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街道滕东中学坚持五育并举,以多彩社团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社团活动辐射效应显著,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聚焦核心素养,建立多维评价体系。从“一锤定音”到“多元评估”。转变社团评价“唯成果论”的传统模式,引入过程性评价,综合考量学生社团参与度及小组合作表现;新增发展性评价,聚焦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成长进步幅度、创新思维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衡量社会价值进行评价,对学生社团在参与社会服务、推动文化传承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进行综合评估。从“静态分数”到“动态成长”。通过数字化平台追踪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频次、作品迭代的过程,生成“学生成长雷达图”,直观呈现五育发展关联度。如在“学雷锋”活动中关联德育、劳动教育,科技作品创造关联智育、创新素养等。从“个体成果”到“社会价值”。推动社团活动走出校园,让学生作品参与学校和社区展览。近年来,学校将红色经典诵读、家风征文等社团活动成果纳入龙泉街道人和社区文化宣传,辐射家庭超2000户,实现了教育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向赋能。
深化目标落实,改进评价方式方法。突出智能应用。将社团活动评价全面整合至“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校园数字化平台建立“社团活动数据库”,实时记录学生参与时长、作品成果、获奖情况等数据,生成个性化成长报告,为评优树先提供客观依据。突出合作共赢。采用“班级+社团”双轨参赛模式,既考核个人作品质量,又评价团队协作表现。颁奖典礼增设“最佳协作奖”“最佳创意奖”等特色奖项,通过校级表彰与量化加分双重激励,强化“合作共赢”意识。突出实践创新。以环保社团为例,依托《滕东中学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管理办法》,将垃圾分类、资源转化、创意制作等实践纳入社团活动评价。学生参与“再生工坊”分拣消毒、制作再生学教具等任务,按完成度、协作性、创新性进行量化积分。
滕东中学以社团活动评价改革为支点,撬动育人模式创新,将社团活动转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活课堂”。目前,学校社团活动覆盖全校所有班级,形成了覆盖文学、艺术、体育、科技等8大领域的育人矩阵。近年来,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省级文明校园,2024年荣获枣庄市教育系统突出贡献集体、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单位、中小学生体育联赛田径比赛表现突出集体、“枣·悦读”校园读书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阅读红色经典 传承优良家风”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去年以来,塔影文学社获评滕州市“精品社团”,“东升”足球社团在市第一届校园足球联赛中斩获初中男子组冠军,书法作品《翰墨诗韵》在省第八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中荣获三等奖,“TD啦啦队”社团勇夺省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啦啦操比赛第二名,创客社团的学生作品“基于图像识别的物联网车位锁”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山东赛区)一等奖。
今后,学校将持续深化“机制—实践—赋能—评价”闭环建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少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滕东范式”。