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市柴里矿区学校以“思想破冰”为引擎,驱动“行动突围”,持续擦亮“善城善教、学在滕州”教育品牌。先后荣获山东省第五批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山东省星级食堂、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枣庄市中小学生阅读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滕州市五星级党支部、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中学部、小学部连续两年双双获评滕州市“教育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滕州市教学质量一等奖”,奏响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强音。
“一核”铸魂:锻造先锋铁军,凝聚发展合力
以党建为“核”,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三重一大”制度,深化“三会一课”。推动学习教育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开展红色研学2场,受益师生500余名。推行“双培养工程”,“青蓝结对”工程。严把意识形态关,宣传报道成绩亮眼,《枣庄晚报》刊发6篇,大众网《海报新闻》刊发25篇。
“两翼”腾飞:六声教育塑形,课程建设固本
以“六声”教育为内容,以“责任+”课程建设为载体,构建完善“3+1”素养课程体系,培育“责任团队”、打造“责任课堂”、营造“责任文化”、创建“责任家庭”、铸就“责任校魂”,打造“责任+”德育品牌。
“三支撑”赋能:管理精细护航,协同聚力育才
人防技防强保障,常态长效守安全。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组织应急演练12场。投入2.3万元升级监控系统,实现全域覆盖。严格执行“双陪餐制”,食材100%平台阳光采购。优先聘用22名学生家长为食堂员工,本着“给自己的孩子做饭”的原则,做好食堂工作,师生满意100%。
深耕课堂求突破,优化教学谋发展。推行“选课走班+精准目标+分层任务”模式,学生课堂参与率提升至95%。坚持作业会商公示制度,弹性、实践性作业占比超40%。专家引领+外派学习100余人次;集体备课144次、示范课36节;3项市级课题结题,新增市级教学能手2人。
同心共育搭桥梁,多元协作促成长。创新构建“123335”家校共育范式:构建“一”种教育生态,组建“两个中心”,成立“三级家委会”,开设“三个大讲堂”,搭建“三个智慧家长提升平台”,开设“五种家长课程”。以“六个不怕”破局——不怕工作透明、不怕舆论监督、不怕家长质疑,不怕家长不学、不怕家长不会学、不怕家长学不会,推动家校共育从“形式融合”走向“内涵共生”。一年来,学校家校共育经验辐射全市,吸引省内外5批次教育同仁参观学习。
新学年,市柴里矿区学校将深耕“六声”教育品牌,探索贯通九年特色育人体系,优化分学段管理机制,强化衔接研究,织密织牢校园安全防护网,为“善城善教、学在滕州”品牌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