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5日,枣庄市第十一届运动会(青少年组)柔道比赛在枣庄体校柔道馆举行,共有5个区(市)的128名运动员参赛。我市代表队发挥出色,一举斩获21枚金牌、24枚银牌、18枚铜牌,以63枚奖牌的优异成绩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并荣获“道德风尚奖”。同时,本次赛事成绩刷新我市柔道项目参加枣庄市运动会历史最佳战绩。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对体教融合战略的创新探索与深度实践。为备战本届赛事,我市代表队打破体教融合壁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市竞技体校运动员为核心,从滕州尚贤中学、滕州实验高级中学选拔优秀队员开展联合集训。赛场上,我市运动员身着统一比赛服,眼神坚毅、气势昂扬,展现出强大的竞技实力。进攻时精准捕捉对手破绽、发动凌厉攻势;防守时凭借精妙卸力技巧化解对手进攻。场边教练组全程紧盯赛况,实时调整战术、传递指令,全队上下凝心聚力、默契配合,最终创下骄人战绩。
近年来,市教育体育局持续推进体教融合工作创新开展,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将柔道、足球、排球、武术等特色课程融入校园教学,夯实体育人才培养根基。不断完善“十百千万”体育赛事活动体系,并依托“市镇校班”四级赛事联动机制,为学生创造实战机会,提升竞技水平。健全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成长体系,构建小学、初中、高中衔接的“一条龙”升学通道,打通从校园到专业赛场的发展路径,实现了协同育人与竞技成绩的“双提升”。我市竞技体校体教融合经验被《山东教育报》以《从“孤岛”到“样板”:体教融合的突围之路》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并被《新华每日电讯》转载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