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9条 用时0.014秒
:“寡人思卿久矣,未能得见,今幸屈至,喜跃弗胜”,对费贻的品德和声望表示充分肯定,很快便任命他为合浦太守。新莽末年以来,战乱频仍,百姓颠沛流离,到建武十二年,东汉统一全国时,“天下疲耗,思乐息肩”。一方面,合浦作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终于拥有了安定的发展环境,海外贸易亟待......
发布时间:2025.02.13
不宜远行,而且要筹措路费,只能拖到来年,“以久病未堪远役,谋以明年夏初起行。”他在该年写的《投梁参政》诗中云:“游也本无奇,腰折百僚底。流离鬓成丝,悲咤泪如洗。残年走巴峡,辛苦为斗米。”去的时候连路费也是自筹的,其《上虞丞相书》写道:“其行也,故时交友醵缗钱以遣之。”赴任后在《......
发布时间:2024.07.29
枚爱惜粮食、物产的理念,与他的为官经历有很大关系。乾隆年间,袁枚曾任沭阳县令,主政一方。上任伊始,迎接他的不是锣鼓欢欣,而是饿殍遍地、百姓流离。沭阳一县之地,竟有“饥口三十万”。袁枚亲眼见到无粮可食的悲惨场景,“百死犹可忍,饿死苦不速”。为了生存,夫妻反目,父子相食。到任不久,他......
发布时间:2024.04.15
混乱、衰败、贫穷的环境中长大。眼看着山河破碎的祖国和艰难生存的家人,他常怀忧国忧民、救亡图存的赤子之心。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百姓历经战乱、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的生活状态让他十分痛心,作《战区灾民生还时之感想》抒发感慨:“呜呼,是翁何辜至耄耋尚遭兵祸切肤之忧。”文中尖锐抨击了军阀不顾......
发布时间:2024.01.23
研究绕不过去的必读之书。半个多世纪以来,多少作品早早沉落,有些专门的著作却能畅销至今,让人不由得惊叹其耐时间打磨的生命活力。 壮岁流离爱少陵 熟识现代文学的读者大都知道,冯至首先是位诗人,鲁迅那句“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评语尤其引人注目。此外,冯至毕业于北大德文系......
发布时间:2023.09.04
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可以看到,即便是在颠沛流离中周游列国的十四年里,孔子也是无论何时都与琴相伴。正所谓君子无故不撤琴瑟。 孔子擅长音乐,能歌,能琴,但他最看重的从不是音乐的技巧,而是......
发布时间:2023.08.24
传说它生于雪山之上,美妙歌声能响彻三界,感动万物;听者常常陶醉其间,不能自已。叶先生一生何尝不似一只迦陵鸟,一世多艰,从未停止歌唱;辗转流离,苦难中诗词相伴,那其中的弱德之美,也只有她自己懂得。她把歌声传给身边的人,用尽自己的力量歌唱,令大家也能被这歌声打动和感发。 “一世飘......
发布时间:2023.07.13
识被意识化,做梦解梦无疑成为他化解困惑、调解情绪的一剂良药。 情绪A战胜了情绪B,统一为情绪A,他把快乐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就成了他颠沛流离一生的人间日常。诗词文章、书法绘画、美酒美食、禅宗瑜珈……既是他力必多的外化,也是他攻击性的升华。无论身处何境,他都能创造出别样的活着的滋......
发布时间:2023.04.28
突出再现了董作宾、李约瑟、童第周、陶孟和、梁思永、蒋梦麟、闻一多、刘文典、罗庸、郑天挺、吴晗等中外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艰难岁月里,颠沛流离,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第三部描述了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在回归久违的故土家园后,因内战爆发和政治歧见,不得不忍痛离别、遥天相望,展现了他......
发布时间:2022.10.13
的规律,《觉醒年代》将革命性融入历史规律探寻,使得内容更显深厚。剧中有一个浓墨重彩的诗意化场景,李大钊送陈独秀经天津南去上海,在海河边看到流离失所、沿途乞讨的百姓,听到义和团幸存者的悲怆发问,两人在冰雪漫天中认识到要有凝聚力量的组织、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同宣示为民立命、为国......
发布时间: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