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滕州市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把职工安置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坚持思想引导为先,让职工认识去产能、转方式、调结构和新旧动能转换是当前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让职工转变就业观念,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充分发挥市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协调多方,挖掘安置职工的潜力,制定职工安置方案,多形式安置职工就业创业。通过鼓励企业吸纳就业、转岗再就业、自主创业、内部分流、托底帮扶等多项措施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做好化解产能过剩中企业职工的安置工作,作为促进全市调结构、去产能、转方式和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力措施和突破口。
鼓励企业吸纳去产能失业职工。对在去产能过程中,对接收安置去产能企业下岗职工的企业,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就业再就业政策扶持,同时免征部分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正在领取失业金的下岗职工全部免费培训。
鼓励企业职工转岗再就业。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二是优化就业服务,为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失业登记、求职登记、档案托管和小额担保贷款服务;三是对有意愿自谋职业的职工,由政府买单,进行有针对性、实用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从而较快地实现就业创业。同时给予一次性自谋职业安置费,不再领取经济补偿金;四是做好摸底调查、通过求职登记优先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就业培训等服务;五是拓宽就业渠道。依托局机关、镇街、社区平台,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用工信息调查,设置公益岗,安置下岗困难职工,公益人员的工资、社保费用由市财政承担。
鼓励企业职工自主创业。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一是大力宣传我市创业政策、创业典型,弘扬勇于创业、乐于创业、善于创业的精神;积极开展创业型镇街、社区创建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二是进一步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适当简化审批流程,实施小额担保贷款“快易贷”,将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统一提高到10万元。三是积极协调律师事务所进驻创业园区,成立创业指导中心,为创业者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介、企业管理、法律援助等“一条龙”服务。
做好职工内部分流安置工作。通过政府主导的方式,在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和意愿的基础上,与接收单位协商、沟通,依据职工的岗位性质和技能,对去产能、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关停的官桥煤矿、刘村煤矿和郭庄煤矿选择失业分流职工,分别进行了分流安置。
做好职工的托底帮扶工作。对不再选择就业安置的老弱下岗职工,利用出让土地和变卖资产的收益,为职工预留最长15年的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不足部分由市财政兜底,同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对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监察大队和仲裁院坚持以化解矛盾、增强团结、促进生产、稳定大局的原则,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力争把劳动争议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向职工和企业法人做好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的宣传工作,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