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实施“三大战略”
着力打造“滕州社矫”特色品牌
近年来,滕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实施精准矫治、数字赋能、多元治理“三大战略”,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走深走实,实现了零脱管漏管、 无重大重新违法犯罪的目标。
聚焦精准矫治,打造全时空监督管理体系。推进精准执法。印发《社区矫正工作协作办法(试行)》,规范执法办案。设立驻法院社区矫正工作室,实现社区矫正与刑事审判工作无缝衔接;成立驻社区矫正大队检察室,对社区矫正各环节进行全程法律监督;建立司法、公安网上联动执法,对违反监管规定的社区矫正对象依法提请治安管理处罚、收监执行。推进精准教育。建立滕州市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基地,探索实施“望闻问切治”心理矫治模式,对在管社区矫正对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体检,建立心理矫治档案,实现入矫社区矫正对象心理体检全覆盖。推进精准帮扶。坚持就业指导、就学扶持、困难帮扶,建立滕州市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基地,健全完善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联动机制,共成立社区矫正小组876个,吸纳社会志愿者1056人,落实17名社区矫正对象困难帮扶。
聚焦数字赋能,打造智能高效实战化阵地。优化平台。建成总面积达300余平方米的高标准滕州市智慧矫正中心,成功搭建了“大平台共享、大系统共治、大数据慧治”的整体框架。精密智控。配备自助入解矫一体机、自助学习机、多媒体中控台、大型VR 教育设备等现代化智能设施,搭建了集智慧矫正、应急指挥、雪亮工程、远程督察、VR 教育体验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矫正平台,实现了联网联动、智慧赋能。数据慧治。依托“山东智慧矫正”平台,共享滕州雪亮工程,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监管实时记录、网络传送、智能预警,跑出智慧矫正建设加速度。
聚焦多元治理,打造全链接工作协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以政法专项编为主体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为滕州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滕州市司法局成立了社区矫正大队及 6个社区矫正中队,迈出了社区矫正“队建制”改革的关键一步。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严格落实《社区矫正法》,将社区矫正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专款专用,保障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运转和顺利开展。强化部门联动。滕州市检察院、司法局每年联合在全市开展社区矫正安全稳定情况调研督查,有效堵塞了社区矫正安全隐患漏洞。通过举行集中警示教育、开展《社区矫正法》宣传活动,为社区矫正工作持续推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本报记者:张家宾 通讯员:李杰
来源:山东法制报2024年5月23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