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2条 用时0.016秒
”嘉兴南湖,游客如潮。红船、南湖革命纪念馆,使人心潮澎湃;烟雨楼、揽秀园,历史的烟雨迷蒙,令人唏嘘慨叹——7000年前,马家浜文化在这里出现;千百年来,烟雨楼见证了这里迁客骚人络绎不绝,文化脉动,汩汩滔滔;104年前,一叶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历史掀开崭新一页,红色......
发布时间:2025.07.31
克思主义”《史记》记载,轩辕黄帝在缙云铸鼎后驭龙升天。一千六百多年前,黄帝祠宇依山而起,成为中国南方祭祀、朝拜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主要场所。千百年来,无数炎黄子孙到这里寻根,寻找中国人自我认同的气蕴和力量。抬头望向黄帝祠宇的匾额,章晓华难忘20多年前的冬天,那个意味深长的提问。2004年1月8......
发布时间:2025.07.31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锦绣卷轴。站在贺兰山下,遥望那如万马奔腾的连绵山峰,心中感慨万千。这片山脉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与憧憬。文化传承、民族融合,家园美丽、百姓幸福,千百年来的祈愿恰似一颗种子,在贺兰山下落地生根,生生不息,日渐绽放出繁荣昌盛之花。(潘建红)......
发布时间:2025.06.13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风筝,又名纸鸢、鹞子。古时南方称之为“鹞”,北方称之为“鸢”。“鹞”和“鸢”为同一种飞禽——鹞鹰。千百年来,风筝成为人们寄托情感、表达愿望、游戏娱乐的一种载体,中国传统文化中“福禄双全”“喜庆吉祥”“驱邪禳灾”等观念,在风筝与节日、习俗、文化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5.03.28
在《书法指导》中总结了学习书法的七种优美便利处,即可以独乐;不择时,不择地;费钱不多;费时间不多;费精神不多;成功容易而有比较;收摄身心。千百年来,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以矫若惊龙、飘若浮云为美,不诘曲以媚俗,契合了中华文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对于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而言,练......
发布时间:2025.01.02
故称茅兰。”可见,在其他几种国兰婀娜艳丽的光芒反衬之下,寒兰是多么不起眼。但正如日久见人心,终究花好遇知音。尤其是“越冷越香”的冬寒兰,千百年来自有其拥趸,世代为其传芳名。《孔子家语》载,孔子周游列国时不受重用,回鲁国途中偶遇山谷间独放之幽兰,感慨“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
发布时间:2024.11.12
趣,又起到了美化居所的作用。鼓,作为战场上的助威神器,奏响进军号令,护送凯旋捷报,人们无不崇拜它的气宇轩昂。石鼓,同样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在民间影响深远。人们借助石鼓的“神威”来辟邪,借助石鼓的稳重来镇宅。随着岁月远逝,许多沉寂在民间的石鼓,端坐乡间古厝悄无声息,伴着岁月的更......
发布时间:2024.11.07
为“塔影高标”,亦称“浮屠峙玉”为古滕八景之一。一座古塔,见证着悠悠古滕千年的兴衰,同时,龙泉塔又是滕州人民聪明智慧和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千百年来,龙泉塔经受住了多次天灾战乱及清康熙年间大地震的考验,特别是1938年3月,在著名的滕县保卫战中,日寇对滕县城狂轰滥炸,古塔饱受战火的摧残,塔刹......
发布时间:2024.09.24
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因素,为中秋节注入丰富内涵,文人墨客借此留下众多诗词文章。千百年来,“阖家团圆”的精神指向,成为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对家乡故土的眷恋,对亲人团聚的渴望,祈盼丰收、幸福,成为......
发布时间:2024.09.13
参观了滕州博物馆、山东老字号暨非遗文化体验馆、闵荫南先生书画作品展。大家随着讲解,穿越时空的隧道,感受滕州从远古到现代的辉煌历程,倾听着千百年来的动人故事,见证着滕州大地的沧桑巨变和千万传承者的巧思和匠心。大家纷纷表示,要不断增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助力传统文化在滕州......
发布时间:20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