良好作风,全面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1、优化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构建目标明确、干群互动、奖优惩劣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形成“有为才能有位”的鲜明导向。2、继续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落实“四个一”措施,“一村一策”集中整顿转化,持续夯实村级基础。3、抓好“两新”组织“两个覆盖”质量提升,做深做实“十百千提升工程”,指导5家重点培育对象科学制定任务清单。4、深化村级班子目标管理,健全完善“三务”公开、村干部轮值坐班等制度,夯实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5、打好三年强村计划收官战,积极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高标准完成“破十攀百”任务,实现百万以上村突破20个以上,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提升。
(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1、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突出问题,让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力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2、不断强化镇村干部监督执纪管理,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岗位、重点环节监督,把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媒体监督紧密结合起来,前移监督关口,形成监督合力。3、突出镇村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姜屯镇党员教育中心载体作用,深入实施党员干部提升工程,组织开展村“两委”干部轮训,练就推动发展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见实效,每村本年度至少承诺办成3件惠民实事,让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徽在一线闪耀。
全镇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以永不懈怠的精神、敢于拼搏的姿态、众志成城的决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顺利实现全年工作任务目标、推动姜屯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强市建设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