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市把农民工治欠保支工作作为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政治责任和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源头治理,强化联防联控,大力密织农民工工资“保障网”。
一是加强考核导向,实现联防联控。制定出台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细则》,明确各考核项目考核标准、责任单位,要求各成员单位认真对照《考核细则》,认领考核项目,研究评分标准,落实工作任务,确保承担的考核项目不失分。对失职失责、失分严重的责任单位及相关人员严格追责问责。
二是推广监管平台,实现源头治理。人社、住建等部门多次组织开展现场督导活动,督促各在建工程建设项目全部纳入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在建项目61个,累计录入实名制信息9159人,在建项目实名制、考勤信息、工资专户开设、银行平台代发工资均达到“100%”。
三是注重预警监管,实现抓早抓小。明确专人实时关注监管平台预警情况,强化“属地管理”,将监管平台应用、上级案件办理情况纳入镇街综合发展考核指标体系,要求镇街全面梳理排查、及时化解辖区内工程建设项目欠薪线索,严防因拖欠工资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极端事件。
四是完善两法衔接,实现依法行政。制定《劳动保障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意见》,成立两法衔接办公室,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为重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了解案件信息,适时通报查办案件工作情况,共同研究案件移送中遇到的法律政策问题。
五是提升执法效能,实现快办快结。全面落实省级联动处理机制,畅通劳动监察举报投诉渠道,实行人性化、亲情化接访,专业化、高效能办案。根治欠薪冬季行动以来,共受理工资类投诉举报案件20余起,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查处1起,协调督促发放工资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