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仲秋之节,在进入秋季的第二个月,以十五月圆为标志,这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谓之“中秋”。中秋节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几经演化流转,有着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因素,为中秋节注入丰富内涵,文人墨客借此留下众多诗词文章。千百年来,“阖家团圆”的精神指向,成为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对家乡故土的眷恋,对亲人团聚的渴望,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个地名承载着一方的历史记忆,一个地名“照亮”着游子回家的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滕州市地名委员会特选取王学仲先生(1925年-2013年,生于山东滕州。书画家、教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津书法家协会主席等)的诗书作品——《思故乡》,以飨天南地北滕州人思乡之情,并顺致以节日祝福。
思故乡
王学仲〔现代〕
日日梦乡关,荆河绕廓湾。
风光何处好,还是旧家山。
此诗文是王学仲先生为家乡滕州所写,落款为邑人王学仲,邑人是本地人、家乡人的意思。“平生细算是游客”的王学仲先生,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看尽了既壮丽无比,又秀美不尽的大好风光,但是究竟风光何处最好呢?这首 《思故乡》就是他响亮而又深情的回答。
编辑 | 王浩宇
责编 | 岳 涛
校对 | 刘 浩 赵恒飞 胡乐同
校审 | 王有成
终审 | 翟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