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比学赶超促提升 | 全市“榴枣归乡”工程观摩活动——走进滕州市

时间:2024-05-30 来源:


为推动“榴枣归乡”工程走深走实,挖掘一批有说相、有看相、可复制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大抓落实的氛围,5月27日至29日,全市“榴枣归乡”工程现场观摩活动举办。活动分现场观摩、总结会议两个阶段,现场观摩阶段赴五区一市、枣庄高新区进行观摩。第三天,现场观摩走进滕州市。




下面一起来看

滕州市的4个项目



北辛街道辛福里“社区微业”项目

今年以来,北辛街道通过实施辛福里“社区微业”项目,全力将“社区微业”培育成为“榴枣归乡”就业服务、提升返乡人员就业幸福指数的重点民生项目,构建起“邻里互助、社企互通”的微就业联盟,树立了“社区微业”的示范样板。

一是整合就业服务社区资源。北辛街道聚焦文化路、君瑞城、映奎园、于岗社区,精准摸排周边吾悦广场、仲家汇、阳光大姐等商超就业岗位信息,积极举办招聘活动。将社区便民服务活动与就业招聘相结合,把常规用工、灵活用工、家政服务、手工制作等适合不同群体的就业机会送到社区居民“家门口”,帮助更多返乡人员及其家属找到“适合工作”。

二是设立多元化技能学堂。北辛街道结合居民需求,开设“就业培训+化妆”“就业培训+电商”“就业培训+摄影”等一批“就业培训+N”特色就业创业培训,保障有就业转岗需求、创业需求的劳动者就近就地参加培训,不断提升居民综合创业能力,打通惠民就业的双渠道,扩大社区“朋友圈”,实现“家门口”就业。

三是创新引进社会组织。北辛街道积极引入非遗钩织手工艺品外贸企业,打造手工活外加工合作模式,形成“就业需求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学成领活回家做→企业回收拿工资”的闭环圈,实现部分居民就业、顾家两不误。目前,辛福里“社区微业”服务项目,累计提供就业岗位532个,居民登记403人,开展技能培训5期,实现就业258人。




滕州传化公路港项目

自“榴枣归乡”工程实施以来,北辛街道立足区位优势,积极优化滕州传化公路港项目,着力吸引更多在外人口、人力、人才返乡就业创业,截至目前,该项目共吸引带动外地返乡及周边劳动力就业2000余名,为全市“榴枣归乡”工程实施树立了“新业态”就业的示范样板。滕州传化公路港由“中国企业500强”传化集团投资建设,目前,园区出租率接近满租,先后入驻中通快递、一杯香、京东云仓、天猫优品、美团优选等多家知名企业及专线。

一是聚沙成塔,实现零散资源整合。该项目依托传化线下实体公路港网整合自有资源与社会资源,实现涵盖仓运配服务、智能技术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等全链路一体化的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运营成熟后整合线上线下运力资源日均6000台次,直发线路150余条,一次中转辐射全国200多个地级市,年货物吞吐量可达1000万吨。

二是科技赋能,打造数智运营平台网络。该项目以传化智联全国已建成74个公路港为基础,以“物流+科技+金融”为运作模式,整合园区及周边客户资源链接传化货运网,真正实现物流、商流、车流的可视、可查、可用的数智化,推动滕州商贸物流提档升级,2023年网货交易额约2亿元。

三是产业集聚,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依托传化集团标准化、智能化、集约化的运营服务,为园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物流服务,通过园区内客户资源联动,实现电商直播+直播培训+人才输出、仓储+物流+快递快运的有机融合,打造新业态就业服务平台,形成前店后仓、人车货全链条服务的物流生态。


山东金精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金精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是滕州市 “星链计划”示范企业,姜屯镇实施“榴枣归乡”工程样板,该公司借势“榴枣归乡”工程,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人力资源优势驱动公司业务发展,年度产值完成1.3亿元,助推集团公司上下游产业销售收入突破8亿元。

一是搭建平台,筑好“引凤巢”。招引冈田刀库、鑫典精密铸造等配套企业,培育德萨大数据公司、高端车铣数字研发中心等“延链”项目,强化与北京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华中数控等高校、头部企业技术合作,建立山东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一系列创新平台,真正实现“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二是多措并举,引得“金凤凰”。坚持需求导向、一企一策、一人一策,在人社、科技等部门的大力帮扶下,通过提升薪酬待遇、提高福利补贴、提供各项补助等方式,为各类人力人才提供订单式服务,切实做到“引得来、干得好、留得下”,就业带动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已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名、国家高层次人才3名,外地返乡人才113人,其中籍贯为滕州本地76人。

三是强化保障,构建“人才林”。持续深化“内育外引”,对内通过开放学习、提供培训、产学研合作等,对外通过恳谈会、招聘会、“枣工快递”、高校人才直通车等形式,持续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公司现有员工578人,其中技术型人才占比14%,专业营销人员占比30%,平均年龄28岁,真正构建了有知识、有朝气、结构合理的员工队伍,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微湖渔家”文旅产业带动就业创业项目

滨湖镇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农文旅产业融合,打造“微湖渔家”文旅产业品牌,带动形成了“星罗棋布、串点成链”的就业创业格局,先后回引1000余名群众“榴枣归乡”安居乐业。

一是提升一产。统筹利用沿湖1000余亩竹柳地资源,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进行规模化、专业化金蝉养殖,每亩年可实现收入1.2万元,农户每户增收近2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综合治理沿湖低效闲置涝洼地,建成700余亩现代渔业产业园,采取“村集体+企业+农户”方式,通过台上种菊芋、台下养鳜鱼的“上农下渔”立体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平均每亩鱼塘盈利1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26.6万元,带动就业100余人。

二是做强二产。积极帮促湖特产品加工企业提质扩量增效,荷花食品有限公司完成全自动生产线技改提升,年加工禽蛋500余万枚,产品直供北京全聚德,带动就业100余人,带动附近村民养殖业收益250余万元;盛世红荷藕业有限公司新建3000吨生产性恒温冷库,生产规模实现翻番,有效带动村民就近就业100余人,同时解决当地莲藕种植户和蛋鸭养殖户产品销售问题。

三是培优三产。系统整治和清淤下王村环村水系,配套打造生态码头、垂钓乐园,建设“北焦渔歌”亲水体验、“湖鲤满仓”休闲观光等功能区,引入游船观光、捕鱼体验、水上餐厅等业态,带动附近村民就业100余人;采取“合作社+国企+农户”模式,统一流转西迭湖村30余处闲置民房,打造精品民宿。目前,已形成25处院、98个房间、147个床位的规模,带动环卫、保洁、物业等就业近100人;设立滕州乡村振兴学院,整合各方资源,培训高素质农民,吸纳就业150余人。

目前,通过文旅产业的带动,滨湖镇基本形成了一二三产相融合,多种业态相融通的生态格局,“聚人口、增人力、引人才、提人气”的“榴枣归乡”愿景逐步实现。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