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滕州医保”微信视频号开展医保政策宣传直播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挥“互联网+医保服务”优势,将医保政策宣传搬上“云平台”,为群众提供“面对面”和“零距离”服务。
医保局 赵明、医保局 孔乾乾、妇保院 海罗
医保热点问题解答

答:一般情况下,医保费用的报销遵循以下规则,只要符合这些规则的医疗费用,就可以报销:正常享受待遇期内(医保没断缴);在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符合医保报销范围;在起付线以上和封顶线之内。
相对的,在规则外的费用就不可以报销。

答:起付线指的是医保基金的起付标准,是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实际发生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的医疗费用,自己要先承担起付标准以下的费用,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再由医保基金按规定、按比例报销。根据地区、医疗机构、门诊或住院等情况的不同,起付线标准也各不相同。
封顶线指的是医保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也就是参保人在一个年度内累计能从医保基金获得的最高报销金额。封顶线以外的医疗费用,参保人可以通过参加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等办法解决。

答: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有所差异。从效率上讲,有序就医是社会最优选择,国家鼓励患者小病在基层医院看,大病再去大医院看。医保部门为了对患者起到引导作用,在基层医院报销比例比在大医院高,而且基层医院的起付线也设置得比大医院低。因此同样类型的参保人在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里产生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会不同。
(2)在就诊的医疗机构等级相同的条件下,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不同。由于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这两个险种在参保和筹资上有差别,职工医疗保险年均缴费要几千元,居民医疗保险年人均缴费只有几百元,因此报销待遇不同。在就诊的医疗机构的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报销的比例费用也不同,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要高一些,报销的钱也多一些。
(3)在医疗机构和参保类型都相同的情况下,职工医保的参保人是否在职也会对报销比例有影响。一般来说,退休人员的报销比例比在职职工的高。
(4)在同等级的情况下,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报销比例一致。医保政策规定,只要是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报销比例只与参保人的身份(职工、居民,在职、退休等)和医疗机构的级别有关,与医疗机构的公立、民营属性无关。因此参保人完全不用担心去民营医院看病报销得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医院。

答:参保人员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经过治疗不能康复,连续卧床 30 天以上,预期达6个月以上,情况基本稳定的,可申请进行失能评定。经评定达到一定标准后,可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答:符合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条件的参保人员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的护理费用,按床日付费,实行最高支付限额,低于限额的,按实际费用据实结算。
参保人员在一、二、三级协议医疗机构接受医疗专护的,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比例分别为80%、75%和 70%,每床日支付限额为 80 元、100 元和 12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