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市人社局锚定“五闯五攻五样板”,敢和强的比,敢跟快的赛,敢向高的攀,逢旗必扛、逢先必争,成功揽获省级创业型城市、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2020年度省人社系统先进集体三项省级殊荣。其中,省级创业型城市奖励资金50万元已到位;墨子科创园获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奖补资金2000万元。
坚持担当作为,全力确保就业总体稳定。一是全力促进就业供需对接。创新实施“四变”举措,助推复工复产、援企稳岗,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用工服务,先后为251家企业解决用工7800余人,组织包车78辆次,运送务工人员1900余人。积极举办“线上春风行动”,创新“互联网+培训”模式,开展线上招聘会54期,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和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新增省级“四型就业社区”4家,累计达22家。二是积极争跑创业利好项目。牵头汇总省级创业型城市“六大指标体系”材料,高标准制作宣传专题片,我市成功创建为18个“省级创业型城市”之一,省奖励资金50万元已到位。会同市工业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精准发力,全力争跑,先后6次到省人社厅当面汇报争取。墨子科创园最终从78个副省级和地市级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20个首批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并获省奖补资金2000万元。三是切实维护劳动权益。在全省创新设立首家个人品牌调解室——张鹏调解工作室,推行“线上调解”、“不见面维权”,强化“联合执法”和“一体执法”,63个在建项目全部纳入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受理劳动监察举报投诉案件130起,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93起,法定时效内结案率均达100%。
坚持招才引智,不断增强人才智力支撑。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定期开展人才需求征集活动,科学编制人才需求目录,共征集276个职位1000余个用人信息;先后实施卫生系统招聘286人,高层次人才引进100人,青年人才优选83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66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430人等,招聘总数达1400余人,安置见习毕业生520人,招聘人数历年最高。二是大力培育高端人才。积极开展各类人才项目申报,新增齐鲁首席技师2人,新增枣庄首席技师8人。新增省级人才载体2家,兖矿鲁南化工成功创建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山东龙振生态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三是全面优化人才服务。设立服务窗口,配备服务专员,为33名高层次人才申领“山东惠才卡”,为18名高层次人才申领“枣庄惠才卡”,为5名高层次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问题,3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直评高级职称。认真落实各级人才政策,就业创业补贴、岗位补贴300余万元,购房补助17万元。
坚持服务为民,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以“我的一个岗位,天天一百个满意”党建品牌为引领,大力倡树“五心”“五个一样”服务理念,推出“互联网+社保”深度融合、高层次人才全周期服务、线上失业登记、网上评审“一条龙”等创新举措,积极打造人社快办服务滕州样板。二是确保社保待遇。实施全民参保精准行动,圆满完成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工作,大力推行社保缴纳等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及时足额兑现各项社保待遇。共征收企业职工三项社保费8.14亿元,发放养老、工伤和失业待遇24.97亿元,居民养老待遇3.82亿元。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成立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评价工作专班,实施政策找人,累计落实“暖企”政策资金达3634万元,减免企业社保费3.43亿元。迅速启动“双提”行动,全面开放线上失业登记,市内企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全程网办,办理时限由45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备案等实现网上“一条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