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洪绪镇以提升乡风文明为目标,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把倡导移风易俗融入镇中心工作,深化农村移风易俗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推动全镇崇尚文明、崇德向善等良好风尚蔚然成风。
一、强化责任落实,筑牢移风易俗“引擎线”。镇级多次召开移风易俗“四倡四禁”工作专题会议、推进会议,制定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层层压实责任;镇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专题谋划,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分工落实的工作机制,领导干部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各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利用周一例会召开移风易俗工作部署会议、深化移风易俗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议,抓好组织实施,细化移风易俗工作任务清单,明确镇、村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强化工作落实,形成“党政主导、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全方位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二、强化宣传引导,树立移风易俗“风向标”。运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推动文明新风入脑入心。镇统一印发《移风易俗明白纸》1万余份,下发《滕州市民文明手册》,由各党总支分发到各村、各户,由镇村干部进行入户宣传;各村通过村务公开栏张贴《移风易俗倡议书》,镇录制移风易俗音频,通过“村村响”大喇叭、宣传车播发。通过悬挂宣传条幅、镇服务大厅电子屏、户外电子屏、商铺电子滚动屏,村级电子屏等,广泛转发刊播移风易俗宣传标语;精心设计优选一批“移风易俗”主题公益广告,主题作品,利用镇内微信工作交流群、洪绪微讯公众号、各村工作交流群转发《“倡导移风易俗 培育文明新风”倡议书》、《十图揭秘:移风易俗——文明风尚的别样画卷》、《除陋习、树新风,这些知识要知道》等文章,提高移风易俗工作知晓率,参与度,让移风易俗的观念深入人心,持续营造移风易俗工作推动氛围。

三、 加强部门联动,打出移风易俗“组合拳”。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文明新风主题宣讲活动,用群众身边“小故事”讲出“大道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民政事务岗、团委、妇联、统一战线岗、司法所、市场监管所等多部门协调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围绕工作培训、理论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科普、行业监管等,全方位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整治活动,加强群众对移风易俗理念的正面引导,强化文明行为引领,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切实推动解决文明乡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完善村民自治,激发移风易俗“生命力”。为确保移风易俗工作的长效推进,洪绪镇创新乡村文明治理模式,健全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机制,发挥村民自治作用,以讲文明、树新风、治陋习为重点,各村都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村规民约》,明确了村民在移风易俗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让大家“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各村均设立“红白理事会”,支部书记任会长,成员由村内党员干部、乡贤群体和部分村民共同构成,以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为治理重点,对村内红白事、宴请等执行统一标准,切实刹住奢靡风气,弘扬新风正气。同时,以移风易俗活动月为契机,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常态化推动,引入“积分制”,将遵守移风易俗新规纳入积分,并定期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婆媳等乡风文明评议活动,以移风易俗的“小切口”助推乡村治理的“大文明,在全村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下一步,洪绪镇将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创新工作方法,继续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果,凝聚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强大合力,不断探索和创新文明治理模式,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努力营造文明乡村建设的新风尚,全面提升全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