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滕州医保”微信视频号开展医保政策宣传直播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挥“互联网+医保服务”优势,将医保政策宣传搬上“云平台”,为群众提供“面对面”和“零距离”服务。
医保热点问题解答
答:1、门诊待遇(1)普通门诊:不设起付线,居民在一级医疗机构门诊报销比例为65%,一个自然年度内可报销 200 元。(2)“两病”(高血压、糖尿病)门诊:参保患者在二级及以下定点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降血压、降血糖药品费用,不设起付标准,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为 75%。一个自然年度内,高血压患者最高支付限额为 300 元,糖尿病患者最高支付限额为 300 元,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最高支付限额为600元。(3)门诊慢特病:一个自然年度内,参保居民起付标准为 300 元(严重精神障碍不设起付标准),与住院起付标准分别计算。恶性肿瘤的门诊治疗、白血病、组织或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血友病等支付比例为70%,其余病种支付比例为 60%。
2、住院待遇 (1)起付线:一、二、三级定点医院首次住院起付线分别为200元、300元、500元,第二次住院起付标准减半,自第三次起一级医院起付标准仍为 100元,二、三级医院不再设置起付标准。(2)支付比例和限额:一级医疗机构85%,二级医疗机构70%,三级医疗机构 55%,对连续缴费的参保人员,每满1年报销比例增加 1%,最高可增加5%。一个自然年度内,参保居民基本医保待遇和大病医保待遇合并计算,最高支付额为55万元。(3)连续参保缴费激励政策:从 2025 年起,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缴费1年,提高居民大病保险(不含大病特药、罕见病用药)最高支付限额 3000元;当年医保基金零报销且次年正常参保缴费的居民参保人员,次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 3000 元连续参保缴费激励和零报销激励累计提高总额度不超过大病保险原封顶线的 20%。
3、大病保险待遇 1.起付线普通居民 12000元,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居民6000元。(2)支付限额最高支付额为 40万元,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大病医保待遇无最高支付限额。(3)报销比例:报销比例分段计算,普通居民起付线以上-10万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为60%:10万元-20万元,比例为65%:20万元-30万元,比例为 70%;30万元以上,比例为 75%。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起付线以上-10万元,比例为65%:10万元-20万元比例为70%:20万元-30万元、比例为75%;30万元以上,比例为80%。
答:享受生育保险保障的范围是我市职工医保的参保职工,包括:企业女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参加生育保险的男职工的未就业配偶;还有领取失业保险职工和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女性灵活就业人员。
缴费标准方面,自2020年1月1日起,枣庄市范围内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生育险两险合并实施,不再单独缴纳生育保险费,并对职工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进行了调整提高。具体的缴费标准是企业单位缴费比例为10%(单位8%、个人2%)、机关事业单位缴费比例为9.3%(单位7.3%、个人2%)。
答:在我市落户的新生儿不受其父母参保情况限制,均可在我市参加居民医疗保险。新生儿自出生之日起6个月内(出生当日-向后6个月的当日期间)办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手续并缴费的,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6个月后参加居民医疗保险的,缴费后次月开始生效。
答:糖尿病的病因复杂,迄今并未完全阐明,但有些致病因素比较肯定。
(1)遗传因素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统计学的研究,遗传基因已被肯定为糖尿病的致病因素.调查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家族史,发现在糖尿病人组和非糖病人组中,其父(或其母)有糖病的得糖尿病看可能性较大,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原因也有不同。但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的子女都会得糖尿病,这点大家不需要太担心。
(2)环境因素 诱发成年型糖尿病的因素,有肥胖、应激、感染和妊娠。肥胖被视为成年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据临床分析,超重10%者,糖尿病发病率为正常体重者的1.5倍;超重20%者为3.2倍,超重25%者为8.3倍.这类病人发病为食欲亢进,身体肥胖,血糖经常处于高水平状态,致使胰岛素分泌增多而失代偿。或者由于肥胖者周围组织的胰岛素受体减少,致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必须分泌多量胰岛素才能满足需要。其结果是使胰岛β细胞陷于应激状态,久而久之胰岛功能衰竭,分泌相对减少,最终引起糖尿病。因此,对肥胖者加强饮食控制,降低体重是防治糖尿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答:1型糖尿病主要是基因突变所致,遗传倾向较低。2型糖尿病是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的.它们遗传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的易感性,使这些人比一般人容易得糖尿病。糖尿病病人的子女肯定比非糖尿病人的子女容易得糖尿病。如果父母双亲都是糖尿病病人,那么子女得糖尿病的机会更大.但这并不是说,糖尿病人的子女就一定得糖尿病。研究表明,即使父母均为2型糖尿病病人,其子女的糖尿病患病率也不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