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1-00419
- 主题分类:主要负责人解读
- 发布机构: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21年07月3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1年07月31日
- 标 题:【政策施行后解读】 滕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翟传虎解读《滕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政策施行后解读】 滕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翟传虎解读《滕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1年7月29日在市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上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先把经济搞上去,集中精力强工业”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我市蝉联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滕州经济开发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复审。
(一)坚持统筹协调,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常态化疫情防控科学有效。扎实做好重点地区入滕返滕人员管理,开展核酸检测1.5万人次,对进口物品开展24轮定期采样检测,设置78处不同功能类型的接种点,累计接种疫苗147.5万剂次,举办枣庄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演练,进一步增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403.01亿元,增长1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8亿元,增长5.5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8%;全市新增“四上”企业51家;外贸进出口总额24.2亿元,增长45.2%;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52.38亿元,增长8.79%;存款余额937.12亿元,增长6.32%。
(二)坚持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提质增效。牢固树立“大抓工业、抓大产业”的鲜明导向,聚焦“6+3”现代产业培育,全面落实“链长制”,专班专抓,强链补链。上半年,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产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5.5亿元、158亿元、53.8亿元、5.9亿元、10.2亿元、6.1亿元,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实施领航企业培育计划,推荐联泓新科等36家企业申报新一轮“双30”企业,鲁南化工年产3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下半年将建成投产,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可率先突破100亿元。推荐木石高端化工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荆河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集群申报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8个项目列入2021年山东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推进中小微企业提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9家企业被认定为枣庄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鲁南化工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先进经验被遴选为山东省质量标杆。农业提品稳产。小麦种植面积达到72万亩,主产区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高产田亩产超过700公斤,全市总产达到40万吨以上。承办全国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山东省赛区启动仪式,《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多家国内主要媒体相继进行了重度报道。总投资1.8亿元的2020年度12.7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实施山东省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中国滕州马铃薯科技文化节,“滕州马铃薯”入选“山东省十大地理标志品牌”。我市成功列入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服务业提档升级。滕州市医养健康中心、光大康养温泉小镇等4个总投资过50亿元的服务业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家,德萨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系统纳入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积极搭建外贸发展平台,欧亚班列已稳定开行8列,实现出口额1.2亿元,嘉誉商贸城公用型保税仓库已通过青岛海关审批。改建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镇级电商服务站16个、村级电商服务点200个,举办滕州市首届网上年货节等直播活动,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24亿元。
(三)坚持优化服务,项目建设持续提速。项目招引成效显著。围绕“6+3”现代产业体系,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龙头企业聚集的重点区域,成立30个招商小分队,梳理项目线索188个,开展小分队招商活动100余次。新签约过亿元项目93个,总投资916亿元,其中过10亿元项目24个、过50亿元项目9个,联泓集团高端新材料产业园、土发集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个项目投资均过100亿元。项目建设高效推进。集中开展项目手续办理春季攻坚,创新实施重点项目“红黄绿”三色制度,举办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会议3次。100个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39.8亿元,上半年已完成投资151.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3.3%,超进度13.3个百分点,跑出了滕州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度”,形成了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梯次推进的良好局面。其中,22个省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42.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5.4%,超进度35.4个百分点;17个枣庄重点项目,有16个开工,完成投资44.9亿元,占72.2%,超进度22.2个百分点;61个滕州重点项目,有56个开工建设,完成投资64.7亿元,占50.4%。对上争取成效明显。持续加大对上汇报争取,传化物流小镇、鲁南高科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综合提升等总投资210亿元的6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初步审核用地指标1600亩,将极大缓解项目土地指标紧缺压力。提报的第一批48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有19个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首次获批发债额度8亿元,已全部发放完毕,第二批获批发行额度9亿元正在办理中。上半年,全市共争取上级无偿资金22.99亿元。
(四)坚持互促融合,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城市功能日益提升。4个棚改项目列入省计划,其中3个已启动,投资4亿元实施54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建、提升公园游园8处,新建口袋公园33处,新增城区绿地面积53.6万平方米。建设5G基站449个,城区主干道基本实现5G全覆盖。东沙河水厂、第四污水厂全面开工建设,新建燃气管网20公里,城市承载功能明显提升。交通路网日益完善。京台高速改扩建工程即将完工;临滕高速、S321枣梁线等重大交通项目加速推进。开工建设大同北路等10余条道路,塔寺北路等5条城区道路建成通车。完成16条道路的人行道提升,新增车位1.3万个。城河线龙阳至104国道大修等9条县乡路加紧施工。启动实施280公里“四好农村路”大中修和137公里“小修挖补”工程。美丽乡村日益宜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启动实施“九大工程”和52个重点项目。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列支3800万元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美丽庭院”创建等工作。8大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片区建设稳步推进,644个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巩固提升,4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五)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深化园区创新改革。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滕发集团实体化运营扎实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空间优化整合项目(一期)进展顺利,滕州经济开发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制定出台《滕州市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强国资监管,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属国企同民企合作建设的奥达科高端汽车零部件、中材锂膜二期、爱啤士精酿啤酒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激发了传统国企的发展活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新六产”,推荐福藤食品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16个镇街已成立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镇街工作站。新增902笔“鲁担惠农贷”,金额6.66亿元。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全方位推进“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切实提高审批实效,推行不见面审批,“一业一证”“全省通办”“跨省通办”“一网通办”等高效推进。
(六)坚持生态优先,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山水林田大会战”全面展开。总投资14.6亿元的42个“山水林田大会战”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2.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4.6%。6大片区、4大战役同步启动,完成露天关闭矿山恢复治理工程1处,治理面积41亩,新增绿化造林6300亩。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上半年空气优良天数111天,同比增加3天。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第三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第四污水厂、氟化物处理站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3个国控河流断面各项指标浓度均值全部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荆泉、羊庄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下水质量三类标准。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
(七)坚持共建共享,民生事业持续巩固。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开展保障企业用工专项行动,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强化校企合作,培训各类技能人才7500余人。累计征收各项社保费9.57亿元,同比增长52.4%;发放各项社保待遇16.17亿元,同比增长33.7%。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53元、农村每人每月628元;为8427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补贴444万元。加快教体事业发展。推进学校提升工程建设,实验小学荆河路校区综合楼已建成使用,滕州一中、荆西小学扩建及6处公办幼儿园主体完工,辅华高级中学秋季开学正式投入使用,枣庄工程技师学院创建进展顺利。211所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参与学生8万余人,城区初中学校晚自习全部开放。发放各类助学金1458.1万元,免除贫困学生学费1672.8万元,3.9万名学生受益。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市中心人民医院牵头,联合21家镇街卫生院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推进全市统一共享的“六大中心”建设,远程心电会诊平台已会诊病例6万余例。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市中心人民医院新院区门诊楼实现主体封顶,鲍沟、羊庄、张汪3处中心卫生院通过推荐标准县级验收,西岗镇西祝陈村等16家卫生室成功创建枣庄市第二批市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切实丰富文化服务。龙泉广场综合提升工程如期完工,启动150个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工程。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4873场,完成送戏下乡惠民演出320场。《墨子与鲁班》《誓言》两个剧目成功入选“百年征程时代华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东省优秀剧目展演。社会和谐巩固提升。滕州一中东校扩建等20项惠民实事如期开工,有序推进。平安滕州、法治滕州、安全生产、市场监管、妇女儿童、老龄及民族宗教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新的成绩。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产业转型步伐较慢,对照省十强产业和枣庄市“6+3”现代产业,我市装备、化工、煤电等传统支柱产业“量大势弱”,产业集聚度和关联度不高,产业配套和创新能力不足;二是资源要素约束趋紧,土地、能耗、环境容量接近“天花板”,动能转换任务艰巨,特别是资源型企业面临生存发展的严峻考验,部分重点建设项目要素保障不足,进展较慢;三是城市功能不够完善,棚户区改造遗留问题较多,老旧小区管理服务纠纷量大,镇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融合层次不高,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比还有差距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强力攻坚,加快破解。
二、下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们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树牢“快就是大局”的理念,全力跑出滕州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一)狠抓疫情防控,着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切实把疫苗接种工作作为当前疫情防控的头号任务,加快构筑保障人民健康的免疫屏障。围绕“6+3”现代产业,全力推进“三招三引”,努力引进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大力实施领航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争在50亿、100亿领航链主企业培育上实现突破。要坚持“项目为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以赴推动项目早日投产达效,加快构建具有滕州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狠抓改革创新,着力激发经济动力活力。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标准地”供给改革和能耗煤耗指标市场化交易,大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优化出口市场布局,扩大境外市场份额,构建“全域开放、纵深拓展”的开放发展新格局。抓住成功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契机,突出园区核心载体作用,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生态环保设施承载能力,打好产业园区建设攻坚战。
(三)狠抓城镇建设,着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市建设,推进振兴路南延等20条道路新建改建,全力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纵深推进“双十镇”建设,加快完善供暖、供水、供气等各类管网,不断提升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服务能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
(四)狠抓环境治理,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实施好“山水林田大会战”,系统推进生态修复、绿化造林和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破损山体治理工程和7个重点湿地复绿项目,让市民更好地享受生态红利。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产业,全面推行重点行业领域清洁生产、绿色化改造,支持瑞科天启、东郭水泥等环保项目加快建设,逐步实现产业生态化、能源绿色化。
(五)狠抓民生保障,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加快推进惠民实事项目建设,健全防止返贫长效监测机制,落实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加快推进校舍建设,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持续巩固“三个清零”成果。深化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健全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巩固完善医保即时结算,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当前宏观形势复杂多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担当作为,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全力打造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样板城市,奋力谱写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篇章!
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
《关于滕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由市发展和改革局起草,并报请市政府审定,现提请审议。
滕州市人民政府
2021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