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滕州医保”微信视频号开展医保政策宣传直播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挥“互联网+医保服务”优势,将医保政策宣传搬上“云平台”,为群众提供“面对面”和“零距离”服务。

医保热点问题解答

答:符合就医地管理规定的无第三方责任外伤费用可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定点医疗机构应加强外伤人员身份认证,对于符合就医地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参保人员主诉无第三方责任的医疗费用,定点医疗机构可结合接诊及参保人员病情等实际情况,由参保人员填写《外伤无第三方责任承诺书》,为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在为参保人员办理入院登记时,应按接口标准规范要求,通过“外伤标志”和“涉及第三方标志”两个接口,如实上传参保人员外伤就医情况。

答:参保人员因急诊抢救就医的,医疗机构在为参保人员办理“门诊结算”或“入院登记”时,应按接口标准规范要求如实上传“门诊急诊转诊标志”或“住院类型”。对于“门诊急诊转诊标志”或“住院类型”为“急诊”的,参保人员未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的,参保地应视同已备案,允许参保人员按“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待遇标准直接结算相关门诊、住院医疗费用。

答:异地就医(包括异地长期居住和临时外出就医人员)直接备案到就医地,不再备案到具体医疗机构,异地就医普通门诊不受签约基层医疗机构范围和等级限制,异地就医门诊慢特病取消定点医疗机构家数限制,参保人员可在备案的就医地所有开通联网的定点医疗机构中自主选择就医并联网结算。

答:中医药能生生不息数千年,至今还能够存在并不断发展,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临床有效。中医药能受到广大糖尿病患者欢迎,也是因为临床有效。但中医药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呢?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存在哪些优势?我们可以概括其为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中医药有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症状的优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有主观症状,也有客观症状,有糖尿病特有的症状,也有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肢体麻木疼痛,植物神经病变汗出异常,服用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或配合中药活血化瘀以及温通之剂外洗,如植物神经病变汗出异常,采取辨证论治、调和营卫治法,常可取得较好的改善症状的作用。这一点早已是中西医专家所公认。
第二,中医药有整体调节、多靶点作用的特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与西药口服降糖药完全不同的作用特点。既不象磺尿类降糖药那样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不象双胍类降糖药那样通过改善胰岛素利用降低血糖,也不象拜唐苹那样通过抑制小肠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作用机理明确。而是通过整体调节,通过综合作用而取得疗效。对于一张中药复方甚至一味中药来说,往往既有减低胰岛素抵抗作用,又有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的作用,更有一定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和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用,有的还常常兼有调节血脂、抗凝、改善微循环、保护肝肾功能的作用。
第三,中医药还有有效防治并发症的作用。糖尿病心、脑、肾并发症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盲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而这些并发症目前尚缺少有效防治措施。研究发现: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确实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和恶化,保护残余视力,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进展,使部分患者免于死亡、目盲和截肢致残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