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省“国医堂基层中医药传统人才培养新模式”试点项目枣庄市第二期师资骨干培训班上,滕州市中医医院(工人医院)及9家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获“孙付军六经学术体系传承工作室”授牌,廖娜、王新国、黄莹莹等13名技术骨干拜师孙付军教授,成为六经学术体系传承弟子。



孙付军六经学术体系传承工作室名单(10个)
滕州市中医医院(工人医院)
滕州市东郭中心卫生院
滕州市级索中心卫生院
滕州市姜屯中心卫生院
滕州市羊庄中心卫生院
滕州市东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滕州市鲍沟中心卫生院
滕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滕州市南沙河镇卫生院
滕州市洪绪镇卫生院
孙付军六经学术体系传承人名单(13人)
苑 婷 滕州市中医医院
廖 娜 滕州市中医医院
李厚龙 滕州市中医医院
王新国 滕州市东郭中心卫生院
郝 珍 滕州市鲍沟中心卫生院
薛文文 滕州市级索中心卫生院
黄莹莹 滕州市姜屯中心卫生院
马安柱 滕州市羊庄中心卫生院
梁景芳 滕州市东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冯 杰 滕州市鲍沟中心卫生院
杨德清 滕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晋 华 滕州市南沙河镇卫生院
张运涛 滕州市洪绪镇卫生院
孙付军教授简介:

孙付军,研究员,执业中医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现任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基础研究所(针灸研究所)所长,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孙付军中老年人群主动健康科普工作室”领衔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特聘专家,山东中医药学会六经学术体系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中医药特色疗法评价推广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六经学术体系创建人,扶阳针法、调气针法等六经针法体系技术持有人。山东省中医药特色技术挖掘整理项目“六经定位脉诊诊疗体系”、“应激性损伤靶点针推疗法”项目负责人。
工作期间,参与国家、省部级等各类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各类科研奖励成果20余项,发明专利18项。获2011年度山东省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22年度山东省优秀医师。
主要从事中医临床及中药药理研究工作20余年,提出并践行以患者为中心开展中医药综合服务的临床理念,并建立了六经学术体系,擅长针药并用治疗各类急慢性疾病。临床实践并践行中医生活化发展理念,建立了饮食健康、运动健康、自然健康、中医药综合服务为主体的生命全周期服务体系,提倡从治疗向调理过渡的康复综合管理服务方式,对慢性病、抗衰老等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
“六经学术体系”介绍:

“六经学术体系”是孙付军研究员多年来对中医理论体系及文化研究的经典总结。孙付军研究员经过对中医学及中国文化追根溯源的研究求索,将六经理论体系从古代中华文化起源,中医对生命的认知,道的规律解读以及中医诊断、治疗、康复、预防保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逐项而细致的梳理,最终形成了六经学术体系。
六经学术体系内涵丰富、成果丰硕,以中医生命全周期理论认知人体与生命,形成了中医生育观、中医生命观、中医死亡观之中医三观。包含理论体系(传统文化与中医药理论)、六经诊断体系(六经定位脉诊)、六经辨证用药(六经用药)、六经针法(应用原理与扶阳针法、调气针法、聚精针法、御神针法等)以及灸法、导引、刮痧、膳食食疗等综合疗法、科普教育等内容。
该体系以天地人三才、阴阳两之为六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性命之学与形液味精气神等基本要素的人体生命观,扶阳、调气、聚精、御神的疾病治疗观,不断“顶天”向上,探索中医理论、中医诊疗、中医科研、综合中医人才培养方式;不断“立地”扎根,深入基层推广中医特色疗法、普及慢性病康复、健康管理、推广基层发展模式。通过仰观俯察、内证自省、求索实践的方法,正本清源,回归中医本源,为中医学的整体发展和全面提升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